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游记》原著,孙悟空为什么会医术,而且会高难度的悬丝诊脉?他跟谁学的?

《西游记》原著,孙悟空为什么会医术,而且会高难度的悬丝诊脉?他跟谁学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084 更新时间:2023/12/25 16:23:53

《西游记》原著,孙悟空会医术,而且会高难度的悬丝诊脉,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是猴子胡闹糊弄人。其实不然,孙悟空确确实实有医病的本事。

常言说“无道不医“就是说道家基本都通些医术。孙悟空拜得道家名师传授法术,当然也不例外。

孙悟空学的是地煞七十二般变化,《西游记》书中没有详细介绍七十二变法术详情。但是孙悟空的师父菩提法师在传授法术之前,是让孙悟空自己选择学什么的。原著写到“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七十二般变化。”孙悟空道:“弟子愿多里捞摸,学一个地煞变化罢。”祖师道:“既如此,上前来,传与你口诀。”随附耳低言,不知说了些什么妙法。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修自炼,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地煞七十二变术中“弄丸”与“医药”这两个变化就是与医病有关的法术。孙悟空既然己将地煞七十二变术学成了,看病下药当然不在话下。

所以孙悟空在朱紫国用悬丝诊脉术给国王诊疗治病,就不足为奇了。

看不起猴呢?悟空通晓医术,会开药、针灸、按摩,还会隔空推拿,诊脉小手段而已,你觉得猴哥会不会呢?他连占卜看相都会。吴承恩没明说,但并不是乱写的。

小编不会拿一句道家通医来敷衍各位,我会有理有据有逻辑地摆出来,悟空到底会哪些医术。行医,猴哥可以的。

1.传说中的悬丝诊脉古传有种神奇的号脉方式,不像我们闻知的以指把脉,而是以丝线系于患者腕处,医者可丈外诊脉。这就是传闻中的悬丝诊脉。

据传,大唐神医孙思邈曾以此法为长孙皇后医病。清朝一位陈姓御医也曾用过牵丝诊脉,并为慈禧老太后治好顽疾。

古人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娘娘和妃嫔的身子多娇贵!岂能随便让御医动手动脚?神医不同凡响,首先要以非常规手段示人。大概这就是悬丝诊脉传闻的两个合理因素。

2.悟空悬丝诊脉故事讲猴哥一行来到朱紫国,恰逢国王身患重疾。猴哥向来高调,就揭了榜,毛遂自荐。国王怕是被毛脸雷公吓得更严重了,于是猴哥就拿出祖传手艺悬丝诊脉,拔下三根毫毛,化作三根丝线系于国王手腕……

我们看看猴哥是怎么行医的:

(行者)以右手大指先托着食指,看了寸脉;次将中指按大指,看了关脉;又将大指托定无名指,看了尺脉;调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气、五郁、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沉中浮,辨明了虚实之端……

西游记六十九回

以上是猴哥诊脉的小片段,吴承恩描述得非常详细。猴哥甚懂调息之法,手段有模有样。我们不懂,但感觉猴哥很厉害的样子。

吴承恩浓墨重彩描绘悬丝诊脉,是为强调两个事。其一,刻画悟空顽皮机灵的猴性;其二,忽悠归忽悠,暗示悟空确实通医术。

猴哥祭出最高格的仪式,也给出最正确的诊断。国王的病因是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症(先前,金圣宫娘娘被虏,国王忧而病)。

当然,猴哥是知道前情的,拿出高明手段悬丝诊脉是为获得国王的信任,方便套出国王的随风往事,但从详细的诊脉过程来看,看得出猴哥懂医术这事合乎逻辑。

那么,猴哥为什么通医术?

3.悟空为什么通晓医术?术者,道之所用也。

悟空的师傅菩提老祖精通三教诸子百家,身为道教上仙,你猜老祖的道术怎样?

道家有五术山、医、命、相、卜,五门古老学问(山术即仙术),是非常庞杂而深奥的古老玄学,囊括天地、自然和人体。其他四术暂不表,我们看道家医术包括什么内容。

道家医术属于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也是古老道教研究中极富科学价值的前沿学术之一,它还有很多细分:

①方药指药方、药剂一类,是直接具体的医治手段,也是道家修炼方术之一。

②针灸今天医学针灸的前身,利用脉络和气血循环的刺激来调节身体机能。

③推拿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来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悟空都练到隔空点穴了。

④灵治这个就更玄乎了,它还包括贴符和念咒一类。我们熟悉的八仙、济公,还有林正英英叔,都用过这招。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也提过这种神奇的手段。

小结:

古老道家医术,是利用药剂、物理手段和灵治等多管齐下,从而达到治病、疗养和保健的一种方式,兼具科学和玄学成分。

猴哥聪慧,是老祖收其为徒的原因之一。猴哥自然跟着老祖修炼五术,其中最难的一项是山(仙)术,猴哥很快就修得炉火纯青,足见猴哥的天赋。何况其他四术乎?

