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哪个故事能体现出赵云对刘备的忠心耿耿

从哪个故事能体现出赵云对刘备的忠心耿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518 更新时间:2023/12/9 18:53:58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于建兴七年寿终正寝。景耀四年,刘禅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与众臣商议后建议刘禅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历史上最忠诚的人物有哪些?有哪些著名是事迹!

申包胥,事迹介绍:春秋时代是“乱臣贼子”迭出的时代,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涌现出申包胥这样一个执着、忘我的爱国忠臣,正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个那个时代,更照亮了中国历史。当好友伍子胥言“我必覆楚”时,申包胥则谓“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申包胥没有阻止伍子胥实现他的“义”,而是去践行一个更大的“义”对国家的忠诚。在楚国国都陷落、昭王出奔,申包胥“不受命”就一个人来到秦国请求援助“跋涉谷行,上峭山,赴深溪,游川水,犯津关,躐蒙笼,蹶沙石,达膝曾茧重胝,七日七夜,至于秦庭。”秦哀公没有立即答应,于是“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终于打动了“素沉湎,不恤国事”的秦哀公。可见,申包胥对于国家的忠诚是执着而又热烈的,到了完全不顾自己生死的地步。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兴楚成功后,申包胥简单的以“非为身、非为名、非卖勇”婉拒昭王的赏赐并退隐。从申包胥先前的作为来看,断不会贪图名利,且楚昭王是一个较为贤明仁善的君王,申包胥功成身退,可知不是出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原因,而是出于真心。这表明申包胥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尽自己的一份职责,是出于对祖国的真心的忠诚。而在时隔近三十年后,又不辞劳苦出使越国,为越国灭吴做出了贡献。在那个“礼乐崩坏”,臣弑君、子弑父的时代,在那个各国人才为了自己的恩怨或者施展抱负纷纷游走他国的年代,申包胥始终尽忠于自己的祖国楚国,以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忠”的涵义,为后世确立了一个忠臣的典范。

