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连犯5个错误,刘备失望诸葛亮无奈:三国鼎立要变四方争霸?

关羽连犯5个错误,刘备失望诸葛亮无奈:三国鼎立要变四方争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03 更新时间:2023/12/11 10:11:34

说起两肋插刀的情义,那一定是刘、关、张三人。他们从一开始就结义生死同盟,各自死后,后世还流传着他们的佳话。

这三人中,关羽被称为千古“义绝”。可见,关羽对待兄弟确实很讲义气,所以刘备才会如此信任他。然而,我们看到的关羽义绝都只是通过《三国演义》来的,在三国的正史记载中,关羽是否义绝不知道,但刘备对于关羽的态度却很耐人寻味。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关羽连续犯了五个错,差点让三国鼎立局面变成四方争霸,刘备和诸葛亮当然失望了。

说起古时的友谊典范,那一定是桃园三结义。三个性格不同的人,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因为脾性相投,且目标一致,互相欣赏,所以刘备、关羽、张飞在桃源,准备了乌牛白马做祭礼,然后焚香拜师说誓词: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再是一番志向表达,三人自此开始成为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兄弟。

此后,三人无论发生何事,都是没有生过嫌隙。就像其中的关羽,后来被曹操擒获,所有人都担心关羽会叛变,但刘备从来不担心自己的义弟会叛变。而关羽虽然在曹营之中,无论曹操如何欣赏自己,但他也只是斩杀颜良等人,从未把自己的忠心交付曹操,所以后来曹操受感动就放了他。

他们从未分道扬镳过。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败走麦城,被孙权的人擒获斩杀,刘备伤心气急,不听众人的劝谏,一定要发兵讨伐东吴,也正是在复仇的路上,张飞因为报仇心切被范强张达等人杀死。而刘备连失两个义弟,十分气愤,势必要攻打下孙权。只是因为他复仇心切,所以轻敌,被火烧连营七百里,最后兵败而逃。

从刘备不计后果得失,就可以看出他对关羽这个弟弟是十分好的,即便是得了天下,但失去了关羽张飞,这天下得来又有何意思呢?然而,这份情谊只存在于《三国演义》书籍中,根据三国的正史判断,刘备对义弟两人并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尤其是关羽。

他们三人的结拜情谊一直被后世称颂,为何依照正史推断,刘备却又不那么信任关羽呢?这一切都是因为关羽犯了五个错误,让刘备失望之极,开始忌惮他,就连诸葛亮都感到十分无奈。

第一个错误就是他干预了刘备的立储继承之事。古代的皇嗣国本十分重要,但很多时候容易好竹出歹笋。刘备就是如此,虽然他的能力也不是很强,但好歹能驾驭群臣为自己服务,然而他的儿子刘禅实在是平庸之极。是以,他自然担心以后蜀国的继承问题,所以收养了寇封,并将其改为刘姓。

其他的臣子都没有说话,但这个时候的关羽跳出来说,这样不妥。这话就得罪了刘备。参考魏国曹操的立储就可以发现,上位者最是忌讳有人干预立储朝政,因为这样会形成垄断势力,威胁自己的统治。而关羽这样干涉刘备收养子,在刘玄德看来,他就是在觊觎自己的位子。如此情况下,刘备不得不忌惮起关羽。

第二件错事就是他拒接刘备的印绶。刘备那时候封自己为汉中王,下面大肆封群臣,官职都是自己细细琢磨出来的。而关羽被封为前将军,而黄忠这样的老将都是后将军,顿时不满,觉得黄忠不如自己还比自己获封好,于是不接印绶。

因为黄忠不接印绶,这事算小,但在刘备眼里可不小了。要知道,古代臣子抗旨不尊就是藐视皇权,说白了就是有不臣之心。古代的任何一个皇帝都机会谋反,谋反之事一旦有苗头或者发生,那就是灭九族的下场。而关羽这样做,就是给刘备扇了一个大耳刮子,刘备不生气都不行。

第三个错误就是辱骂孙权的求婚使者。因为荆州之事,孙刘联盟开始有所破裂,这个时候又有了湘水划界,于是孙权想要巩固这个联盟,同时离间关羽和刘备,便想着让关羽的女儿嫁与自己的儿子。然而求婚使者一到,关羽就十分生气地臭骂了一顿他们。使者灰头土脸回到东吴。先不说孙权有多生气,就说刘备此时的心理活动。

孙权是江东之地的主君,对应的主君就是刘备,关羽又是他手下的大将,所以两个不同的势力进行政治联姻,都应该报备主君,但是关羽直接不报,先下手骂了一顿。这让刘备如何想?他的内心肯定是关羽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

第四个错误是战俘收押不报。古代打仗,一方成功,就有一方失败成为战俘。原本这种大捷之事很多将军都重视,要上报俘虏的人数,而上面的人可以以此定军功。但是关羽在襄樊之战中,收押了三万战俘,结果他却没有写信上报。

这对刘备来说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事情。无论多少都应该上报,而你关羽不报是什么意思?偷偷将兵马藏起来吗?要知道,当时有三万多俘虏,这要是自立为王完全是可以的。如果关羽有点二心,那么到时候就不叫三国演义了,恐怕叫四国演义。

第五个错误就是擅自任免高级官员。不管懂得历史与否,都知道官员的任免都是上位者的事情,可是关羽却没有这个觉悟,他在荆州之地,对梁、郏、陆浑等群盗进行封绶,这完全就是不把刘备放在眼里,不臣之心已经昭然若揭,刘备自然是失望之极,而诸葛亮对刘备自然是忠心不已,看到关羽这样,也大概知道他的心思了,那么自然也很无奈,想提醒都不知道从何处提醒了。

