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穆公重用人才对后来秦统一六国有推动作用吗?

秦穆公重用人才对后来秦统一六国有推动作用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039 更新时间:2024/1/19 22:31:06

秦朝能做出统一六国的壮举,跟它日积月累的国家实力是离不开关系的,没有那个国家能在没有准备、积累下就能与多个国家争锋相对的。

秦穆公,姓赢,名任好,是春秋时期秦国国君,也是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在位时期,任用了百里奚、蹇(jian)叔、由余等谋臣。

对于秦穆公重用人才对秦国统一六国有没有推动作用呢?我们先不下结论,我们先来看看秦穆公所重用的这些人才都对秦国做出了什么贡献,对秦国的发展有没有好处,能不能为秦国奠定统一六国的强大基础。

人才一:百里奚

百里奚,姓姜,百里氏,名奚,春秋时期虞国人。

百里奚原是虞国大夫,晋国灭了虞国后,百里奚被晋俘获,后晋国又把百里奚作为陪嫁奴隶陪嫁给秦国。可在陪嫁的途中,百里奚逃离到了楚国,被楚国给抓起来了。秦穆公得知后,就又派人用五张黑羊皮把百里奚给换回来了,最后在秦国做了大夫,又被称为“五(gu)大夫”,成为了秦国的一代名相。

百里奚在秦国期间,用心辅佐秦穆公,倡导秦穆公文明教化,还实行了“重施于民”的优良政策。从而让秦国人民得以更好的发展,在秦国朝堂内,并修国政、图霸业,让秦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秦穆公的秦国在百里奚的辅佐下,开疆扩土千里之外,并称霸西戎,统一大部分地区,秦国也开始慢慢的崛起了。

人才二:蹇(jian)叔蹇叔,春秋时期宋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百里奚的好友。

蹇叔是百里奚的好友,他就是百里奚引荐给秦穆公的。蹇叔本是一个淡泊名利之人,一心想做隐士。百里奚在秦国为官期间,向秦穆公举荐了蹇叔,并说“蹇叔高远,胜我十倍,乃当世之贤才。请任蹇叔,臣甘当辅佐”。对于百里奚的一番话,秦穆公很是惊讶,本来百里奚的才能就非常了得,可见蹇叔的才能更是卓越。于是,秦穆公就派人到宋国去邀请了蹇叔。

蹇叔到秦国后,他为秦穆公献计献策,教化秦国百姓知法懂法,明白法律的利害之处,个人荣辱与国家荣辱共存的理念。并为秦穆公分析天下局势,让秦国得以扩大,得以强盛,让秦国一步步的变为强盛的大国。

百里奚与蹇叔在秦国共同辅佐秦穆公,成为了秦穆公的左膀右臂,共同的让秦国走向强盛,同时也让秦穆公最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人才三:由余

由余是春秋时期晋国人,姓姬,名由余,字怀忠。

因当时晋国内乱,由余也流亡到了西戎,由余也就西戎任职了。当时西戎派遣由余出使秦国,由余与秦穆公谈论西戎形式,让秦穆公了解了西戎对秦国的重要性。秦穆公也知道了要收归西戎,由余对秦穆公的重要,秦穆公就派人秘密的邀请由余加入秦国,并拜他为上卿。

由余加入秦国后,为秦穆公出谋划策,为秦穆公指定了收服西戎的一些政策,让秦穆公收服西戎的强烈欲望得以实现,也让秦国的国土更加强大,国家军事实力得以扩充。

总结:秦穆公时期的秦国做为秦国统一六国的前期,有没有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推动,在这里答案是肯定有的。秦穆公时期为秦国打下很雄厚的基础,让秦国国土、实力都得以强大,让秦国逐渐的强盛起来,也让后来的秦国统一六国得以有强大的实力。作为统一六国的秦国来说,统一六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要日积月累的实力才能去完成的事情,这样的实力肯定要归功于秦国的先辈们,没有他们打下的基础,统一六国是完成不了的。所以,秦穆公重用人才对后来秦国统一六国是有一定推动作用的。

秦穆公重用的人才,当以百里奚和蹇叔最为出名,百里奚就是那位年过古稀的“五羊大夫”,而蹇叔是百里奚的故知,早年对百里奚帮助很大。百里奚为秦穆公所用以后,就把蹇叔推荐给了秦穆公,秦穆公欣然接受,任命为上大夫。

百里奚和蹇叔除了对秦国落后的社会风气加以改造,最为重要的是在秦晋数次较量处于下风的情况下,让秦穆公转变国策,向西发展。在与西戎的较量中,采取“离间”的计策,最终帮助秦穆公称霸西戎。

秦穆公称霸西戎是春秋时期秦国取得的最大成就,这无疑消除了秦国在战国时期向东发展的后顾之忧。所以说,秦穆公重用人才,最终称霸西戎是秦国统一过程中必须走的一步,无疑推动了秦国统一的车轮!