有个古代故事:有个将军打了胜仗,还朝后向主公表功,结果主公拿出大臣们要替换他的奏折,谁知道这个故事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五回乐羊子怒中山羹西门豹乔送河伯妇:却说魏文侯左右见乐羊新进骤得大用,俱有不平之意,及闻其三次辍攻,遂谮于文侯曰:“乐羊乘屡胜之威势如破竹,特因乐舒一语三月不攻,父子情深亦可知矣,主公若不召回,恐劳师费财无益于事。”文侯不应,问于翟璜,璜曰:“此必有计,主公勿疑。”自此群臣纷纷上书,有言中山将分国之半与乐羊者有言乐羊谋与中山共攻魏国者,文侯俱封置箧内,但时时遣使劳苦,预为治府第于都中以待其归。乐羊心甚感激,见中山不降,遂率将士尽力攻击,中山城坚厚且积粮甚多,鼓须与公孙焦昼夜巡警,拆城中木石为捍御之备,攻至数月尚不能破,恼得乐羊性起,与西门豹亲立于矢石之下督令四门急攻,鼓须方指挥军士,脑门中箭而死,城中房屋墙垣渐已拆尽。公孙焦言于姬窟曰:“事已急矣!今日止有一计可退魏兵。”窟问:“何计?”公孙焦曰:“乐舒三次求宽,羊俱听之,足见其爱子之情矣,今攻击至急,可将乐舒绑缚置于高竿,若不退师当杀其子,使乐舒哀呼乞命,乐羊之攻必然又缓。”姬窟从其言,乐舒在高竿上大呼:“父亲救命!”乐羊见之大骂曰:“不肖子!汝仕于人国,上不能出奇运策使其主有战胜之功,下不能见危委命使君决行成之计。尚敢如含乳小儿以哀号乞怜乎?”言毕架弓搭矢,欲射乐舒。舒叫苦下城,见姬窟曰:“吾父志在为国,不念父子之情,主公自谋战守,臣请死于君前,以明不能退兵之罪。”公孙焦曰:“其父攻城,其子不能无罪,合当赐死。”姬窟曰:“非乐舒之过也。”公孙焦曰:“乐舒死,臣便有退兵之计。”姬窟遂以剑授舒,舒自刭而亡。公孙焦曰:“人情莫亲于父子,今将乐舒烹羹以遗乐羊,羊见羹必然不忍,乘其哀泣之际,无心攻战,主公引一军杀出,大战一场,幸而得胜,再作计较。”姬窟不得已而从之,命将乐舒之肉烹羹,并其首送于乐羊曰:“寡君以小将军不能退师,已杀而烹之,谨献其羹,小将军尚有妻孥,元帅若再攻城,即当尽行诛戮。”乐羊认得是其子首,大骂曰:“不肖子!事无道昏君,固宜取死。”即取羹对使者食之,尽一器,谓使者曰:“蒙汝君馈羹,破城日面谢,吾军中亦有鼎镬,以待汝君也。”使者还报,姬窟见乐羊全无痛子之心,攻城愈急,恐城破见辱,遂入后宫自缢。公孙焦开门出降,乐羊数其谗谄败国之罪,斩之。抚慰居民已毕,留兵五千使西门豹居守。尽收中山府藏宝玉班师回魏,魏文侯闻乐羊成功,亲自出城迎劳曰:“将军为国丧子,实孤之过也。”乐羊顿首曰:“臣义不敢顾私情,以负主公斧钺之寄。”乐羊朝见毕,呈上中山地图及宝货之数,群臣称贺。文侯设宴于内台之上,亲捧觞以赐乐羊,羊受觞饮之,足高气扬,大有矜功之色。宴毕文侯命左右挈二箧,封识甚固,送乐羊归第。左右将二箧交割。乐羊想道:“箧内必是珍珠金玉之类,主公恐群臣相妒,故封识赠我。”命家人抬进中堂,箧视之,俱是群臣奏本,本内尽说乐羊反叛之事,乐羊大惊曰:“原来朝中如此造谤,若非吾君相信之深不为所惑,怎得成功?”次日入朝谢恩,文侯议加上赏,乐羊再拜辞曰:“中山之灭,全赖主公力持于内,臣在外稍效犬马,何力之有?”文侯曰:“非寡人不能任卿,非卿亦不能副寡人之任也。然将军劳矣,盍就封安食乎?”即以灵寿封羊,称为灵寿君,罢其兵权。翟璜进曰:“君既知乐羊之能,奈何不使将兵备边而纵其安闲乎?”文侯笑而不答。璜出朝以问李克,克曰:“乐羊不爱其子,况他人哉,此管仲所以疑易牙也。”翟璜乃悟。文侯思中山地远,必得亲信之人为守乃保无虞,乃使其世子击为中山君。-----------------------------战国初年,魏文侯派将军乐羊出兵讨伐中山国,正巧乐羊之子乐舒在中山国做官。两国交战,中山国利用乐羊之子,想迫使魏国退兵。为争取民心,乐羊对中山国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消息传到魏国,一些官员纷纷向魏文侯告状,称乐羊之所以围而不攻,是为了保护儿子。魏文侯听了之后,并没有相信,当即决定做两件事:一是派人到前线慰问部队;二是为乐羊将军修建新的住宅。被围困已久的中山国国君眼看已无破敌之计,便杀死了乐舒,煮成肉羹,送给乐羊。乐羊说:“乐舒帮昏君做事,死如粪土。”随即下令攻城,中山国灭,国君自杀。乐羊得胜回朝后,沾沾自喜。文侯命人拿来了两只箱子,让乐羊看。乐羊打开之后,发现全是揭发他围城不攻的奏章。乐羊什么都明白了,激动地对文侯说:“没有大王的明察和气度,不但破不了中山国,我乐羊早成为刀下之鬼了。攻下中山国并非我的功劳,大王排除各种杂音,彻底相信我,所以这份功劳,应该算在大王您的头上啊。”魏文侯高兴地对乐羊说:“既然我派你去攻打中山国,我就必须支持你、相信你,不管怎么说,这次攻下中山国你的功劳无人能比。”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1.二人有共同的爱好与兴趣,有过炽烈的爱情。18岁时,她本是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而51岁的玄宗,正值武惠妃离世而郁郁寡欢。他有文治武功,发动过唐隆之变,制造过开元盛世。还精通音律,喜好诗词歌赋。此时虽是后宫佳丽三千,姹紫嫣红遍布却撩不起他的兴趣,他要美人,更要知己。她是他的儿媳,再进入他的眼

