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去泰山封禅的帝王有哪几个?都是大有作为的明君吗?都有啥故事?

去泰山封禅的帝王有哪几个?都是大有作为的明君吗?都有啥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17 更新时间:2024/1/19 18:36:09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古代便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封禅是古代统治者拜祭天地的重大仪式,是古代最高祭典,但这种仪式并不是所有帝王都有资格的。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真正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的中国皇帝一共只有六位,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赵恒。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一统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功绩是不容置疑的,他在位期间,对内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长城、筑灵渠。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哪一件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件,哪一件不是利在千秋大事业。唐太宗李世民: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明代思想家李贽更是称他为“千古一帝”,可以说秦始皇去泰山封禅可以说是完全够资格的。然而,他的这次泰山封禅却遭到了当时儒生们的冷嘲热讽,甚至连他的功绩也遭到彻底否定。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在位期间,西汉的社会经济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之上得到了发展,国力更加强盛,对外:南平两越、北破匈奴、经营西域、通西南夷、东吞朝鲜,建立了空前辽阔的疆域,是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对内:削藩平乱,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需要说下的是,汉武帝并不是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只是大力提倡儒家的发展,儒法结合。盐铁官营、这项制度自汉代延续到现代,盐铁茶主要仍由政府及国企控制。

光武帝刘秀

刘秀是一位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的皇帝,他结束了西汉末年天下大乱的局面,使国家重新恢复统一。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对内轻徭薄税,采取休养生息,安抚内政的措施。对外方面,刘秀与汉武帝完全相反,他采取“柔道”治国,制定保守为主的边防政策,缺少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但也避免了大规模的战争。他在位时期,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一直被后人认为是软弱无能之人,只因他前有开创贞观之治的老爹唐太宗,而后又被自己的皇后武则天夺取政权。由于他们很优秀,李治的功绩都被遮挡住了。对外先后灭西突厥、灭百济、灭高句丽,特别是灭高句丽,隋炀帝三征高丽都拿不下,他老爹李世民也只是重创高句丽,但却在他手里做到了。唐朝也是在他手里版图达到了最大。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把唐太宗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他在位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使大唐帝国走向衰落。其实他在位前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任用姚崇、宋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极盛一时的开元盛世。

宋真宗赵恒

如果把宋真宗赵恒跟前面五位帝王比起来,他就根本不够资格了。他虽然勤于政事,心忧百姓,对于宋朝的发展贡献了一定的力量。但是“澶渊之盟”就是在他在位时签订的,从此宋朝以金钱换取和平,不再居安思危,更没有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勇气了。或许正是因为他这个不耻行为,后面再也没有一位皇帝前往泰山封禅了。

总结:所谓泰山封禅,只是古代统治者为炫耀功绩,稳固自己统治的一种政治手段。同时,每次封禅都劳师动众,实为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而已。唐太宗李世民没去泰山封禅,照样掩盖不了他的文治武功。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帝王,论对华夏贡献,最大的前五名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不喜欢长篇累牍的写东西,看起来没重点浪费时间。我也不喜欢那种夸大后世诋毁前人的行为,我们后人再伟大也是站在祖宗的肩膀上才能够取得成绩的,有些还是直接用了祖宗的棺材板起家的。所以我认为可以这么排列。第一秦始皇:主要贡献,统一战乱不止的各诸侯国,奠定了华夏早期的主要版图,统一了文字和各种表述标准,实行地

  • 历史中有关奋发向上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

  • 历史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谢大圣邀。我认为,历史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所谓爱情故事,只不过是渗了水的“二锅头罢了,你信我呵呵……李隆基生于685年,杨贵妃生于719年,彼此差了33岁又9个月,封为贵妃时只有27岁,李皇帝60出头,爱情理不出头绪,白居易的《长恨歌》直到《长生殿》堪称完美,艺术还原真实是不可能的。李皇帝生性薄情,多

  • 汉武帝如此宠爱自己的长女,为何却将她嫁给一个骗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一个十分出名的皇帝。如果按照现代人对古代皇帝的熟悉程度来排序,那么汉武帝,秦始皇这种,绝对是排在第一梯队的。那么,大家试着回想一下,当我说出汉武帝这个人的时候,大家脑海里对他的固有印象是什么?贤明,英武,雄才大略,想必大多数人都是这么看汉武帝的。的确,汉武帝身上确实有这些特质,但是这并不意味

  • 古代君王被奸臣欺骗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十大奸臣1.中国历代十大奸臣之赵高(秦朝)赵国人,生而受宫刑。及长,强健有力,通狱法,秦始皇闻之,遂以其为中车府令,教其幼子胡亥。公元前210年七月,始皇死于出游途中,高伪造诏书,改立胡亥,杀始皇长子赢扶苏、十二公子、十公主及大将军蒙恬、右丞相冯去疾等人。及胡亥即位,高为郎中令。乃杀丞相李斯

  • 古代委婉的劝谏别人de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

  • 古代君主带领贵族狩猎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春猎秋狩,除了用来显示统治阶级的英武和锻炼君主的指挥能力以外,就是用来联系君臣之间的感情。首先,能带去的本身就已经显示了恩宠和对他的承认,其次在狩猎过程中,通过配合还能进一步拉近关系、增加亲切感,还有可能就是通过围猎,来演习一下君臣、同僚之间的默契、配合的熟练度。

  • 古代谋士劝君王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越战国时齐人攻打廪丘,赵国派孔青率领死士前往救援,抵御齐人,结果大败齐军,俘获齐军战车两千辆,将三万具齐军的尸首葬成两座大坟。宁越对孔青说:“这些车辆、尸首若不加利用太可惜了。不如把齐兵的尸首还给齐人,在齐国境内再发动一次无形的战役,让战车能发挥另一种运输的功能,而齐国的府库就会因掩埋这些尸首而耗竭

  • 历代臣子向皇帝提意见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魏征的明君暗君之别,创业守成之辨“为君之道”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治国,魏徵也深深明白这一点。他总是适时地利用太宗的一些发问,来阐述自己的治国理念,不仅解决了太宗的疑难,也达到了规劝的目的。这也是魏徵的聪明之处。贞观元年(627),太宗刚刚即位,对于为君还充满了疑惑。有一天他问魏徵:“爱卿,你说何为明君,

  • 古代名人贪图安逸的事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1、吴王夫差2、后唐庄宗李存勖3、唐玄宗1、吴王夫差,他继父登位之初,励精图治,大败勾践,使吴国达到鼎盛。在位后期,生活奢华无度,贪图安逸,吴国被越王勾践灭掉,夫差自缢。2、后唐庄宗李存勖建立了“唐”国,史称“后唐”。但他建国之后,就开始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昏昧无知,冤杀大将,宠幸伶人到无可复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