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薄情寡义、暴戾多变,但对李夫人称得上是一往情深

汉武帝薄情寡义、暴戾多变,但对李夫人称得上是一往情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961 更新时间:2023/12/14 2:38:04

李夫人,生卒年不详,中山人,汉武帝刘彻的宠妃。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贰师将军李广利之妹,昌邑哀王刘髆的生母。

《北方有佳人》·李延年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李延年是一个宫廷乐手,姿容俏丽,声音优美,擅音律,会海豚音,所唱歌曲从不重复,而且使人听后总会莫名其妙的感动。但是,李延年绝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乐手,因为这首歌是他专门给亲妹妹写的。一天,武帝听了他唱的“北方有佳人”后叹息良久,问身边的人:“世上真有这样的人吗”武帝的同父异母姐姐平阳公主说:“有啊,她就是李延年的妹妹。”于是招来面圣,惊为天人,即纳为夫人。(看出李延年的高明之处了吧)。

李夫人为汉武帝生下一子,即昌邑哀王刘髆。后宫佳丽一万八千人,武帝独宠李夫人。后来的日子就在武帝的万千宠爱中慢慢溜走了。一天,汉武帝去看望李夫人,忽然觉得头皮有点痒就顺手从李夫人的头上拔下玉簪挠了一下头,挠完一看,只见李夫人的一头乌发豁然如瀑布似得散落下来,美如仙子,妙不可言。这一挠正好挠在汉武帝的心上,从此,武帝愈加宠幸。此事传出,宫庭内外人人效仿,以备汉武帝拔簪挠头时一头乌发如墨泼下,临幸一时,因此使得长安玉价一时疯长。

所谓天妒红颜,过了几年,李夫人病重,汉武帝去看望,李夫人以被覆面,借口形容枯槁不宜面圣为由,以令人不解的勇气和不近人情的态度断然拒绝了汉武帝希望看她最后一面的恳求,于是在汉武帝的心里保住了她与武帝初见时的惊艳。不久,秋叶渐黄,李夫人病逝了。但“绝世而独立”的风姿已经在汉武帝的心中埋下了深深怀念的伏线。李夫人死后,汉武帝以皇后的礼仪将她安葬。此后,武帝悲思郁结,郁郁不乐。为此,东方朔献给武帝一支怀梦草,使武帝与李夫人可以梦中相见。后怀思转切,汉武帝想见真人一面便又召来一个方士李少翁,让他在宫中设坛招魂,好与李夫人相见。

于是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隔着纱幕,李少翁点灯如昼(据说就是现在的电灯,呵呵),拘来李夫人的魂魄,请武帝在远处观望,摇曳的纱幕中,隐约的身影翩然而至,因汉武帝至阳至尊,李夫人须臾即徐徐远去。武帝痴痴的看着那个仿如李夫人的身影,凄然道:“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原来深海里有潜英之石,颜色发青,且轻如毛羽,天气寒冷石头却是温的,当暑热时反而变冷。把这种石头刻成人像,可以说话,方士将石像置于纱帐里,宛若李夫人生时(据说这就是皮影戏的雏形)。但因石头有剧毒,不可接近,只可以在远处观望。

武帝想到李夫人病中嘱托的话,于是封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李夫人的弟弟李广利封为二师将军(草包将军)。后武帝借机派李广利领六万骑兵,七万步卒往征大宛,夺汗血宝马,想以军功封其为侯。可四年后班师回玉门关时,仅剩下万余人。武帝也不加苛责,反而封李广利为海西侯,食邑八千户。为了李广利封侯,多少尸骨丢在大漠无人收取,只为李夫人的一句遗言,武帝也称得上是一往情深。

李夫人因年少早死,汉武帝怜闵她,于是命画师将她生前的形象画下来挂在甘泉宫。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去世,汉武帝少子刘弗陵继位,是为汉昭帝。汉昭帝按照汉武帝的遗愿,在宗庙中以李夫人配享祭祀,并追加尊号为孝武皇后。作为一代帝王,汉武帝一生薄情寡义,暴戾多变。李夫人之前如陈阿娇卫子夫,之后如钩弋夫人等皆因年老色衰,处事不灵,或无嗣,或立储而遭痛下杀手。唯李夫人于万千粉黛之中以倾城之貌绝世,而独留汉武帝心中,念念不忘,至死不渝。帝王之痴,亦堪叹也!

汉武帝悼亡词《李夫人赋》

美连娟以修嫭兮,命樔绝而不长。

饰新官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

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

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

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神茕茕以遥思兮,精浮游而出畺。

托沈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

念穷极之不还兮,惟幼眇之相羊。

函荾荴以俟风兮,芳杂袭以弥章。

的容与以猗靡兮,缥飘姚虖愈庄。

燕淫衍而抚楹兮,连流视而娥扬。

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

欢接狎以离别兮,宵寤梦之芒芒。

忽迁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飞扬。

何灵魄之纷纷兮,哀裴回以踌躇。

势路日以远兮,遂荒忽而辞去。

超兮西征,屑兮不见。

寖淫敞怳,寂兮无音。

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乱曰:佳侠函光,陨朱荣兮。

嫉妒闟茸,将安程兮。方时隆盛,

年夭伤兮。弟子增欷,洿沫怅兮。

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向不虚应,

亦云己兮。嫶妍太息,叹稚子兮。

懰栗不言,倚所恃兮。仁者不誓,

岂约亲兮?既往不来,申以信兮。

去彼昭昭,就冥冥兮。既不新宫,

不复故庭兮。呜呼哀哉,想魂灵兮!