标签: 关羽诸葛亮刘备三国鼎立

更多文章

  • 朱自清对齐白石徒弟一见钟情,谁想陈竹隐不想做后妈,朱自清狂写情书打动了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自清,陈竹隐,齐白石

    1929年,在前妻去世后不久,朱自清对齐白石的徒弟陈竹隐一见钟情。陈竹隐不愿意做他六个孩子的继母。结果朱自清连续写了71封情书,终于让她感动了。但婚后不久,陈竹隐发现朱自清有一个不好的缺点,于是想分手。1929年,朱自清的第一任妻子武仲谦在生下第六个孩子后不久去世。这一年朱自清31岁。朱自清不同于民

  • 揭秘:蒋介石逃往宝岛时,解放军为何手下留情没打其座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蒋介石,解放军

    1949年这一年对于蒋介石而言,恐怕是人生中最煎熬的一段时间了,渡江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基本已经人心涣散,而相比之下,解放军却气势如虹,解放全国的目标已近在咫尺。1949年8月,失去优势的蒋介石乘坐专机特意来到了重庆,妄图盘踞西南地区,在这里跟解放军打一场保卫战,可是,蒋介石的希望很快就被我军彻底粉

  • 萧何功劳很大,为什么刘邦没有杀他,原来并不是他仁慈,而是萧何做了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萧何

    萧何助吕后杀了韩信。刘邦听闻非常高兴,拜萧何为相国,封五千户,萧何风光无限,设宴款待门客。众人都到萧何府上贺喜,唯独召平穿着丧服前来,萧何大怒:“你这是在咒我死么?”召平单独对他说:“相国你就要大祸临头了,所以我提前来为您吊丧。“为什么?”

  • 英布反叛刘邦,以为他不会亲自征战,结果皇帝亲征,打得他措手不及,兵败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英布,刘邦

    刘邦得到英布叛变了朝廷的消息,立即召集群臣,问道:“寡人待淮南王那么亲,他竟忘恩负义,反叛朝廷,你们说,这事该怎么处理?”武将们异口同声:“出动大军擒拿叛贼,决不能姑息迁就。”可是,由谁率领南下平叛的大军呢?刘邦颇费脑筋。武将里面,没有人能敌过英布。自

  • 李世民女儿新城公主改嫁韦正矩后心里还有前夫,被冷嘲热讽,终于暴卒!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新城公主,韦正矩

    公元663年,李治听闻妹妹新城公主突然离世,顿时悲伤不已,命人将驸马韦正矩抓来拷问:“朕听闻你曾对公主进行过家暴?”之后,驸马被李治全族流放,新城公主按照皇后的规格就行了葬礼。新城公主为长孙皇后所生,在李世民21个子女中排行最后一位,是李世民最疼爱的一个老幺,被李世民当作掌上

  • 司马昭想杀了柏夫人母子为母报仇,被哥哥司马师阻止,到了孙子辈皇位就被司马伦抢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昭,柏夫人,司马伦

    251年,司马懿病逝。司马昭提着大刀,怒目切齿对司马师说:“哥哥,父亲已故,我们现在去杀了柏夫人母子为母亲报仇!”司马师赶紧拉着弟弟大叫:“你忘了父亲临终的嘱托吗?我们不能做不孝子啊!”司马昭所说的母亲,指的是司马懿的原配妻子张春华。张春华贤良淑德,智

  • 李世民想娶大臣年芳16的女儿,魏征说起李渊和辛处俭的妻子的故事!唐太宗无可奈何,只得放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魏征,辛处俭,李渊

    一天,魏征对李世民说,当年刚入长安的李渊看上了辛处俭的妻子,于是便将辛处俭调到了外地就职,以方便他肆无忌惮地与其妻幽会。说完,魏征饶有深意地看向李世民:“陛下可知老臣何意?”李世民此刻无心想魏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只是觉得怒火中烧。他的老父亲李渊刚过世,魏征就出来泼脏水,这事

  • 包拯已然60岁了膝下无子,没想到儿媳妇突然说:您其实还有一个儿子流落在民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包拯,宋仁宗

    在宋仁宗时代,包拯的出现得益于这样一位宅心仁厚的皇帝。皇帝看着包拯在台下说得眉飞色舞、唾沫乱飞,依然会耐心听着。1058年,包拯请奏立储。其实皇帝自己也想立太子,但是苦于一直都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说这才空闲了这么久。“天下初定,官家为何不设立太子?”“那爱卿觉得当

  • 为什么生一个儿子传宗接代,年近70岁的海瑞够拼,娶了第五任妻子,可是心有余力不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海瑞

    海瑞绝对算得上是历史之中的清官代表,他清廉有度,而其简朴的风格始终未变,世人皆知。他到底有多清贫呢?用一件事情就能够诠释,那就是即便海瑞买两斤肉也能够传遍大街小巷,那天因为自己母亲过生日,于是海瑞破天荒买了两斤肉,没想到这件事情竟然传遍了大街小巷,大家并不是有意讽刺他,而是因为他平时的生活太过于清贫

  • 孝惠章皇后不受顺治喜欢,可是偏偏受到“儿子”康熙的孝敬,当了半个世纪的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孝惠章皇后,顺治,康熙

    公元1718年,57岁的康熙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翩翩起舞,而此举都是为了一个女人,不仅如此,在64岁时,他双脚浮肿行动不便却依然想着如何侍奉她。他们并不是亲生母子,但是却更甚母子。孝惠章皇后是第二任皇后,而她则是前面第一任皇后的侄女,顺治与第一任皇后本就不和,这下好了,讨厌的人走了她亲戚又来了,所以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