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是我国维新变法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物之一,在清朝末期的时候,呼吁人们接受新思想,迎接新革命。
他们主张废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当时是我国新旧思想更替的时期,封建思想虽然根深蒂固,但新潮思想正席卷全国。新思想表现最显著的就是人们的婚姻观。
在我国封建社会主张一夫多妻制,但是维新派他们主张应该遵守自由公正平等的一夫一妻制。
而梁启超作为维新派的重要领导人物,本应该做个代表,严格践行自己的观念,后来却在自己的婚姻上犯了错,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我们就要说到梁启超的妻子,叫做李蕙仙,出生于1869年,比梁启超大四岁。
梁启超看上的当然也不是普通的女子,李蕙仙自幼出生于富贵人家,琴棋书画是样样精通,聪明伶俐,饱读诗书,并且眼光都非常的有远见。
梁启超认识李蕙仙之后,两人互相爱慕,1989年梁启超和李蕙仙结婚了。
在梁启超的影响下,李蕙仙结婚以后也在一直学习着丈夫所宣传的新思想,成为一名新时代具有新思想的女性,所以在以后生活处理事情上,更加的智慧,也为下面的故事做了铺垫。
随着维新运动的蓬勃发展,梁启超在康有为的一次邀请中,去美国的檀香山演讲。
就在这次旅途中,他认识了一位英文的女翻译叫做何惠珍,当时的何惠珍就只有20岁,正值青春年少,活泼可爱。
何惠珍也是接受过新思想的教育,所以她对梁启超十分仰慕,如今见到了偶像本人,那就是更加的崇拜,于是多次主动地接近梁启超。
都说女追男隔层纱,梁启超也逐渐对何惠珍产生了好感,渐渐两人都产生了互相爱慕之情。
但是梁启超作为新思想的传播人物,自己已经结婚了,肯定不能像以前一样走“一夫多妻制”的道路。
梁启超一时间陷入了困扰之中,不知道该怎么办。
但是耐不住良心的煎熬,最终他给妻子写了一封信,给妻子坦白了一切。
他告诉李慧仙,他在美国认识了一位女翻译,两个人也是互相都有好感,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想听听她的意见。
一般女人看到这种消息,一定会气得暴跳如雷。
丈夫因为工作出了一趟远门,自己却在家里为他打理这些事情,照顾着一家老小,但是丈夫却在外面有了新欢,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吧。
李蕙仙也是十分的生气,但是自幼出生于大户人家,她的眼界和心胸,可不是一般女人能比的。但是冷静下来之后她给梁启超回了一封信。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既然喜欢就带回家,但你要问一下父亲,他没意见的话,你想如何便如何!”
信中的内容看似平平无奇,甚至很平淡地接受梁启超有新欢的现实,让他带新欢回来见过家长。
但是当时梁启超的父亲身患重病,她要梁启超带何惠珍带回国,经过父亲的同意,但是他的父亲肯定不会允许梁启超这么做,说不定还会加重他父亲的病情。
这样一来虽然没有明说自己不同意,显得自己小心眼,但梁启超肯定也是不能带何惠珍回国。
不得不说,李蕙仙这封信回的境界真的是非常高。
既没有表现自己像小女人一样,靠吵吵闹闹维护自己的感情,她表现得没有太在意梁启超,把自己的尊严留住了,守护住了自己的爱情,守护住了自己的婚姻。
远在美国的梁启超收到这封信之后,仔细想了想自己的做法,自己既然作为新思想的传播者,已经是一个有夫之妇了,这么做不就是与自己宣传的一夫一妻制相违背。
并且就这样带何惠珍回去,可能会加重自己父亲的病情,岂不是让世人都嘲笑他,作为新思想的传播者,不忠不义,不仁不孝。
梁启超最终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问题,并且及时和何惠珍划清了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