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于酒的历史名人故事你知道多少?

关于酒的历史名人故事你知道多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514 更新时间:2024/1/15 20:13:01

我曾发表过一篇《酒赋》,里面用了很多关于“酒”的典故,现将《酒赋》贴在下面,然后再说一说其中关于酒的历史名人故事:

“饮中八仙”之一的张旭所写的草书

“酒旗三星,昊天光耀;仪狄杜康,后世名传。醇酒甘醪,堪为解忧之药;琼浆玉液,未必亡国之源。是以葡萄酒熟,王翰醉卧疆场;菊花酿成,右丞且待重阳。三秋谷丰,杂糟曲可为新酿;寒冬雪落,开瓦缶以旧藏。

酒之所兴,肇自远古。贪饮之辈,不胜枚数。酒之所好,广有其伦。操卮执觚,唯酒是务。至如郦食其名称酒徒,欧阳修号曰醉翁。陶潜家贫,饮有不足之恨;孔融性介,命因酒禁而殒。刘伶滥饮,文为酒德之颂;李癫狂,官欲酒泉之封。竹林七贤,逞酒兴以论道;饮中八仙,因贪杯而显名。

文人藉以逞才,勇士因之尚武。若夫李白一斗,诗成百篇;张旭三杯,落笔如烟。迹走龙蛇,怀素书必醉狂;吴带当风,道子画须饮酣。又若刘邦宿醉,擎宝剑以斩白蛇;樊哙再饮,拥干戈而撞鸿门。太祖机深,举杯酒即释兵权;武穆气豪,发壮志欲饮黄龙。

酒别万品,饮有千般。乃有暮春之初,修禊兰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知己会聚,宠辱偕忘。倚修竹以谈玄,引曲水而流觞。至若柳发新叶,雨霁朝阳。会饮客舍,相别渭城。同把壶樽,共叙离情。向阳关兮未发,劝杯酒兮更尽。或乃中秋月圆,夜半露冷。丹桂吐芳,秋叶乱零。把酒望天,举目乏亲。思兄弟兮千里,对影月兮三人。又若时岁将暮,寒夜既昏。红泥火炉,绿蚁新醅。感朔风兮凛冽,待霰雪兮将零。

乱曰:“岁月兮荏苒,人生兮多艰;对酒兮当歌,不乐兮如何?”

下面罗列其中的典故:

1.仪狄、杜康,据说是酒的发明者;

2.唐代诗人王翰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孟浩然则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佳句。

3.秦末汉初的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宋代欧阳修号称“醉翁”。

4.晋代陶渊明喜欢饮酒,但家里穷。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

5.汉末孔融反对曹操的禁酒令,被曹操杀掉。

6.晋代竹林七贤的刘伶喜欢饮酒,写过《酒德颂》。

7.杜甫曾作《饮中八仙歌》,列举李白、李、张旭等嗜酒的情态,如“李白一斗诗百篇”。

8.“画圣”吴道子喜欢饮酒,据说“每欲挥毫,必须酣饮。”草书家怀素也是“每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

9.汉高祖刘邦有醉酒斩白蛇的传说。

10.鸿门宴上,项羽赐樊哙酒,樊哙端杯豪饮。

11.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12.岳飞抗金,有“直抵黄龙府,与诸军痛饮耳”的豪言。

中国酒文化深厚,关于酒的典故还很多很多,以上列举不过了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评价孔子最贴切的话语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迂腐。由于孔子搞了一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一些玩意,几千年妇女都还没有脱下那个禁锢的壳。他是男人,为男人为君主,我是一个小女子,一点也不喜欢他,很讨厌。孔子塑像。,位于大成殿内明间正中。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冕,身穿十二章服,手捧镇圭,一如天子礼制。清康熙帝曾在此亲祭孔子,行三

  • 历史上的商纣王和明崇祯真是是昏君、暴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明确的告诉您,纣王不是昏君、暴君,崇祯可以说能力不足,但也不是昏君、暴君。一、先说纣王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位君王,子姓,名受,他还有一个称号帝辛。一个君主有两种称号在中国历史上是少见的,从字面意思来看,我们就能够明显分辨这两个称号褒贬不一。帝辛是商朝人称呼自己君王的叫法,是表示非常尊重的。而纣王这个

  • 你知道我国一代圣人,孔子临终前说了一句什么话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圣人,他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逝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孔子有3000名弟子,其中有72名优秀学生。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14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

  • 纣王为了博美人一笑都干了些什么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纣王无道,周王伐之,不然这纣王不知还要干出多少丧尽天良和荒唐的事,这哪是为了博美人一笑,纯粹是在给自己脖子上加了根绳索,自己不停地在盘紧绳子!1、纣王搏美人一笑第一罪,杀比干剖心!比干是个谏臣,忠心无二,对商朝尽心尽力,对纣王更是有如父子相待。可惜纣王沉迷于妲己美色,言听计从,对这个父亲一般的忠臣下

  • 历史上有哪些红颜祸水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与其说红颜祸水,不如说男人好色亡国。1苏妲己:商纣王的宠妃,人称:一代妖姬。2西施:西施浣沙有沉鱼之美一说。3杨玉环:有“后宫粉黛无颜色,三千宠爱在一身”之说。4王昭君:昭君出塞的故事流传千古,落雁之美。5貂蝉:为拯救汉朝,由王允授意施行连环计,使董卓、吕布两人反目成仇。拥有非凡的胆量和高智慧。6陈

  • 封神演义,孔宣法力高深,仅次于圣人,为什么却甘愿当纣王的手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伐罪吊民诛独夫,西周原应玉虚符。自无血战成功易,岂有纷争立业殊。孔雀逆天皆孟浪,金鸡阻路尽支吾。休言伎俩参玄妙,总有西方接引徒。《封神演义》六十九回话说,大周十三年那是一个春天,扫荡成汤的天宝大元帅姜子牙率兵六十万,分四个先行方队东进五关。离了西岐前往燕山,一路三军欢悦雄赳赳气昂

  • 总有人说亡国之君的商纣王生活奢靡,但是汉武帝和乾隆的生活不奢靡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评价,其实是一个非常两端化,也就是非常“墙头草”的事物。这里我们先不讨论关于纣王其他的事事非非,我们就纵观历史上的那些亡国之君,纣王生活奢侈,荒淫;周幽王生活奢侈、荒淫;杨广生活奢侈、荒淫;李煜治国能力平庸;宋徽宗治国能力平庸……但是,汉武帝生活不奢侈么?司马炎更创有“羊车望幸”,不算荒淫么?乾

  • 女娲娘娘让狐狸精去迷惑纣王,最后却不施救,是否出尔反尔?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女娲唆使狐狸精诱惑纣王,并不施法相救。说明纣玉惹恼了上苍,上得罪神仙,下虐待了忠臣良将,对不起黎民百姓,女娲要将其除掉。有些扯皮的话语,也是女娲决定要灭纣的托辞罢了!

  • 孔子为宣扬儒家治国理念而周游列国,最后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的儒学本来就是为统治者量身定做的,结果周游列国一个也不接受啊,而后来的周文王经过包装后打包给了底层民众。由期望统治者向民众施以“仁义礼智信”,颠倒黑白为老百姓向统治者。封建统治者从来不与民众谈物质,谈分配,谈所有制,只跟你们谈仁义礼智信!

  • 抗日战争英雄的故事150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