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梅兰芳娶二房,新婚之夜他却赖在原配妻子房间不肯走,王明华催促梅兰芳:“快走,别让新娘子等急了。”
而二房太太对于新婚之夜丈夫跑去原配房间的事情,她却说:“我一点也不生气!”
梅兰芳原配王明华出生于梨园世家,父亲王顺福被称为“旦角王”,哥哥王毓楼也是有名的武生。
王明华自幼耳濡目染,也非常热爱戏曲。
但她没有学唱戏,反而对戏曲的服装和化妆方面很有研究。
1910年,16岁的梅兰芳和18岁的王明华成亲,尽管这是场包办婚姻,但也不乏甜蜜。
婚后不久,王明华生了一个“好”字。之后她毅然做了绝育术,只为有更多时间陪丈夫演出。
可天意弄人,一场麻疹夺去年幼子女的生命,夫妻陷入悲痛绝望。
王明华走不出阴影,整日以泪洗面,常常在半夜惊醒,然后再也睡不着了。
梅兰芳安慰她,却无济于事,后来,王明华又患上了肺结核病。
走不出丧子之痛的发妻,和毫无着落的香火问题,让梅兰芳无比担忧。
他不仅肩负自己家香火的任务,还被过继给了大伯,兼祧两家。
在长辈的要求下,梅兰芳必须再娶一房,此时,王明华虽然难受,却不愿意丈夫为难。
看见丈夫对师妹福芝芳颇有好感,而福芝芳也情投意合。
于是贤惠的她,同意丈夫以同等地位迎娶福芝芳,这让梅兰芳感动不已。
新婚夜,为顾及王明华的感受,梅兰芳先是到其房间陪她说话,直到王明华说:“过去吧,别让人家久等了。”
梅兰芳走后,王明华抱着儿子的遗物哭了一夜,没了儿女,连丈夫也不属于自己了。
一年后,福芝芳为梅兰芳生下了儿子。
在福芝芳生下儿子后不久,经过父母的点拨,她将孩子抱到了王明华屋里,过继给王明华做儿子。
然而这个行为让王明华大为感动,同样身为母亲,她也知道割舍孩子的痛苦。
在一个月之后,她又把孩子还给了福芝芳,还给孩子戴上了自己亲手缝制的帽子。
这一来二去,让两人的关系亲如姐妹,后来王明华把家里的大权逐渐交给了福芝芳。
此后十四年间,福芝芳为梅兰芳生下来九个孩子,这九个孩子也都被从小教育的叫王明华为母亲。
不仅如此,在王明华生病期间,她还把家庭和自己打理得井井有条。
梅兰芳出门演出,给她留下家用,回来后她还能交还他多余下来的钱。
在梅兰芳的心目中,处事周到的福芝芳独立、聪慧,她绝对是梅家的大功臣。
1925年,32岁梅兰芳遇到了18岁的孟小冬,俩人因为京剧结缘。
相见恨晚的俩人,打算结婚,可是孟家也是京剧世家,怎么会同意呢,况且梅兰芳已经有了两个正房太太!
彼时,身患重病的王明华并没有反对,在她心里只要梅兰芳喜欢就行。
但是,福芝芳却死活不同意,因为家里已经有了两房太太,绝对不允许再来一个。
只是,彼时的梅兰芳已经情定了孟小冬,1927年,他还是迎娶了孟小冬。
只不过在福芝芳的阻挠下,孟小冬始终没有进得了梅家的大门。
1929年,王明华因病去世,彼时福芝芳为她办了风风光光的葬礼,期间她还让自己的孩子为王明华披麻戴孝。
后来,在抗战时期,日本人要求梅兰芳上台演出,但爱国的梅兰芳为了不给日本人演出不惜蓄须明志。
而这样做的另一个结果就是,没了演出的梅兰芳也就没有了收入。
而彼时的梅兰芳可是有着一大家子人要养的,为了生活,福芝芳悄悄地将自己的首饰不断变卖,以此贴补家用。
她用女人独有的韧性与坚强陪伴着梅兰芳走过那几年暗无天日的生活。
1961年,梅兰芳因病去世,因为他的贡献和才华,获得了葬入八宝山的资格。
然而,福芝芳却拒绝了这一殊荣,因为她始终记得王明华的遗愿,要和梅兰芳合葬。
最后,她把梅兰芳安葬在万花山墓地,而在王明华的身边,福芝芳也为自己留下了位置。
1980年,福芝芳去世,葬在梅兰芳边上,三人最终合葬。
不得不说,福芳芝是一个懂大义,有智慧的女人。
对于王明华,她的侠肝义胆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对于孟小冬,她的狠硬手段也挡开了那些想要往梅兰芳身上扑的女人。
梅兰芳三个女人,她是最适合做梅太太的。
人们觉得梅兰芳没有纳妾是因为他感念妻子接连生了好几个子女。
其实不然,梅兰芳从未改掉男人的本性,只不过福芝芳一直知道自己该要什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