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胤褆被康熙圈禁26年,为解闷疯狂纳妃生孩子,成为另类赢家,凭啥

胤褆被康熙圈禁26年,为解闷疯狂纳妃生孩子,成为另类赢家,凭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47 更新时间:2023/12/16 15:17:17

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清朝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可谓是精彩纷呈,阿哥们之间的宫斗权谋是步步为营。最终,四阿哥胤禛成功登上皇位,也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雍正皇帝。

但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这位万众瞩目的雍正皇帝,而是九子夺嫡这场大戏前半场的主角康熙的大阿哥,九子夺嫡中最早出局的胤褆。

【“天降”皇长子】

爱新觉罗·胤褆是康熙的皇长子,出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生母是惠妃纳喇氏。

康熙三十七年(1689),胤褆被封为直郡王。

至于为什么没有被封为太子,跟他的出生时间以及母妃的身份有关。

胤褆虽是康熙的皇长子,但却不是第一个儿子。在胤褆之前,康熙还有四个儿子,不幸的是,这四个儿子都相继夭折,因此康熙对第五个儿子胤褆十分重视。

当时清朝的局势并不安稳,外有吴三桂等人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造反,内又有天花疾病肆虐皇宫,对此,康熙十分头疼。前四个皇子的相继去世和皇宫里混乱的局面,让康熙帝觉得皇宫并不适合皇子生存,于是他将胤褆送往宫外,交给了大臣噶禄抚养。

康熙十三年(1674),皇后生一位皇子之后,难产离世。康熙与皇后的感情极好,皇后离世之后,康熙对这个嫡子更是十分疼爱,为他取名胤礽

康熙十四年,皇帝就立刚满一岁的胤礽为太子。

自古以来,立储君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储君只有一位,按照宗制应该立嫡长子。当然,也不乏有按照贤能立太子的前例,若是嫡长子贤能可用,立储的事自然就不用多纠结。

但随着康熙帝对太子的纵容,长大后的太子目无尊长,冷漠无情,且无德无才,实在难当东宫大任。反观皇长子胤褆,正值壮年,聪明能干,又得康熙器重,屡立战功,实在强太多。

只不过,胤褆的身份有点尴尬。

首先,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皇长子,只能算是大阿哥;其次,他的母亲不像皇后那样位份尊贵,他只算得上一个庶长子。从身份上来看,他没有和胤褆竞争的能力。

但胤褆不甘愿屈居人下,他暗暗下决心证明自己。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仅十九岁的胤褆跟随抚远大将军征战沙场,指挥战事,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康熙三十五年(1696),胤褆跟随康熙御驾亲征,出兵额鲁特蒙古噶尔丹,与大臣索额图担任御前先锋营,十分勇猛。

到康熙三十九年(1700),康熙巡视永定河时,依旧把胤褆带在身边,还让胤褆去华山祈雨。

这几件事都足以看出胤褆的能力,以及康熙帝对他的看重。

就连清朝传教士白晋也说:“皇帝十分疼爱皇长子,皇长子长相俊美,才华横溢,并且具有很多美德,是个可爱的皇子。”

可就算能力出众又如何,依旧不如投胎投得好。

胤褆对康熙立胤礽为皇太子一直心存不满,他在等待机会,等一个将胤礽扳倒的机会。

在他看来,只要胤礽倒台,那么能被立为太子就只有他。

而这个机会,一等就是十几年。

【争夺皇储】

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帝因十八阿哥病死,痛斥太子,从而引出索额图一事,最终太子胤礽被废黜。

康熙二十九年(1690),康熙帝在御驾亲征噶尔丹时,身患重病,于是命人将皇太子胤礽和皇三子胤祉叫来。结果胤礽看着病重的父亲,一点也没有心痛紧张的意思。

康熙帝十分不满,只得将其打发回宫。

康熙四十七年(1708),十八阿哥病重,康熙十分着急,可太子胤礽就像个没事人一样。直至十八阿哥病死后,康熙彻底爆发,怒斥太子无兄弟情。

对此胤礽竟十分怨怼,觉得自己没错。

是了,太子这些年被康熙骄纵得无法无天,目无尊长,对待老师没有半点尊重之情,对待父皇兄长也没有丝毫亲情。

最终,康熙悲愤之下,废黜了胤礽。

当然,康熙不会仅仅因为太子骄纵就废黜他,最重要的是,他发现太子想为索额图报仇。

索额图是皇后的叔叔,太子的叔姥爷,更是帮助康熙帝除掉鳌拜的第一功臣。可就在五年前,告老还乡的索额图突然被下狱,全族被罢官,索额图和两个儿子也被处死。

最是无情帝王家,谁也不知道康熙帝为什么会突然斩杀功臣,一时间,外界众说纷纭,直到五年后太子被废,康熙才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几年前,索额图帮助太子密谋大事,皇帝发现后就处死了索额图。太子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康熙就没有处理太子,但如今,康熙发现太子竟想为索额图报仇,这才发作起来。