标签: 汉武帝李夫人

更多文章

  • 黄子澄辅佐建文帝为什么失败?朱元璋将之从状元贬为探花的时候就知道他是书呆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黄子澄,建文帝,靖难之役

    1385年,黄子澄科举考试考了第一名,马上就要封状元的时候,朱元璋突然问道:“你哪年哪月出生的?”黄子一时紧张愣了一下,朱元璋:“贬他为探花。”朱元璋能从乞丐当上皇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朱元璋会识人,会用人,那么朱元璋会因为黄子澄一时紧张,就把他从状元贬为

  • 刘备势如破竹谋取益州,刘巴忠于故主,刘备反而更加信任他?还升他做尚书令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刘巴,益州,尚书令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东汉末年人才辈出,当中又以曹操、刘备、孙权三人最终奠立三国鼎立之局。蜀汉之主刘备以自称高贵但贫困的出身,屡败而复屡战,以出众的魅力获得众多贤臣良将的舍生效力。文有诸葛亮、庞统、法正等经天纬地之才;武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万人敌猛将。但有一位人物

  • 元朝是一个奇葩的朝代:丞相做名将,竟然要娶皇后为妻,最后娶了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孛罗帖木儿,元顺帝,奇皇后

    一代名将当丞相后,提出娶皇后为妻,皇后婉拒后,把女儿嫁给了他孛罗帖木儿是元朝时期的一代名将,深受元顺帝的器重。孛罗帖木儿一生起起伏伏,最后在元朝的朝堂中一手遮天,独揽大权,成为了位高权重的丞相。但正是这样一个位高权重之人,却因贪恋美色,直接大胆提出要娶奇皇后为妻。奇皇后深知孛罗帖木儿的势力,不敢发怒

  • 明朝皇位争夺战:朱元璋为保住孙子的皇位,谁都预料到了,就是没有聊到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朱棣,朱允炆

    手足情深这个词,放在古代争夺皇位自相残杀的亲兄弟之间就像个笑话。毕竟除了手足相残,弑父杀子的也大有人在。在古代,皇权高于一切,是父子、兄弟,更是君臣。皇帝死几个儿子从来不重要,反正生那么多的目的就是优胜劣汰。一个朝代,往往在第二任皇帝继位时,皇位的争夺战最厉害。比如唐朝,李世民手刃同胞兄长迫使李渊易

  • 张伯驹逛青楼,为抢出一妓不惜得罪国军中将,5年后此女享誉世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伯驹,潘素

    他是有名的爱国收藏家,他一生曾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捐献了八件宝藏,而且都是国家级宝物,有人甚至开玩笑说:“他捐出了‘半个故宫。”作为中华第一收藏家他也曾有过不少的逸闻趣事,似乎每一个名人都有那么一些绯闻故事。他曾经去逛青楼而在这里他对一个女子一见钟情,为抢出这名女子不

  • 81岁的乾隆却翻了79岁愉妃绿头牌,太监好心提醒,乾隆却大怒!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愉妃

    1792年,81岁的乾隆,翻了79岁的愉妃绿头牌,太监好心提醒:“皇上,愉妃娘娘老了,要不换个年轻的吧?”乾隆大怒:“朕就要她。”自古皇帝多风流,历任皇帝无不有着丰富多彩的情史。乾隆的情史当属精彩绝伦,这位老爷子时逢81岁高龄,还有力气翻牌。要说翻个十

  • 险被顺治废掉的孝惠章皇后和康熙帝有着深厚感情,母子情深,成为天下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孝惠章皇后,康熙帝

    1718年。当康熙嫡母孝惠章皇后的生命走到尽头,身为儿子的康熙帝拖着年迈的身躯,挪着浮肿到穿不上鞋的脚也要去见孝惠章皇后一面。来到孝惠章皇后身边的康熙帝,立马跪倒在嫡母床边,并轻声细语地:“母后,儿臣来看望您了”。此情此景,可见康熙帝与孝惠章皇后的母子情,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深

  • 元朝权臣娶了泰定帝皇后为妻,纳40多位公主为妾,以荒淫过度身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泰定帝,燕铁木儿

    儒家尊崇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国家的君王和臣子,家庭的父亲和孩子都要各司其职,不能违反礼制。若是君王的行为不像君王,臣民做得也不像臣民的事情,国家则会失去秩序,陷入困境。若要从历代权臣之中找到一位佼佼者,非元朝燕铁木儿莫属。他做了太多以下犯上的事情,把皇后和公主都收入自己的内室,还成了皇子的养父!燕铁

  • 大明三位最强的皇后,缔造三个盛世皇朝,其中宣德太后被称作“女中尧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宣德太后,女中尧舜,皇后

    大明三位最强的皇后,缔造三个盛世皇朝,其中一个比武则天还强他是大明首位太皇太后,给明朝带来八年盛世,参政却不乱政,以慈孝文天下,后世称她为女中尧舜。然而史书中就连其名字都没有留下,他就是成孝昭皇后张氏。明史中未记载,张皇后的本名,只知道他是指挥使张麒的女儿,出身虽不显贵,但也算得上是一个官宦之家。洪

  • 谭延闿母亲是小妾,族人不让棺椁走正门,他做了一个举动,族人只好答应从正门出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谭延闿

    1917年,谭延闿的母亲去世,但出殡时族人却死活不让棺椁走正门。谭延闿好话说尽,可族人依旧不肯让步,无奈之下只能出此下策!谭延闿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差点成为孙中山的连襟、宋庆龄的妹夫、宋美龄的丈夫,号称“官场不倒翁”,是国民党中的资深元老之一。可他的母亲李夫人,却因为出身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