道家相、卜、命三术也可以分析和预测健康和凶吉,再加上医术,猴哥懂得悬丝诊脉就不奇怪了,你要明白他的师傅是谁。猴哥当然通晓医术,而且是祖传。

小编结语悟空悬丝诊脉,是西游记最精彩的故事之一。现在可以做出以下小结:

①吴承恩为刻画悟空的顽劣个性,同时也暗示悟空确实通晓医术。悬丝诊脉也是对悟空当年学艺故事的呼应和补充。

②悬丝诊脉有理有据。师傅是道教上仙,道家有五术,医为其一。道家医术还包括灵治,悟空摆摆样子,念念咒,合情合理。

③古代确有悬丝诊脉传闻,唐朝孙思邈就是研究道家医术的代表之一,传孙神医就用过此法。吴承恩把它移植到悟空身上,有合理性,还能增加趣味性和神奇性。

话说猴哥悬丝诊脉,不过为取得国王信任,方便行事。前面所提清朝陈御医为慈禧悬丝诊脉,其实也是和悟空一样抖机灵。

陈御医事先花重金疏通慈禧身边的太监,先打听慈禧病情和日常,后找到病根。慈禧顽疾一直不好,陈御医故意卖关子以博奇名。据说后来陈御医谈起此事乐得不行。

文学归文学,逸事归逸事,医病这种严肃的事要选择相信科学。生活中遇到悬丝诊脉这种事儿切莫相信,那是猴子派来的。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求一则我国古人信守承诺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一诺千金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是非常讲信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所以在当时名声很好。季布曾经是项羽的部将,他很会打仗,几次把刘邦打败,弄得刘邦很狼狈。后来项被围自杀,刘邦夺取天下,当上了皇帝。刘邦每想起败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生气。

  • 中国历史上下罪己诏的有哪些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反省罪己的御用文书。论其起源,当从禹、汤开始。此后,周成王、秦穆公、汉武帝、唐德宗、宋徽宗、清世祖,都曾经颁发过罪己诏。罪己诏大多是在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国家处在危难之时颁发的,目的是消除民怨,笼络民心,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但是,其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帝王对自身过错和失败的反省忏悔

  • 古代皇帝想掠夺疆土而失败的例子,也告诫后人非已勿贪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时,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句丽。征调士卒一百一十三万余,陆军集中于涿郡(今北京),水军集中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另调民夫二百万,以运送衣甲、粮食等。造海船的民工日夜站在水中,皮肤溃烂,腰以下生蛆,死者甚众。高句丽坚守各座城池,隋军无法攻下,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

  • 寓言故事..是讲一个皇帝命一名大臣建造空中楼阁..然后大臣放了一个宫殿的风筝糊弄皇帝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百喻经三重楼喻》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xuān)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fǒu)?”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jī

  • 古代大臣向皇帝如何请辞?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或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苏轼在《范增论》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当时汉采纳陈平的离间计,造成楚国君臣关系失调,项羽怀疑范增与汉暗中勾通,渐渐剥夺了范增的权力。范增知情后大怒,说:“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如此

  • 汉代文字是哪个皇帝改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把六国原来不同的文字统一起来,而改用秦大篆,后来李斯在大篆基础上改良,创制了小篆。而整个汉代都基本沿用秦代小篆写字。而隶书是东汉末年以及三国时期到西晋这一时期形成的一种新的字体。这句话讲的是:远古时的先民,以动物肉为主食,到了神农的时候,由于人口多,食物不足,神农想出

  • 成语典故讳疾忌医中的君王是指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成语典故讳疾忌医中的君王是指蔡桓公.成语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典故】原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读音cou,皮肤表面的纹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

  • 齐威王能够采纳邹忌的进谏表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齐威王能够采纳邹忌的进谏表明了他是一个开明、智慧而有进取心的君王。齐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妫姓,田氏,名因齐,齐桓公(与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非同一人)田午之子,战国时期齐国(田齐)第四代国君,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在位。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齐威王在位时

  • 关于“理解”的古代或现代名人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宰相肚里能撑船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

  • 为什么神医扁鹊救不了蔡桓公的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为什么神医扁鹊治不了蔡桓公的病?我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非中医不可治,只是病入膏肓,现在西医也无力回天,常言说养病如养虎,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早期容易控制,年深日久,病情越发严重,而且并发证越来越多,结果顾此失彼,就麻烦了。谁说中医不治病,中医在治疗慢性病方面很有特色,在治疗疑难杂证效果突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