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年陈武帝陈霸先驾崩,章要儿死活不肯把印玺交出来,侯安都持刀入殿道:“同意皇后的人,该死!”
侯安都看着大臣们犹豫不决,拔出了自己的佩剑,“仓啷”一声,厉声喝道:“国家不能没有皇帝,太子陈昌不能回国,只能由皇帝的侄子,来继承王位。”
章要儿没办法,只能让陈蒨当皇帝,不过前提是,陈昌以后回来,陈蒨必须要让陈昌继承皇位。不过,陈蒨即位后,陈文帝就被北周放出了释放陈国质子陈昌的消息。这让章若儿又惊又喜,而文帝也是忧心忡忡。
548年,在梁武帝萧衍的授意下,交州知府陈霸先南征李贲。不过,南方的战争还没有结束,京城的局势就发生了变化,东魏叛将侯景,不但攻下了建康,还把梁武帝活活饿死了。
陈霸先深得皇帝宠爱,平定了交趾叛乱,毅然率兵北上,为报答梁武帝对他的救命之恩。最后,陈霸先将侯景的力量全部歼灭,建康城重新夺回,萧家的江山,也就是武帝的儿子萧绎。
但萧绎(梁元帝)继位后,他就怕陈霸先等人的实力越来越强,会有反叛之心。于是,陈霸先与章要儿的独子陈昌被扣押在京,当时陈昌只有十六岁。
没想到陈昌到京一年后,梁国再次沦陷,陈昌、梁元帝萧绎等人都被抓了起来。
章要儿知道自己的儿子被抓了,伤心欲绝,望着北边,眼泪打湿了衣服……而自己的夫君陈霸先,只能宽慰自己的妻子:“现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到时候,我登基为帝,必救我儿。”
听到自己老公的话,章要儿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身上。
陈霸先的判断是正确的,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动:宇文觉在北朝取而代之,建立了北周;陈霸先在南边的时候,代替了梁国的萧方智,成为了陈武帝的陈国。北周、北齐和南陈三国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时期。
陈霸先登基之后,并没有忘记自己对章要儿许下的诺言,在立章氏为皇后的时候,陈霸先就让陈昌成为了北周的太子,并请求北周将陈昌归还。
但是,陈国的太子被挟持,北周自然不会让陈昌返回江南。陈霸先在北周的势力面前,也是束手无策,只能告诉他,要给自己的儿子一些特殊的待遇。
一别五百五十九年,陈霸先登上皇位还不到三年,就在他的儿子陈昌回来之前,病逝于57岁。
此时此刻,最难过的就是章要儿了,她不但要承受丧子之痛,还要担心江山社稷,以及皇位的传承。
陈武帝死了,陈昌还被囚禁在北周,当时外敌入侵,没有大臣相助,章要儿和蔡景历商量后,将陈武帝的亲侄子临川王陈蒨请到了皇宫,但若太子回来,陈蒨应退位。
可是陈蒨登基之后,章要儿又怕陈蒨回不了皇位,所以才会把传国玉玺留在身边。可是,侯安都和陈蒨交好,他觉得,如果皇帝没有传国玉玺,那就是名不副实了。在多次要求无效之后,侯安都仗着手中的军力,以刀为要挟,迫使章氏将玉玺交出来。
这就是本文的开头。陈霸先死了,他继承了王位,立了章要儿为太后。有传言说,北周将陈昌送回了陈国,目的就是要挑起南陈的内战,这让章要儿和陈蒨都对陈昌的归来产生了怀疑。
章要儿又喜又忧,又恨又怕,喜的是终于能见到自己的儿子,忧的是侯安都会怎么对待自己的儿子,恨的是北周的阴谋诡计,担心会因为皇帝之位而陷入混乱之中。
可是陈文帝和陈蒨的心情却很不好,他担心自己的皇位会坐不稳,担心陈昌会夺回江山,同时也会痛恨北周的阴险,最重要的是,陈蒨要不要退位。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侯安却走了过来,对着陈蒨行了一礼,语气中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味道:“古往今来,谁能代替皇帝?”陈蒨突然动了杀机。
公元560年,陈昌回来,全国上下都在庆祝,太后章太妃张若儿很是期待,陈蒨派了侯安去接陈昌。
不过,当小船驶过江心的时候,侯安却是一把将陈昌推到了江边,将陈昌淹死在了河里。
这个噩耗,让章要儿悲痛欲绝,她知道自己的儿子陈昌之死,疑点重重,但没有证据,章要儿只能忍气吞声,仰天长啸:“我和我的孩子,莫名其妙地遭遇了这样的灾难,是不是天意?”
也不知道是因为心虚,还是因为他想要掩饰自己的身份,所以陈文帝陈蒨在563年处死了侯安都。四年后,他也死了。
只有经历过苦难的章要儿,亲眼目睹陈文帝之子陈伯宗登上皇位,再过两年,陈文帝的亲弟弟陈顼废了陈伯宗。
据史料记载,章要儿一生摄政十年,先后三位君王,实为罕见。可是,谁能想到,自己的哥哥(陈蒨)因为帝位害死了自己的亲弟弟陈昌,自己的大伯(陈顼)却因为帝位,把自己的亲侄子(陈伯宗)给杀了。
我觉得,这个女人充满了泪水,有对陈昌的怀念,有对陈蒨的仇恨,有对陈伯宗的同情,也有对陈顼的怨恨,还有对皇位之争的残酷无奈和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