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死后,连一口像样的棺材都没有,还是一个女人将他偷偷埋了

隋炀帝死后,连一口像样的棺材都没有,还是一个女人将他偷偷埋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468 更新时间:2023/12/13 1:30:22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短命的朝,它传承不过两代便夭亡了。但是,如果大家因此而轻视了隋对中国的影响,那就大错特错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胡人趁着中原大乱南下侵略。从此以后的几百年间,长江以北的大片疆土都落入了胡人手中。

直到隋朝的横空出世,才结束了南北分裂的格局,中华大地重新进入了大一统的格局。

隋朝的两位皇帝中,最受后人诟病的便是隋炀帝杨广。他好大喜功,不珍惜民力,继位以后,他不计成本的发动战争,终于,将西北和东南地区全部收回。战争结束以后,他又征召百万民夫开凿京杭大运河,没用几年时间便完成了这条举世瞩目的工程。

然而,京杭大运河毕竟是炀帝不计民力强行修建起来的工程。虽然这条运河对于中国的意义非常重大,可在当时却引发了巨大的民怨。可以说,隋朝的江山也因为这条大运河的修建而变得摇摇欲坠。杨广虽然雄才伟略,可他却是个残暴荒淫的君主,他修建了大运河以后便开始巡行中国,几次巡游下来耗费了巨大的财力,所过之处百姓哀鸿遍野。

隋朝也就在百姓的怨望中轰然倒塌。

虽然,炀帝最终没能开创万世基业,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皇帝,他完成了很多伟大的创举。

改官制,设五省、三台、五监、十六府等。大业三年,杨广颁《大业律》。他修订了法律,主要是对隋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之后,攻灭吐谷浑、讨占城、征讨契丹,大宴突厥、征讨流求、三征高句丽等等。甚至,科举,萌发于南北朝,真正成型于唐朝。杨广即位第一年,就在诏书中写道:“君民建国,教学为先,移风易俗,必自兹始。”

公元599年,东突厥可汗在内部斗争中失败,落败的他为了保命向隋朝投降。当时的大隋的皇帝还是杨广的父亲,他册封了东突厥的可汗,并且,大力支持这支突厥部落在内蒙古地区建立新的突厥政权。十二年以后,西突厥可汗同样向隋朝投降,北方草原彻底成为了中国的领土。

秦始皇一样,杨广也是一个热衷于巡行天下的皇帝。他一生中三次出游扬州,两次出巡塞北,是名副其实的行动派。然而,杨广还是喜欢大排场的皇帝,他一生巡游四方,每到一处都要修建豪华的离宫。并且,在炀帝游江都时,率领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一、二十万人,船队长达二百余里,所经州县,五百里内都要贡献食物,挥霍浪费的情况十分严重。

为了打通京都到塞北的道路,隋炀帝还专门下令修建了宽敞的御道。这条大道绵延三千里,最宽的地方有一百步。

事实上,为了修建这条道路,隋炀帝同样动用了数目巨大的民夫。只不过,修建这条道路的民夫大多是投降的突厥人修建的。为了完成隋炀帝开辟道路的愿望,突厥可汗亲自率领他的子民修路。当时几乎所有的突厥劳力都参与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超级工程。

御道开辟完成以后,隋炀帝便开始了巡视突厥部落的计划。

在此之前,杨广已经对突厥可汗有了怀疑,当时的突厥人对于可汗的尊敬超过了对皇帝的尊重。杨广由此对突厥可汗产生了猜疑。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杨广必须要亲自赶往突厥。在一系列周密的计划下,隋炀帝的车队出发了。他们沿着御道一路向北,一直抵达了突厥可汗的牙帐。

得知隋炀帝要前来,民可汗决定亲自迎接皇帝。他甚至亲自洒水扫街,并且,让自己的子民列队迎接皇帝。隋炀帝抵达牙帐以后非常高兴,他看到了突厥人的忠诚。高兴的他,甚至给突厥人赠送了很多贵重礼物,并且,还专门探望了启民可汗的皇后。

隋炀帝还专门登上了匈奴单于点兵的单于台,他看着臣服于自己的突厥人,心中感到豪情万丈。想当年汉武帝同样登上过这座高台,可是,当时的漠北草原和现在可不一样。那个时候,漠北草原的匈奴人早就被赶到了荒原深处。而今天,杨广则是站在高台之上接受突厥人的臣服,这让杨广感到自己已经超越了当年的汉武帝。

他始终认为:汉武帝不过是凭借武功将匈奴人赶走了,而他却能让突厥人心悦诚服,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可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讲,隋炀帝远比不上汉武帝。汉武帝晚年意识到了自己的穷兵奢武,主动下了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隋炀帝这样的暴君则不同,他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过错,最终成了亡国之君。而且,隋炀帝的工程浩大,很多都是为了自己享乐,真正体现出其价值,反而要等到了唐代以后。

大业九年,农民起义不仅遍及山东、河北等地,而且发展到全国范围。在大业九年上半年,平原、灵武、济北、济阴、北海等地均爆发农民起义,迅速高涨起来的农民起义给隋朝统治阶级以沉重打击。最终,这个雄心勃勃的帝王,死后连个像样的棺材也没有用上,由萧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宫的流珠堂下。

