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君临天下,九五至尊,大部分时候都是生杀予夺天下一人,不过这一切都是假象。因为帝王的威力来自于隐藏背后的权力,一旦权力被掏空,也就沦为任人宰割的阶下囚罢了。
这个时候,平常锦衣玉食的帝王们,可能连吃顿饭都不能保证,甚至会被活活饿死。
历史上,这样的帝王不在少数,其中最著名的有以下三人:
一、齐恒公
齐恒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他在位期间,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政治、军事、经济改革,使齐国逐渐强盛。
齐国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
不过齐桓公在位几十年后,逐渐变得昏庸起来。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其后,齐恒公任用易牙、开方、竖刁等三个奸臣。
齐国国内政治日益混乱,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得了重病,卧床不起。
结果,齐国五公子,即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争夺王位。易牙、竖刁和开方见势不妙,急急忙忙寻找新的靠山,却假意把齐桓公搁到一个小屋里养病,结果无人照看,既没有吃的又没喝的,后来活活地被饿死了。
于是,昔日的霸主于冬十月七日,在病饿中痛苦死去。此后,五公子互相攻打对方,齐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蛆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
直到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尸体收殓下葬。
二、赵武灵王
这位也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在位期间大力推行“胡服骑射”,赵国国力蒸蒸日上,东征西讨,先后攻伐匈奴,灭林胡、楼烦,吞并中山国,成为与秦楚并列的强国。
公元前299年,年仅42岁的赵武灵王突然退休,将王位传给太子何,即赵惠文王,自己做起了主父(太上皇)。
赵武灵王的本意是想自己主外,赵惠文王主内,负责内政和日常事务,一外一内。
问题是,赵武灵王当了太上皇之后,变得昏庸起来,居然想出来一个馊主意:把国家一分为二,分给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公子章。
公子章原本是嫡长子,但赵武灵王宠信孟姚,以至于废掉公子章,立孟姚所生的儿子为王,即公子何。
赵惠文王即位后,赵武灵王又莫名其妙想补偿公子章,而公子章也正好想夺回权力。
几年后,赵武灵王巡游沙丘时,公子章突然发动叛乱。政变失败后,被迫躲入父亲赵武灵王的行宫中,于是平叛军队包围了赵雍的行宫,逼迫他交出了公子章。
杀掉公子章后,赵惠文王一不做二不休,决定除掉父亲,于是继续派兵围困主父宫,命令宫中下人全部出去,唯独严禁赵武灵王外出。
最后,赵武灵王竟到了掏鸟窝充饥的地步。
三个月后,他活活饿死在沙丘宫。
三、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萧衍是南朝梁的开国皇帝,也是亡国皇帝。
他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八年,古往今来可以排在前列。和齐恒公、赵武灵王一样,萧衍本来也是一个雄才大略,能力突出的皇帝。他最初为南齐大臣,为报兄长萧懿被杀之仇和自保,发兵推翻灭南齐,自建梁朝。
萧衍开始做皇帝时,还算勤于政务,善于纳谏,选拔能臣廉吏,梁国国力蒸蒸日上,和当时陷入内乱的北魏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梁武帝到了晚年,开始变得昏庸,由于信佛,他修建了很多寺庙,“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他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听劝说,接纳北齐叛将侯景,并封其为河南王。
侯景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家伙,没几年,就秘密起兵再叛梁国,一路南下攻进了建康城,将萧衍围困在台城。
关键时刻,萧衍的儿子们带兵来到建康城外,却一个也不肯出兵,都在等侯景攻城。
于是,侯景攻克建康后,86岁的萧衍卧床多日后,嘴里发苦,索要蜂蜜不得,在发出了两声”嗬!嗬!”后,便在饥渴交攻的惨况中死于台城皇宫净居殿。
他死以后,繁华的六朝也彻底走到了尽头。
帝王掌控国家命脉,手握生杀大权,九五至尊、至高无上,那是何等高贵;他的生活也一定锦衣玉食、骄奢淫逸,又怎会饿死?但历史有时就是充满讽刺,在中国历史上被饿死的帝王不仅有,而且还不止一位。
一,齐桓公姜小白
齐桓公继承王位后励精图治、知人善用,重用管仲、鲍叔牙等贤臣名相;对内整顿朝纲,修订官制,对外九合诸侯、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可晚年却昏庸愚昧,不听取管仲遗言而重用奸佞,逐渐导致王权旁落,朝政被易牙、开方、竖刁等三个奸臣把控。在齐桓公病重期间,三人直接把他扔入深宫高墙之内幽禁起来,裹挟着各自扶持的公子互相攻杀、争权夺利;气息奄奄的齐桓公独自在冷宫中挣扎,无水无食、无人问津,直至活活饿死,凄惨无比。
二,赵武灵王赵雍
赵武灵王是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他在华夏首推胡服骑射,歼灭中山、收服楼烦、林胡,解除几代赵王的心头大患;又智避五国混战保存实力,修筑长城稳固北方防御;赵国国力之强盛一时超秦压楚成为七国之最。但就在赵武灵王处在人生巅峰的时刻,却也开启了他的花样作死之路。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他先听女人之言废公子章立王子何,后宫干政!废长立幼!又“急流勇退”,让王子何继承赵王位主持政务,自己改称主父负责军事,壮年退位!国有二主!不久又怜悯被废的公子章,欲立公子章为代郡之王,国中之国!分裂国家!之后又联合公子章,企图杀王子何重新夺回王位,谋反弑君!父子相残!最终忍无可忍的赵王何派平叛大军杀兄长公子章,囚禁父亲赵雍于行宫;三月后赵武灵王饿死在沙丘,一代明君咎由自取、化为饿殍。
三,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的一生充满戏剧性,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即是开国之君又是亡国之君的帝王。他年轻时通经史、精音律、战北魏、诛昏君、建立大梁,也算是文采飞扬、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可惜晚年潜心钻研佛法不理朝政,至使朝纲紊乱、奸臣当道;曾经生机勃勃的大梁朝已现颓废之势。公元548年侯景之乱爆发,侯景军士仅几千人便一路势如破竹杀到首都健康城下。各路援军心怀异志,或按兵不动、或迟迟不到、或一触即退;城内则有梁武帝的养子萧正德为叛军打开城门;健康城很快便在内有叛贼外无援军的情况下失守,侯景入城后纵兵在城内大肆奸淫掳掠,屠杀王公贵族,梁武帝也被囚禁于台城饿死,其传奇的一生最终在饥肠辘辘的哀鸣中结束。
此外,众叛亲离的楚灵王芈虔、大成皇帝袁术,以及投降秦国的齐废王田建等,也都是在食不果腹、忍饥挨饿中死去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