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真的是忠于汉室的吗?

荀真的是忠于汉室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436 更新时间:2024/2/17 10:20:19

荀是忠臣吗,是忠于汉朝的忠臣吗?

是!身家性命都搭上了,这点毋庸置疑。

荀一度是曹操最亲密的战友,曹操能够统一北方,荀其功为首。后来曹操想要进爵国公,加封九锡{后面解释},二人产生裂痕,后来荀忧虑而死,也有曹操逼迫其自尽一说。

本是死党,最终不合。很多好读古史和演义的同好,大多是持着曹操奸逆荀忠直的大概略评析。虽然说不出哪里不失正确,但总感觉评析的给人还欠一点点什么似的。

散发弄舟今就人物性格、心里逻辑方面,侃聊一下二人失和的深些的可能。姑妄言之,姑且听之。

颍川{河南许昌}荀家是名门望族,世受皇恩。荀是文化人,忠君礼教思想在古时士人大环境下,肯定从开始识字时就开始耳濡目染。

汉室垂危,乱雄四起。荀恨不得展其智、用其力,报效皇恩,亦达名士扶汉于将崩,建功立名之志。起先他投奔扶汉吆喝的最响的袁绍,发现袁绍慕虚心骄,格局难是当大任之人,于是转投曹操。那年他29岁,曹操36岁。二人正是一番扫灭群乱,怀有大志年龄之时。

荀的大智慧、好头脑,曹操的大魄力、一腔血,同为了匡扶汉室的心气,让四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有人看到这说了,曹操什么一腔血,还复保汉室,不一奸雄吗?!那只能说你看演义看多了。

从人的阅历成长来看,20岁左右与40岁左右,通常人的性格是有变化的,尤其是官场中人和大起大落之人。曹操是人,曹操的心路成长,也脱不了这一逻辑。

简要试着看透史料的背面,分析下曹操的心路。

年轻时,曹操任济南相,不畏权势,棒打过朝廷宠臣的亲眷。图的是什么?血气,严律奉法,国正民安。

诸侯联军齐讨董卓时,众皆私心畏尾,独曹操凭千把人,敢于向前孤军一战,图的是什么?血气,为国锄奸,匡扶汉业。

曹操曾言,为国家讨贼立功,我死后墓碑上能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足矣。

可以推测年轻,不惑之年之前的曹操,是一条真汉子、真性情男儿。基于此,同样渴望报效国家的荀,如何不有一遇知己之心。想是同心扶汉,他日你为汉相,我为司马的心愿,于荀心中都豪情了数次吧。

于是,荀铁心赤胆帮衬,曹操在外平乱,我在内保好献帝、后方安宁,竭尽心力。于是,每有与献帝闲谈,也多会美言曹操,也多会亮其与曹操一定会誓死除乱兴汉的心志,让献帝多多安心。因为他觉得曹操与他是那么相投,那么如一心志。

一路刀林箭雨,曹操之雄,荀之策,灭袁术、擒吕布、败袁绍,北方安定。

曹操之女姻献帝,曹操上表请封荀侯,一切是那么的顺行。可以想象,多少个夜晚,曹操、荀促膝邀杯,畅想彩虹。

然而风霜雪雨的路程中,曹操变了。血与火让他变了,膨胀的权势让他变了。身边乱雄的野心侵染不断让他变了。他想一同并肩扶汉作战的刘备跑了,他想乘势拿下的江东失利了。

相信赤壁败后的数个夜晚,曹操开始了更多的人生思考。大考虑到理想与现实的不称心,小考虑到跟着我出生入死的小弟们,如何待他们今后更多的受益。

而荀却没有变,他还念着当初与献帝闲聊,自己的表诺,献帝感激的眼神。他还尊奉着汉家非刘姓不封王的典制。他还记着西汉王莽授九锡,后来篡汉建新的前辄。

九锡,帝王赐给有特殊功勋的诸侯、大臣九样礼器,最高礼遇的表示。重点不在这九样礼器的价值,不在本是皇帝享用的东西赐给重臣,重在受此封着,是否止步此功,还是权欲更重。