康熙帝并没有说太子与索额图具体密谋了什么事情,但是根据后来康熙对大臣们说,索额图让太子用和自己一样的黄色器具,穿黄色服饰,一应用度都按照皇帝的规制这些话来看,索额图和太子所谋之事大约就和篡位差不多。

对于这件事,胤礽矢口否认,他绝不承诺自己有谋反的心。

不过事实是怎么样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一言九鼎,既然说了要废黜你,那就是要废黜你。

太子之位空了出来,康熙的其他皇子们就各自起了心思。

当时比较有竞争力的是大阿哥胤褆和八阿哥胤禩,这两人是那段时间炙手可热的人物。

胤褆一直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放眼所有的皇子中,只有他既受皇帝的器重,又有军功傍身,而且还被封为了直郡王。虽然康熙帝对八阿哥也宠爱有加,但终究不如自己多次跟随御驾出行,太子胤礽被废时,康熙还令胤褆在跟前护驾。

胤褆以为自己一定会被立为储君,一时得意过了头,野心就也露了头。

英明如康熙帝,怎么可能察觉不到胤褆的心思。生在皇家,最忌讳的就是野心,胤褆不善于藏拙,这就是他失败的第一步。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康熙帝将废太子胤礽幽禁的同时,也明确告知天下,自己虽然亲近胤褆,经常将胤褆带在自己的身边,但并没有将胤礽立为太子的心思,况且胤褆性子急躁、愚顽,哪里能担负得起太子重任?

康熙帝的这番话泼了胤褆一头冷水,自己成为皇储的事情算是彻底泡汤了,不过胤褆并没有因此放弃,反而向康熙推荐立八阿哥胤禩为太子。

【行事不端终被幽禁】

胤禩的母亲是良妃,但胤禩幼时,是由皇长子的母亲惠妃抚养的,因此胤禩和惠妃还有胤褆的关系比较亲厚。胤褆见自己立储无望,就推荐了一个和自己关系最好的弟弟,这样将来就算胤禩登基,自己也一样飞黄腾达。

为了使胤禩获胜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胤褆利用张明德相面的事大做文章。

他告诉康熙皇帝,张明德曾经给胤禩看过相,说胤禩将来是大富大贵之人,如今又刚好赶上了立储大事,这不正说明立胤禩为太子是天意?

康熙自然不会轻易相信这些事情,并派人去查张明德的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胤褆此时又提了一件蠢事:“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意思就是说,如果重立太子不方便,要诛杀废太子胤礽的话,不用父皇您亲自动手,我来就行。

胤褆提这个意见主要是怕胤礽东山再起,但不得不说,这个请求是真的没过脑子。

当初康熙之所以下定决心要废黜胤礽,爆发点就是康熙帝觉得胤礽不念手足之情,如今你竟然要求诛杀自己的亲兄弟!

这自然踩在康熙帝的雷点上了,再加上胤褆之前推荐立胤禩为太子,康熙知道他们两个一起长大,又都是惠妃教导的,难免会心生怀疑,认为胤褆与胤禩勾结,谋杀自己的兄弟胤礽。八阿哥胤禩在这件事中,算是被胤褆给害惨了。

康熙当即将所有的皇子叫来,当着所有皇子的面,对着胤褆就是一顿痛骂,指责他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之情,又枉顾手足兄弟情义,天理国法都难以容忍。

因为胤褆并没有犯下废太子胤礽谋逆那样的大错,所以康熙只是痛斥了一顿,并没有惩罚他。

后来张明德相面的事情被查清,不仅查出来八阿哥胤禩和张明德的确有联系,还查出来此人曾说出过谋杀废太子胤礽的话。康熙震怒,命人将张明德斩杀。

在张明德这个案子结束后,九阿哥胤禟和十四阿哥胤祯(胤禵)才将相面的真相说了出来。

张明德的确是一个很有名的相面人,他曾告诉八阿哥胤禩,皇太子做事穷凶极恶,罪大恶极,如果能找来智勇双全的勇士,就可以将其刺杀。

但胤禩并没有听他的意见,他觉得这件事如此重大,你一个小小的相面人竟然也敢口出狂言,最后他将张明德赶了出去。后来胤禩和张明德的口供也和这个对得上,康熙这才没有继续追究下去。

