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九头鸟可以说是楚文化的象征标志。九头鸟出自《山海经》中的“大荒之中,有山名北极天桓,海水北住焉。有神九首,人而鸟身,名曰九凤。”九凤也就是九头鸟了,楚人有崇凤的传统,楚人也爱将杰出人物比做凤,如楚狂对孔子作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楚人不但崇凤,也很崇“九”,如屈原的“九歌”“九章”,宋玉的“九辩”等。值得一提的是,九凤是吉祥神鸟,可后来它却为妖气十足代表灾难的“九头鸟”代替,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得从西周第4任天子周昭王南征说起,周昭王伐楚,中楚人之计,死于汉水。周人自然对楚人非常痛恨,就开始诋毁楚人,楚人的图腾九凤自然不能逃脱被污蔑的命运,结果也就由神鸟沦落为妖鸟了。之后秦灭六国,楚文化受到极其严重的打击,九凤的形象彻底消失,九头鸟的形象开始在全国传播开来,但在很长时期内,九头鸟都没能与湖北人联系起来,它与湖北人的联系得到明清时期,而且又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明朝万历年间,湖北人张居正为相,在任期间,他有一次一下子就保荐了九名湖北人为御史,他们弹劾贪官污吏,使得时局为之一新,那些被免官罢职的贪官对这些湖北人恨之入骨,因此咒骂道:“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第二种说法:满人入关,在湖北一带遭到激烈抵抗,湖北的一些地区给予满人以重大打击,之后即使满人坐稳江山,大局已定,不少湖北人仍然拒绝与清廷合作,他们同时还对受清廷笼络的湖北同乡非常鄙视。面对这种情况,满人在湖北为官者在当地当真是举步维艰,对湖北人极为恼火的满人们就编出了这句话,以他们心目中的“妖鸟”九头鸟来咒骂湖北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日后武昌首义,湖北打响了反清第一枪,统治中国近300年之久的满清王朝一夕瓦解,消息传来,举国欢腾,有人当即作诗道:“武昌一夕鸟飞鸣,满族政权难自保。九头徽号称鄂鸟,鄂人听了不烦恼。”湖北这个地方,地处天下之中,是四方要道。而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民智则相对比其他地区高些,几千年的兴亡盛衰,又使处于兵家争夺之地的湖北历经战火,湖北人自然也必须使自己变得更具有心计,更精明,这样才能使他们生存下去。湖北人和他们的邻居湖南人一样,喜欢吃辣椒,他们也都具有拼搏进取的精神,但与性格倔强做事一定要有始有终的湖南人比起来,湖北人又多了些晒脱,他们的心眼比湖南人多些,遇事也相对较灵活些,但这样有时候也容易导致他们做事会半途而废。“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句话也是有褒有贬,褒义是说他们聪明能干,贬义则说他们狡黯多心。不过和湖北人打交道,也不需要像一般人说的那样提防“九头鸟”的心机,湖北人聪明多心机只是他们性格的一方面,他们同时还具有豪爽大方,性直心善的特点,如果能使他们觉得和你投缘,他们同样会对你表现出豪爽仗义的性格特点。参考资料:
晋景公事发于:前581年六月丙午日。公元前581年农历6月6日中午晋侯梦大厉,被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於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据说他活着的时候有个算命的说他活不到吃新麦子的时候他不信到了收割新麦子的时候他就把算命的找来说你看我能不能吃到,就在这个时候肚子突然很疼,就连忙放下手里的馒头去方便,结果就掉厕所里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