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臣子向君主谏言,往往是编一个寓言故事,谁来评述一下古代的“寓言谏主”?

古代臣子向君主谏言,往往是编一个寓言故事,谁来评述一下古代的“寓言谏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670 更新时间:2023/12/25 18:51:21

类似寓言在史书的《滑稽列传》里很多,举例一个:齐威时期,威沉湎酒色经作乐达旦,左右大臣们无人敢劝谏,一时间“诸侯并侵,国且危亡”。

齐威王有个入赘女婿叫淳于髡,他知道威王只是暂时消沉,并非昏庸无能之辈,就对齐威王说:“有只大鸟飞到了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知这是什么鸟呢?”齐威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话一说,马上就意识到这是在劝谏自己,于是厉兵秣马整肃军纪,“奋兵而出,诸侯惊”,诸侯害怕,纷纷归还了侵占齐国的许多土地。

又一次,淳于髡出使顺利归来,齐威王很高兴,在后宫办了酒席,召淳于髡喝酒。

酒宴中,威王问淳于髡:“先生能喝多少才醉?”淳于髡回答:“臣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威王说:“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还能喝一石呢?”

淳于髡说:“在大王面前赏酒,有执法官在旁、御史官在后,我心怀恐惧,不过一斗就已醉了。如果家里来了贵客,我小心在旁陪酒,不时起身举杯祝他们长寿,那么喝不到二斗也就醉了。如果朋友故交突然相见,互诉衷情,大概可以喝五六斗。如果是乡间盛会,男女杂坐、无拘无束,席间还有各种娱乐项目,我心里一高兴,兴许喝到八斗才有两三分醉意。天色已晚,酒席将散、觥筹交错,人们都靠在一起、男女同席、鞋子相叠、杯盘散乱,厅堂上的烛光熄灭了,主人留髡而送客,女子薄罗衫轻解,微微地闻到一阵香气,这一刻我心里最是痛快,定能喝一石。”

此话从一个侧面描述了奢靡喝酒的情形,无疑是劝谏说:享乐的追求是无穷尽的,一味地追求享乐,就会走到邪路上去。齐威王自此停止了通宵达旦的喝酒,专注国事,齐国终于再次强大了起来!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劝谏技巧?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犯颜直谏的例子很多。因为他们多为忠臣良将。为黎民为社稷不怕丢官甚至丧命。如谏太宗十思疏的魏征,多次使唐太宗下不来台;力谏宋仁宗的包拯,竟敢与仁宗朝堂之上吵了起来;抬着棺材死谏嘉靖帝的海瑞。皆因封建社会中,文谏死,武战死是做为臣子的本份和基本操守。论起劝谏的技巧也可举上几例:一,触说太后,战

  • 唐太宗李世民以善纳谏而成明君,为什么有一次气得大喊会须杀此田舍翁?当时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唐太宗亦如此,尽管他英明果断,成功地发动了玄武门之变,雷厉风行精简了臃肿宏大的政府机构,又顺应形势的发展,改革了三省六部;还联手朝臣,励精图治,开创贞观之治。但也是食人间的凡人,也不完美,也有暴跳如雷的时候。李世民能成为一代贤明君主,主要在于他有“水可载舟亦可覆”的重民思想,又善于

  • 古代谏臣是如何劝谏帝王避防过失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君有君德,臣有臣行,各行其位,各司其职,则上下有序,天下大治。是任用了良辅还是错用了奸臣,人臣的正或邪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成败得失。大臣如果能在事情、形势还处在萌芽的阶段,就能先料到,洞若观火,清楚地知道存亡、得失的关键,而且能在事情要发生阶段,及时采取错施,防微杜浙。让君主能超然独立,而始终立足在荣显

  • 《大秦赋》中嬴政连杀27名大臣的真正企图是什么?他为何却赦免了第28个劝谏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秦王赢政果断镇压叛乱之后,又采取铁腕手段连杀27名为赵姬赵太后力谏的大臣,顿时震撼到整个朝野,令宗室的族人和外臣来客们一时还真不敢乱做动作,全朝人心浮动。那么赢政连杀27名大臣的企图又是什么呢?他为何赦免了第28个劝谏的人?话说秦国经历了之乱以后,以华阳夫人为首的楚系势力和各位外来的臣子都得到了重用

  • 历史上巧言相劝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1、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通过自己的妻子、奴仆、有求于己的客人,对自己的赞美之词,领悟到,齐王被人赞美而受到的蒙蔽,于是入宫劝谏。最后,齐王知错就改,成为强国众多小国,闻之臣服。2,魏征直谏唐太宗: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

  • 历史上谁是最会用兵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一说历史上最会用兵的皇帝,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李世民,成吉思汗。而我认为是汉高祖刘邦。帝王在初创的时候,要面临两个战争,一个是现实中的排兵布阵,两军对垒,攻城掠地,拓疆扩土。另一个战场就是谋略上的战场,如何用人,使人尽其才,将尽其能,形成合力,攻无不胜,战必克之,而刘邦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刘邦雄才大略

  • 诸葛亮劝谏刘备称帝,当时反对的人有谁?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是三国之一的蜀汉王朝的建立者,史称昭烈皇帝,前后在位3年。公元214年,刘备在诸葛亮等人的辅佐下平定益州;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击破曹操大军,然后进位汉中王。在两年之后的221年,群臣在成都上表劝说汉中王刘备称帝。当时,曹丕已经篡汉自立,而刘备为报孙权杀关羽、夺荆州之仇,于是也在成都即皇帝

  • 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以后,就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治国才能。他对隋朝后期天下大乱的情景心有余悸,所以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唐太宗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充分认识到要以民为本,不能过分压榨百姓。他采取了减轻税赋,发展生产,保持物价低平,治安状况良好。唐太宗李世民勤于政事,善于听取正确意见,他要

  • 古代痴情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十大痴情帝王1、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阿宏是历史上有名的改革家,但他也是一个多情种却为人鲜知。阿宏的养母(就是那个淫荡的冯太后)在世的时候,爱上了太后的亲戚冯润小姐,于是把她娶到宫里。可是太后却不喜欢冯小姐,没隔多久,就以冯小姐得病为由,把小姐赶出宫外,并且立冯润的妹妹为后。阿宏斗不过太后,就忍了

  • 中国古代十大痴情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1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阿宏是历史上有名的改革家,但他也是一个多情种却为人鲜知。阿宏的养母(就是那个淫荡的冯太后)在世的时候,爱上了太后的亲戚冯润小姐,于是把她娶到宫里。可是太后却不喜欢冯小姐,没隔多久,就以冯小姐得病为由,把小姐赶出宫外,并且立冯润的妹妹为后。阿宏斗不过太后,就忍了下来。三年之后,冯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