接二连三的打击并没有让胤褆消停下来,他反而更加疯狂,做出了一件将自己推向绝路的事。

封建时期有不少巫蛊之术,有很多贵族都推崇作法消灾,甚至还有很多被皇家禁止的纸扎小人等阴毒诅咒之术。而胤褆为了对付废太子胤礽,竟然连这个阴狠的方法都用上了。

这事后来被三阿哥胤祉知道了,胤祉向康熙帝揭发,说皇长子胤褆家里有一个叫巴汉格隆的蒙古喇嘛,此人善用巫术,他和胤褆曾利用巫术谋害废太子胤礽。

康熙帝立刻派人去查,最后竟从胤褆家中搜出了十几件魇胜物,这些和扎小人诅咒是一个道理,在木头上写上被诅咒人的名字,然后放到被诅咒人的床下,念过咒语之后,被诅咒人就会心智迷

使用巫术镇魇废太子,阴谋杀害亲兄弟,这些物证彻底定了胤褆的罪。

惠妃对此深感绝望,虽然是自己的儿子,但是犯下这样的罪过,她深知康熙不会轻饶了他,所以就请康熙帝以不仁不孝的罪名将胤褆就地正法。

康熙帝虽然也心痛自己的儿子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但仍然念在胤褆有功,又是自己亲生儿子的份上,没有杀他,而是革去了他直郡王的爵位,将他终身幽禁。

康熙四十七年(1708),胤褆被剥去爵位,囚禁于高墙大院之中。

同年十二月,康熙以胤礽是被胤褆镇魇迫害为由,为胤礽洗脱了罪名,同时宣布胤礽已经病愈,特恢复其皇太子身份。

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皇帝要去巡视塞外的时候,依旧不放心胤褆,就问道:“胤褆镇魇皇太子及诸位皇子,不念父母兄弟,事无顾忌,万一祸发,朕在塞外,三日后始闻,何由制止?”

意思就是胤褆是个危险人物,我又要去塞外,如果他惹出什么祸来,消息传到我那儿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那时候谁能去阻止他?

众大臣们一听皇帝给自己出题了,赶忙聚在一起商量对策,最后拿给康熙了一个方案。

为了阻止胤褆生事端,大臣们在胤褆的府上又增加了八名八旗护军参领、八名护军校和八十名护军看守。康熙帝还觉得不放心,就又让贝勒延寿、贝子苏努、公鄂飞、都统辛泰、护国军统图尔海、陈泰,还有十七名八旗武官轮番看守。

这架势,知道的里面关的是皇帝的儿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关的是什么洪水猛兽呢!

康熙帝离京之前,还再三强调不许出差错,谁要是敢玩忽职守,就等着株连九族吧。

在康熙帝的三令五申之下,胤褆这辈子再也没有走出过这个院子。

而被幽禁的日子自然比不得外面逍遥自在,无事可做的胤褆,疯狂纳妃,每天只能和妻妾在一起。从他被幽禁到去世,竟然一共生下了十四个儿子和十五个女儿...

可见幽禁的日子真的是很无聊了,当然,免于一死的他也算是“另类赢家”了。

从康熙四十七年被幽禁到雍正十二年(1734)十一月一日去世,胤褆一共被幽禁了二十六年,享年六十三岁。

【结语】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适用于任何朝代,即便是皇帝的儿子,也得时刻谨记天地君亲师。皇帝对于皇子而言,先是高高在上的君王,然后才是是他们的父亲。

太子胤礽就是败在了他没能认清自己的地位。

而胤褆的失败则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尤其生在帝王家,康熙帝最忌讳的就是大权旁落,他宁愿将废太子胤礽复位,也不愿立众望所归的八阿哥胤禩为太子,不正是这个道理?

胤褆虎视眈眈地盯着太子的位置,实际就是看上了那把龙椅,康熙当时身体康健,远远不到要驾鹤西去的地步,胤褆为了登上储君的位置都能谋害亲兄弟,难保将来他不会为了皇位去谋杀康熙帝。对于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康熙帝又怎么会善待他呢?

