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何推崇以孝治天下?对此你怎么看?

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何推崇以孝治天下?对此你怎么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77 更新时间:2024/1/23 21:39:22

百善孝为先,孝乃顺亲意,孝字半老一子,乃人过四十天过午,一撇一半已入土,后靠孑孙支撑,从古至今辈辈如是,方不失根。孝为八德之首要,不孝父母不如兽禽,故曰混仗东西,忘求末才导致人人制私心失敬畏,失去为仁之礼教,则天下纷崩不远矣。

你知道哪些孝敬父母的典范?举出一个人物?

我国古代历史上孝敬的典范数不胜数,但最著名是二十四孝。

一感天动地的舜,二亲尝汤药的汉文帝刘恒,三啮指痛心的曾参,四百里负米的仲由,五芦衣顺母的子骞,六鹿乳奉亲的郯子,七戏彩娱亲的老莱子,八卖身葬父的董永,九刻木事亲的丁兰,十行佣供母的江革,十一怀橘遗亲的陆绩,十二埋儿奉母的郭巨,十三扇枕温衾的黄香,十四拾葚异器的蔡顺,十五涌泉跃鲤的姜诗,十六闻雷泣墓的王裒,十七乳姑不怠的崔山南,十八卧冰求鲤的王祥,十九恣蚊饱血的吴猛,二十扼虎救父的杨香,二十一哭竹生笋的孟宗,二十二尝粪忧心的瘐黔类,二十三弃官寻母的朱寿昌,二十四涤亲溺器的黄庭坚。

选一则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孝敬母亲的人物一江革。江革东汉时期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家境贫困,以微薄的收入勉强度日,但是侍奉母亲事事亲为,极其孝顺,在周围的村庄一时传为佳话。有一年发生战乱,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屡次遇到土匪和强盗抢劫钱物,并且还要杀死他,江革哭着说:我母亲年纪老了,只有我这一个儿子,如果你杀了我,我母亲无人照顾,她怎么活下去?这些土匪看到他是孝子,不忍杀他。后来迁居江苏下邳,做苦工养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奉养母亲所需非常好,江革孝敬母亲的故事传遍天下,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又被推选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从这一则孝敬母亲的故事可以看出,你是孝子,既是土匪和强盗也会受感动,孝行天下无阻,人人尊重,你是孝子,皇帝亦会感动,封官赏你孝行,在古代社会以孝治天下,不孝之人不能当官。一孝天下皆感动,人人都来当孝子吧。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你觉得诸葛亮是忠于汉室还是忠于刘备,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只是忠于刘备,但绝没有忠于汉室的意思。这事情很难说得清楚,既然刘备口口声声要匡扶汉室,许多人也信以为真,自然的推论就是,诸葛亮忠于刘备,刘备忠于汉室,那么诸葛亮也就忠于汉室。也就成了诸葛亮既忠于刘备也忠于汉室。如果豹眼说,刘备压根儿就没有忠于汉室,许多人会叽歪很多。好吧,豹眼就从另一个角度,来

  • 荀忠于汉朝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荀既不忠于汉庭和汉献帝,也不忠于曹操,他只忠于自己的名利和人生抱负。荀是曹操的第一谋士,为曹操制定和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及军事路线,同时,在战略上曾多次为曹操修正战略方针;战术方面在吕布叛乱时保全了兖州三城,出奇谋扼袁绍于官渡,用出宛、叶而间行轻进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策略而备受曹操赞赏;政治方面为曹

  • 封建王朝为何以孝治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人总得有信仰封建皇帝穷奢极欲干净坏事不占有道德的制高点无以号召民众于是大淡孝道父母生养子女子女什么孝道都不为过是为天道居此封建王朝借机大谈特谈孝道将孝道统领一切若奉君遵制不可逾越测换来平安是为孝若俯首听命安做奴才创拥有富贵是为孝诱使天下百姓个个成为封建皇朝的孝子贤孙皇帝安享天下一切为谋求皇位杀爹害母

  • 古代君王是怎样行房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与后、妃的房事都归敬事房太监管理、记录。帝、后每行房一次,敬事房总管太监都得记下年月日时,以备日后怀孕时核对验证。皇帝与妃嫔行房,程序则复杂一点。每日晚餐完毕,总管太监就奉上一个大银盘,里面盛了几十块绿牌子,(注:据考证,此牌正式的名字叫赍牌,因为常常在晚膳后呈进,亦称为膳牌)每块牌子上都写着一

  • 汉朝凭什么以“孝”治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以“孝”治天下,根源于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宗法宗族社会。西周时期传统的宗法分封制中就孕育着家国一体、统一的文化基因,奠定了秦汉大一统的历史文化基因。西周成为了历史,而宗法制却被秦汉开创的帝制时代所继承发展,并延续两千多年,影响深远……历史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讲究孝道,孝顺父母是作为整个社会伦常的有机组

  • 为什么很多北魏皇帝帝号中都带个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静帝等?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仍然以儒家为正统思想,儒家讲忠孝,家国同构,忠孝一体,儒家认为只有在家尽孝,才能为国尽忠。从太武帝开始就接受了儒家思想,奉其为正统。孝文帝时,全面推进汉化政策,姓汉姓,说汉话,穿汉服,行汉礼,迁都洛阳。所以孝文帝死后,定庙号为孝文帝。以后历代皇帝都实行汉化政策,以孝治天下。

  • 为什么古代皇帝要以孝治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看见这个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孔夫子以及他的两次问答。记得齐景公曾经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也就是说,君主要礼贤下士,臣子要忠于君主,父亲慈爱,儿子孝顺。这里的忠不是指一味的阿谀奉承,而是敢于直谏

  • 被誉为明君典范的汉文帝为何会独宠佞臣邓通?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帝王本就是孤家寡人,为了王权可以六亲不认,可以做兔死狗烹之事。汉文帝得到帝位,有些意外。其主要原因是他在登帝位以前,不显山露水,显得十分平庸,因而满朝权贵们认为他比较容易被把控,因此将他推上帝位。汉文帝知道自己这个帝位是怎么来的,也知道自己无法撼动朝廷里的相关势力,他索性就不多事了。汉文帝施以仁政,

  • 历朝历代以孝治天下!你说需要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需要,在传统社会,用伦理来解释权力的合法性是非常自然的选择。皇帝和统一都不是从来就有的东西,一开始人们无从理解它的合法性,不能建立心理认同。何况第一个皇帝就和暴政联系在一起。那我们为什么要皇帝?这时儒家帮着解决了问题,《礼记》说: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像看待父亲那样看待君主。这样皇帝就不再是个凛然的

  • 刘邦是凭借什么收拢天下英杰,一统天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是一位被低估的开国之君。即使面对光彩夺目的项羽,他也毫不逊色。为何这么多优秀的将领都愿意为他效力,这叫做人格魅力或者是领袖气质。在刘邦身上我们看到了并不是一个完人,但他依然能够成为君王。刘邦的优点:仗义疏财刘邦没有钱,但是总是装出有钱的样子。至少在对待朋友方面非常的豪爽。这一点在民间人士中就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