后陈棱集众缟素,为杨广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隋纪》、《隋书》』

标签: 隋炀帝隋朝历史

更多文章

  • 都说李广是“飞将军”很厉害,其实,这一位更厉害,完全将其碾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广,汉朝历史,飞将军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彼时中国的国威传扬四海,不论是北方的匈奴人还是更远的西域胡人,他们都对汉朝充满了敬畏之情。汉朝的强大固然让后人追念,可是,我们更加要清楚,汉朝的强大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也经历过弱小的时期。后来,是在汉武帝的带领下,汉朝由弱变强,驱逐了屡次寇边的匈奴被赶走,西域与中原的通

  • 为了当皇帝宁愿作傀儡,差点让汉人跟匈奴姓了,结果只能遗臭万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卢芳,汉朝历史,汉朝人物

    古往今来的皇帝有很多,想要做皇帝的人也有很多。但事实上,当皇帝未必有那么舒服,有的人为了当皇帝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尊严和自由。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做梦都想当皇帝的小人卢芳。相信大家对卢芳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并不熟悉,事实上,他虽然做了皇帝,可却没有翻起什么大浪。西汉末年的纷纭乱世中,王莽成了遗臭

  • 一个中国人被困国外19年,期间受尽折磨,他唯不忘一件事:回中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武,汉朝历史,汉朝人物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刘彻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位汉朝的皇帝,击溃匈奴这个其一生的梦想虽未得到完全实现,但是,也让汉的国力走向强盛,奠定今日中国疆域的基础。七十岁在古人中算是长寿的了,而放在君王中更是如此。当汉武帝驾崩的消息传入到当时苏武的耳朵里时,不知苏武又是怎样一番复杂的心理呢?苏武放羊地,为贝加尔湖

  • 唯一让朱元璋落泪的女人,在她之后世上再无朱重八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马氏,马皇后,明朝历史

    在我国古代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当中,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子孙后代奠定了得享盛世的统治基础。开国皇帝往往一生都在四处征战,吃过的苦、受过的难更是数不胜数,正是这样伟大的先祖才配得上后世千秋万代的尊崇瞻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便是如此。与以往贵为皇族或强将重臣的称帝者不同,朱元璋自幼

  • 为什么现在集体捧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等历史上名声不好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纣王,商纣王,隋炀帝,秦始皇,商朝历史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是人类得以窥见过往的桥梁。如果没有历史,那么对于过去发生的一切,人们将一无所知。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历史,就是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历史并不是历史课本上冷冰冰的文字,它有着旺盛的生

  • 史上第一个太后用一生风流换来大秦崛起,她应当被正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芈八子,宣太后,秦惠文王,太后,秦朝历史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大诗人李白在《古风》中,曾这样赞美秦始皇,那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亲手缔造统一大业的千古一帝。若论秦朝成功统一六国的原因,除了秦始皇本身的雄韬武略之外,更离不开先人的默默付出,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秦宣太后,芈八子。芈八子,中

  • 皇后张嫣:11岁嫁给舅舅,婚后29年没怀孕,死后净身原因才被揭晓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嫣,汉惠帝,吕后,汉朝历史

    古代有一个说法,媒妁之约父母之命。古代的女孩子们是没有能力自己选择夫婿的,她们通常会听从父母的安排,由他们决定自己终生的伴侣,所以通常古代的女子13、14岁便已嫁给夫家。除此之外古代人十分讲究亲上加亲的婚配原则,尤其是在世族门阀中更是喜欢互相通亲。简单来说,王家姐姐嫁去李家,李家的祖母妯娌又是王家的

  • 末代皇帝的妃子与溥仪离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动与皇帝离婚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溥仪,文秀,傅玉芳,婉蓉,清朝历史

    1922年,14岁的文秀嫁给了17岁的溥仪。新婚第一晚,文秀正等着溥仪垂青,溥仪却冷冷地把她扔到一边。他们结婚九年,溥仪从未碰过她。后来,文秀在报纸上与溥仪离婚,她成了第一个与皇帝离婚的妃子。文秀的原号是额尔代特文秀。她的祖先是八旗上的三黄旗。当她父亲早逝时,他们的家庭衰落了。文秀8岁上小学时,改名

  • 汉文帝的男宠做过汉朝首富最终却饿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文帝,邓通

    汉文帝时期,“女摄影师”徐福给邓通算命,断言他会死于贫困。汉文帝冷笑道:“邓通的命是我的,不是天!”反手给了邓通一座铜山。十多年后,邓通饿死在街头。邓通家境殷实,父母从小就为他聘请老师,希望他学有所成,光宗耀祖。很遗憾邓通不喜欢读书。他整天去河边捕虾、

  • 孙权宠妃虽没有皇后之位却有皇后之权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权,卜氏,三国历史,东吴

    199年,孙权率军与兄长孙策攻占庐江。当他凯旋而归时,一幅惊艳的美景映入眼帘。孙权失声叹息道:“这个女真人,是天下绝色的美人。”甚至当他把那个女人带回家的时候,他想都没想,只看了这个女人一眼,就成了他一生的挚爱!这位备受孙权宠爱的女子,是史书上记载的孙权妃子、卜氏后裔的步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