标签: 胤褆康熙

更多文章

  • 陈武帝陈霸先驾崩,章要儿死活不肯把印玺交出来,侯安都持刀入殿道:“同意皇后的人,该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武帝,陈霸先,章要儿

    559年陈武帝陈霸先驾崩,章要儿死活不肯把印玺交出来,侯安都持刀入殿道:“同意皇后的人,该死!”侯安都看着大臣们犹豫不决,拔出了自己的佩剑,“仓啷”一声,厉声喝道:“国家不能没有皇帝,太子陈昌不能回国,只能由皇帝的侄子,来继承王位。&rdq

  • 张绣将城池拱手让给曹操,曹操却霸占他的婶婶,气不过一箭射死曹昂,他不见没报仇,反而结成亲家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绣,曹操,曹昂,亲家

    197年,张绣将宛城拱手让给曹操。没成想,曹操竟强占了张绣美貌的婶婶。张绣一气之下射死曹操儿子曹昂。曹操伤心不已,誓要报杀子之仇。谁料,不久后,曹操竟与张绣结为亲家。众所周知,曹操是个有仇必报,甚至赶尽杀绝的人。然而张绣杀了他的长子曹昂,他居然还跟没事人似的与张绣结为亲家,真的让人摸不着头脑。这到底

  • “曹操迎汉献帝时,谁才是挨饿的那个?”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故事

    按照一般人的想象,汉献帝颠沛流离,曹操好歹是一方诸侯,肯定是汉献帝挨饿,甚至没有曹操,汉献帝就会饿死。加上电视剧《三国》中曹操给汉献帝食物的情节?于是,“没有曹操,汉献帝就饿死了”这种观点成了网络流行观点。然而真实的历史却是,汉献帝有吃有喝河内太守张杨【使数千人负米贡饷】河东

  • 毛主席曾这样评价武则天:有治国之才、容人之量、识人之智、用人之术。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之治,在位期间,比历史上大多数男性皇帝都要做得更出色。武则天非常重视农业,为老百姓减轻负担。有一次,宰相推荐一个州官提拔,上表武则天。武则天派人去考察这个州官,发现州府粮仓的确装满了粮食,但武则天还不

  • 齐白石的一生,婚恋生活可谓是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1876年,齐白石12岁时,在父母的安排下,迎娶了一位童养媳,就是他的原配夫人陈春君。他们一起生活了38年,共养育了5个孩子。1921年,57岁的齐白石为了自己的事业,到了北京,陈春君留守老家。同时陈春君为齐白石物色了一位“副室”,名叫胡宝珠,以照顾他在北京的生活。齐白石83

  • 历史上真有“济公”吗?如有,其人如何?他师父是谁,有何道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济公,一位从南宋时期就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人物,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通过电视连续剧《济公》的传播,他在貌似疯癫中扶危济困、惩恶扬善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当人们津津乐道济公的传奇故事时,难免产生这样的疑问:济公真有其人吗?如果有,教他传奇本事的师父又是谁呢?今天,本文就来回答这些问题。首先,济公不仅实有其

  • 1390年,朱元璋要将77岁的李善长满门抄斩,李善长出示免死金.牌,道:“罪臣有陛下赐的免死铁券,可免臣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1390年,朱元璋要将77岁的李善长满门抄斩,李善长出示免死金.牌,道:“罪臣有陛下赐的免死铁券,可免臣二死。”可朱元璋却冷笑道:“你擦亮眼睛看看,后面写了什么!”李善长仔细一看,顿时瘫坐在地上。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开始对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封功加爵。他认

  • 毛主席的《蝶恋花》,全国文人赞不绝口,胡适:没有一句是通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毛主席,的,《,蝶恋花,》,全国,文人,赞不绝口,

    1959年3月11日,胡适批判毛主席诗词:全国文人争相追捧的《蝶恋花》很差劲,没有一句是通的!抄在这里: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众所周知,毛主席是杰出的文学家,我们都对他的诗词耳熟能详,无

  • 陈毅病逝13年后,一江西老人说自己是陈毅的妻子,蔡畅:适当照顾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陈毅元帅一生有个三段婚姻。因为那个时代战火不断,据悉,他的第一任妻子为了革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第二任妻子在病中离世,直到后来和第三任妻子张茜结婚后,才过上了平静的生活。但令人没想到的是,1988年,一位老妇人的到来打破了这一认定的事实,她自称是陈毅的第二任妻子赖月明。这位老妇人所言到底有几分真假,工

  • 1960年,武则天孙女永泰公主墓出土,考古人员在古墓中发现了一具男子白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1960年,武则天孙女永泰公主墓出土,考古人员在古墓中发现了一具男子白骨,身旁还放着一把铁斧子,一开始还以为是盗墓贼,但在进一步了解后竟发现了一段隐藏千年的爱情故事。一,之闵永泰,生生世世1960年,永泰公主墓出土,考古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在公主古墓中有一具年轻男人的白骨,而男子身旁散落的龟甲也牵连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