至于秦穆公重用人才的策略更多的是对战国时期秦国的人才战略提供了榜样和指导。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秦国最大的不同也即秦国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就是对人才的重视,尤其是他国人才的重视。

先简单说一下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秦国主要的人才:商鞅、樗里疾、张仪、司马错、甘茂、魏冉、白起范睢、王、蒙骜、吕不韦、李斯、王翦、王贲、李信等。看看这阵容是何等强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全明星阵容,名人堂级别,看了这些名字是不是就不会对秦国的统一感到意外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成员中,除了个别是秦国贵族,其他的多来自国外,可见秦国的人才是不拘一格,不分国别。

秦国的人才战略上升到到国家政策的高度其实就是官僚制度的推行。官僚制度对应的贵族政治,前者特点是唯才是举、军功授爵。后者则是贵族内部的选贤任能、世袭罔替。两者的优劣对比一目了然。随着竞争的加剧,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明显提高,而贵族政治显然无法满足这样的需要,只有官僚制度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人才。

战国时期,在人才战略上走在两个极端的国家当数秦国和楚国,这也导致了他们最终的命运。秦国是充分发掘官僚制度中的佼佼者,这使他们凭借人才的优势越来越强大。比如张仪欺楚,不用一兵一卒就换来了大片土地,直接把楚国弄残。而楚国则是贵族政治最为明显的国家,战国时期,楚国大权基本掌握在屈、景、昭三族手里,别人哪有机会染指大权?只指望这三家,又能有几个人才可供使用?要是楚国能够建立起秦国的那样官僚制度,统一也许就没有秦国什么事了。

虽说秦穆公重用人才为秦国发展和统一提供了榜样和指导,但是秦国的人才战略确实自秦孝公而始。他通过商鞅变法确立了秦国的人才战略,后来又代代相传,因此缔造了秦始皇的统一。

如果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讲,秦国的人才战略只不过是兼并战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就是说,战争才是秦国人才战略的内核。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太祖为何重视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造反夺权,深知骄兵悍将难以驾驭,所以当皇帝后尽可能不重用甚至还要像防贼似的防范武将。而治国又需要人才,不重用武将,就只能重用文人。因为他家祖辈,世代为农,深知没有文化的苦衷。况且,历代为君为王者,若想江山永固,更离不了治国安邦之文臣,所以他主政尤以文治为重,武亦次之……鲍叔牙少年时

  • 曹操与刘备如何说服部下诚心求贤?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问题很简单,曹操主要靠钱,刘备主要靠情!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刘备和曹操求贤的过程,其实和今日我们去职场招新差不多,曹操每次遇到人才,在一番套路之后,直接就给投靠的人才加官进爵,收买人心。像是后来投奔的张辽,张等人,他们虽是降将,曹操却给了他们高官厚禄,甚至一度还超过了手下的重要将领,而且还对他们能

  • 古代谋士出谋献策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谋士有很多,如秦有商鞅、李斯,汉有张良、范增、蒯通、陈平、萧何、曹参、陆贾,三国有贾诩、诸葛亮、庞统、徐庶、郭嘉、荀、司马懿,周瑜,,晋有羊祜、杜预,唐有房玄龄,魏征、杜如晦,元有耶律楚材,明有刘基等最著名的莫属三国故事里的诸葛亮,贾诩,郭嘉,鲁肃,周瑜及刘伯温,张良,范蠡等等......诸葛

  • 所谓“王莽求贤”指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典故:王莽求贤。汉。王莽依其姑母乃汉元帝之后。官封为新都侯。为人谦恭。又广结豪杰贤能。仗义疏财。後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由于实行复古制度。加深人民痛苦。不久刘秀起来推翻王莽。恢复汉室。史称後(东)汉。

  • “千金买骨”由什么典故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千金买骨”出自《战国策燕策一》,说的是古代一侍臣为君王买千里马,却只买了马骨头回来,君大怒,侍臣解释说:大家见君王连马骨头都肯重金买,会认为君王是真正想要高价买千里马,自然而然会把千里马送上门来。后果真如侍臣所言,不到一年就有几匹千里马被呈送上来。后指十分渴望和重视人才。“千金买骨”指用重金去买良

  • 汉高祖求贤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古代帝王没有超过周文王的,霸主没有超过齐桓公的。他们都是得到贤人的帮助才建立起功名的。现在天下就有贤人和有智慧、有才能的人,难道只有古代才有吗?可忧虑的是人主不去交接他们,贤士通过什么途径进身呢!现在我已经依靠上天的神灵和贤士大夫的力量平定了天下,把天下作为一家。希望长久保持下去,奉祀宗庙,世代不

  • 赵匡胤和周娥皇的爱情故事是民间传说还是果有其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赵匡胤是北宋开国皇帝,某些电视剧说他和周娥皇曾经是恋人,还说二人之间有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剧中演绎赵匡胤在年轻闯荡江湖的时候,巧遇年轻漂亮,流落江湖的贵门女子周娥皇,于是二人擦出了爱的火花。赵匡胤发誓:“这辈子非娥皇不娶,娥皇也表示非赵匡胤不嫁”。然而命运弄人,两人终因战乱失散。若干年后,一个偶

  • 历来帝王的爱情真的开如牡丹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历来帝王的爱情繁花锦簇,盛开犹如牡丹一样华贵,其中不乏千古绝唱、流长凄美。“力拔山兮气盖世”,秦末汉初,战神项羽自有了虞,再没找第二个女人,虞美人为了项羽垓下无牵无挂突围,临别一剑自刎,一首“霸王别姬”成为千古绝唱。“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东汉光武帝刘秀,挚爱仁孝、矜慈的原配阴丽华一生,

  • 纳兰容若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感谢邀请!纳兰容若,即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清朝第一词人。他出生于1654年12月12日,那天正下着鹅毛大雪。卒于1684年,终年30岁。纳兰容若是幸运的,生在富贵之家,锦衣玉食。纳兰容若又是不幸的,他不能守护他的恋人,他不能选择他的职业……不是人间富贵花,却

  • 你所知道的历史上最好的爱情是谁和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张自忠和李敏慧秦邦宪和刘群先何孟雄和缪伯英李富春和蔡畅周文雍和陈铁军彭述之和陈碧兰陈觉和赵云霄彭咏梧和江竹筠周恩来和邓颖超李达和王会悟陈潭秋和徐全直赵世炎和夏之栩陆沉和庄有义历史上最好的爱情是谁和谁?我认为,应首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他俩虽然是才子配佳人,但因门不当户不对,两人私奔后被老丈人折磨到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