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年,71岁的孙权得了重病,20多岁的潘皇后日夜照顾。一日,她回到寝宫后发现床铺不热,就罚殿内的宫女出去跪着。半夜时分,她正做着太后的美梦,那几个宫女突然出现,用绳子将她活活勒死了。
潘皇后本名潘淑,是一个小官的女儿,因为父亲犯了罪,她和姐姐被罚进皇宫当织女。潘淑生得貌美,一起织布的女子都羡慕不已,称她为“神女”。
这个名号传到了孙权耳朵里,便让画师去给她画像。长期的劳作生活让潘淑心中郁结,画中的她眉宇间写满了哀愁,好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
孙权见了大喜:“真乃神女也。”心想潘淑伤心的时候都这么好看,那她笑起来该有多美啊。当晚,潘淑就被召去侍寝。
面对爷爷辈的孙权,潘淑并不反感,反而为自己过上了安逸的生活而开心。
潘淑特别受宠,没多久就生下了儿子孙亮。这下,她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
有了儿子后,潘淑不满足于现状了。母爱泛滥的她,开始为儿子谋出路。在她心里,儿子最好的出路当然是当太子,当皇帝了。
当时的太子是孙权第三子孙和,他颇得人心。要想扳倒他谈何容易?
就在潘淑发愁的时候,她发现了一个好帮手全公主孙鲁班。
孙鲁班是孙权和步夫人的长女,很得孙权欢心。
步夫人去世后,孙权追封她为皇后,同时打算立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为皇后。但是孙鲁班一向与王夫人不合,在她的掺和下,王夫人与后位失之交臂。
后来,孙和被立为太子,孙鲁班担心他即位后会因为王夫人的事找她麻烦。于是,她决定先下手为强,让丈夫在朝堂上公开反对孙和。
这还不够,孙鲁班还暗中给孙和使绊子。
有一次孙权生病,一片孝心的孙和特地前往太庙为父亲祈福。由于太庙离孙和妃子的娘家很近,他就顺便去坐了一会。
不巧的是,这件事被孙鲁班知道了,她跑到孙权面前诬告:“太子根本没去太庙,而是去了妃子娘家密谋大事。”坑了孙和还不够,孙鲁班还说王夫人在孙权生病的时候露出了高兴的神色。
本来皇帝就反感这类事情,加上孙和母子敏感的身份,孙权对爱女的话深信不疑。如此一来,孙和与王夫人就倒了大霉了。
王夫人被孙权狠狠地训斥了一通,可怜的她自知失宠,竟然郁郁而终。而孙和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孙权越来越不信任他。
这件事后,潘淑看出了孙鲁班在孙权心中份量。为了孙亮的前途,潘淑放低姿态,尽可能地去讨好孙鲁班。
孙鲁班见潘淑如此识趣,很是高兴,两人愉快地结成了同盟。
之后,孙鲁班时不时就在孙权面前夸赞孙亮,还偶尔踩一下孙和。
同时,同样想当太子的鲁王孙霸也常常派人在孙权面前说孙和的坏话。
在多方的攻击下,孙和终于在250年被废了。另外,孙霸试图谋害孙和,被孙权赐死了。毫无疑问,孙权直接越过了两个年龄较长的儿子,把太子之位给了8岁的孙亮。
紧接着,潘淑被封为皇后,可谓是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可是她的好日子才过了一年多,孙权就得了重病,作为皇后的潘淑日夜照顾。
期间,她接触到不少朝政大事,野心也逐渐膨胀了。竟然找到了中书令孙宏,向他请教当年吕后临朝称制的事。潘淑的野心,不言而喻。
潘淑早就在做太后的梦了,为了防止不测,她对孙权的照顾尤为上心。
一天晚上,忙碌一天的她回到寝宫后发现床铺不热。顿时大怒,将殿内的几个宫女全都赶到门外去跪着。正值二月,几个宫女冻得瑟瑟发抖,心中气愤难耐。半夜时分她们悄悄来到了潘淑床前,将熟睡的她勒死了。
第二天,她们谎称皇后暴毙。可是孙权怎么会相信,查出事情后光速处死了那几人。
潘淑的死,乍一看是心怀怨恨的宫女对她的报复。但是细细想来,恐怕没那么简单。
在古代,主子惩罚下人是很常见的事。如果宫女因为受了责罚就谋害皇后,那她也太大胆了。有一个大胆的人就算了,怎么可能好几个人同时对皇后起了杀心,她们都不要父母家人了吗?
所以这几个宫女很有可能是奉命行事,至于奉谁的命就不得而知了。
有可能孙权得知潘淑想要效仿吕后,对她起了杀意。也有可能是潘淑树敌太多,别人见不得她得意。
当然这都是猜测,但不管是何种原因都说明潘淑德不配位,命该如此。
潘淑死后三个月,孙权也死了,不到10岁的孙亮登上了皇位。但孙亮一个孩子能有多大势力,没几年他就被大将军孙綝(chen)废为会稽王,还被押送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居住。
孙亮的哥哥孙休被立为皇帝,孙休登基后,又贬孙亮为侯官侯。最后,孙亮死在了去侯官(今福建省闽侯县)的路上,终年18岁。
如果潘淑知道了儿子的命运,会不会后悔曾经处心积虑地把他推上皇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