面对曹操一步步权欲的加深,对献帝尊敬的打折。耿直重面子的荀,心情开始纠结。

一边是他倾心辅佐的天子,恩惠他荀家多多的皇恩;一边是曾经与他促膝欢谈的知己,如今越来越变化的晋级王位之心。

荀愁哦。帮曹操或默无言,却不合初心,如何面对当初献帝殷切的目光。不帮曹操,势必再相见,尴尬万分。

荀忠直,是君子。他选择了劝阻曹操。他对曹操说出了“不宜如此”的话。

而对他百条良策都用过的曹操,这一次,没有听,这一次生了气。

最好的关系,最好的朋友,一旦不和,却往往比原本不熟的关系,一旦产生的隙怨,来的更大,来的更深。

我是爱看古书的散发弄舟,欢迎同好关注交流赐教。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对于为了效忠皇帝不顾家人生死的人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思想政治决定的,中国古代崇尚的是孔子,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被作为官方哲学呢。之后儒家思想不断发展,最终以各种面貌呈现在了人们的头脑之中并深留印记。而儒家思想的观点之一便是忠孝两全,可自古做到忠孝两全的人又有多少?而且古代稍微有点才气的士子都怀有忠贞报国的思想,在他们面前,国家是

  • 你对唐太宗李世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唐太宗李世民印象最深的是玄武门之变。因为,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并登上皇位,但是,玄武门之变也是个坏榜样,唐王朝皇位传承也因此受到影响。李世民陷入危险,发动玄武门之变后,才转危而安,并登上皇位当时李世民虽然为秦王,但是,他的战功及威信已经远远超过太子李建成,再加上手下能人异士众多,势力强大

  • 史上最孝顺的皇帝de 具体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恒大孝之名并非空穴来风,他扎扎实实做了几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孝事。刘恒的母亲薄氏本是南方的吴国人,少时有一位叫许负的看相人曾说过她是大贵之命。她的命贵在哪呢?就贵在她与刘邦曾相识后来又生了刘恒,从此虽不受刘邦的宠爱,但所谓“福兮祸兮”,因不受刘邦的宠爱而躲过了嫉妒成狂吕后的迫害。刘恒母子远

  • 爱民如子的君王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孝文帝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仪,爱民如子,注重发展农业,到了播种的时候,亲自带领大臣到乡下耕地、播种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身为皇帝非常虚心,而且知错就改,在位期间,没有建新宫室,把省下的钱用来照顾孤儿和老人他治国有方,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贤明的皇帝,与汉

  • 历史上哪个皇帝对感情才是专一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对情专一的大汉帝国的汉宣帝,他于许平君两小无嫌,情投意和,琴瑟和鸣相夫教子,很可惜当皇后不久被惨无人道的霍显害死,令宣帝万念俱灰哀思良久。东汉的刘秀不忘初心废了郭皇后,终回阴丽华成千古绝唱,大明王朝的朱佑樘更是一位对情专一的主,宠信奶妈一生,令人感动。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三月,权臣阿合马被刺

  • 谁知道扁鹊治病的故事和含义啊!~~~~~99999999~~~~~急求啊!哪位高人帮一下忙啊!999999999~~~~~~~~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讳疾忌医是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回:“寡人无疾。”扁鹊出,桓候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俟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候又不悦。

  •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痴情的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痴情的君王:在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英雄与美人的故事。但身为帝王,都是佳丽三千,他们很难有自己的真正爱情,所以君王的痴情尤为珍贵。我推荐中国历史上最痴情的四位君王。(光武帝刘秀)1、汉光武帝刘秀光武帝刘秀为东汉开国皇帝,他励精图治、勤政爱民,是历史上有名的贤明皇帝。光武帝不但是个好君王,而且

  • 中国历史上唯一进入“二十四孝”的帝王是谁,他都做了哪些孝顺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唯一一个以帝王身份挤入“二十四孝”的人物,汉文帝刘恒必须得到表扬。当初刘恒一登基就下令给天下老人送粮送物,后来自己的母亲生病更是跟踪式照顾,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直接上手,后来甚至为了成全自己子民的孝心改变律法,正是因为刘恒这样的大孝之举,才让后人把他列入了二十四孝人物。当初刘恒刚刚登基下的第二道圣旨

  • 中国古代有个皇帝,是上厕所掉茅坑里死的,谁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晋景公事发于:前581年六月丙午日。公元前581年农历6月6日中午晋侯梦大厉,被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於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

  • 范睢作为秦朝丞相,到底忠于大秦还是更忠于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范睢只是在秦国安身立命,取得秦王信任之后才为其效忠的;相较于之前的颠沛流离和在魏国受到的屈辱,让他怎能忠于自己的国家。所以范睢明白忠于秦国便是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前提就是要更好的忠于秦王,这之间并不矛盾。况且范睢确实有让秦王信任与重用的资本。好比现在,如果不好好工作就不可能有丰厚的收入;要想有丰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