  • 史上最钟情的皇帝,除了刘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中国古代的皇帝有不少是情种但只有两个皇帝一生只有一个妻子一个是隋文帝,另一个是明孝宗。清顺治帝与董鄂妃的恋情流传千古但他并为像传说中的那样为了董鄂妃出家,而清皇太极与海兰珠宸妃的恋情同样感人至深。还有北齐的昏晕皇帝高纬为了他的爱妃冯小玲几乎亡国。还有很多,就看你的衡量标准了明孝宗即朱樘弘治朝吏治

  • 古代历代君王出生时都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天象”?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很多有作为的帝王出生的时候都有异象。总结了一下,基本上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母亲吃货型1.商朝的祖先——帝契《诗经》中有这么一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就说的是商朝君主“契”的出生,是天上的玄鸟堕卵而生。《史记五帝本纪夏本纪》记载:意思是说,帝喾(五帝之一)有个次妃名叫简狄,和女伴们在露天浴场洗

  • 有关生命的故事(最好是古代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热爱生命》中,主人公是一个饥寒交迫的淘金者,他在荒原上与一匹病狼遭遇,淘金者最终用强大的生命意志赢得了这场搏斗,放射出生命的光芒。杰克伦敦没有赋予这位淘金者一个具体的名字,“他”是一个脆弱而又坚韧的抗争者。杰克伦敦描述这段生命奇迹的意图并不在于塑造一个“强人”,而是着力表现人在绝境中所爆发出来的生

  • 曹操善于用人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展开全部曹操善于用人小故事:1、贾诩,先事张济,后从张绣,在宛打败曹操,杀了曹操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但随后投奔曹操,尤其在郭嘉死后,成了曹操的左臂右膀,官至太尉、魏寿亭侯。2、陈宫,在濮阳之战中,曹操又是差点死在他手上,但最后抓住陈宫时,还是亲自为他松绑,好言劝降。中国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不胜枚举。

  • 历史上,山西出过哪些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5000年看山西可不是随便说说。山西的地上文物古迹在全国独立风骚,山西完全可以大手一摆:“说起文物古迹,舍我之外,其他各省全是渣渣!”。为啥底气这么足?因为全国70%的地上文物在山西,元代以前古迹几乎都在山西。这要说明什么呢?山西在华夏历史中的地位很重要,山西在华夏历史中一直站在C位从未离开。(咳咳

  • 晋朝历代君王列表及名字:晋朝有几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晋朝分西晋和东晋,一共有17位皇帝。西晋有:武皇帝司马炎,孝惠皇帝司马衷,睿皇帝司马伦,孝惠皇帝司马衷(复位),孝怀皇帝司马炽,愍帝司马邺。东晋有: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绍,成帝司马衍,康帝司马岳,穆帝司马聃,哀帝司马丕,废帝司马奕,简文帝司马昱,孝武帝司马曜,安帝司马德宗,恭帝司马德文。从古至今山西

  • 中国历代皇帝与所有皇帝名字、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古朝1,三皇(之前有: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天皇:伏羲(太昊)地皇:神农(炎帝)人皇:女娲2,五帝(约前2700年--约前2070年)黄帝:轩辕氏(前2697--前2559)“少昊”金天氏(前2598--前2515)颛顼:高阳氏(前2514--前2437)帝喾:高辛氏(前2436--前2367)“

  •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多少位自称儿皇帝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儿皇帝,应该就是石敬瑭了。他为了建立后晋,恬不知耻地向契丹国主称儿子,为此有很多人骂他是汉奸。但是,这个家伙既不是汉奸(因为他是沙陀人),也不是唯一一个儿皇帝。在他之前和之后,都有很多儿皇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儿皇帝,是汉高祖刘邦。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位皇帝,也是第一个以平民身份称帝

  • 中国历代皇帝有多少位?分别是谁?在哪个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夏前2100年-前1600年启阳城商前1600年-前1100年汤亳→殷西周前1100年-前771年武王镐东周前770年-前256年周平王洛邑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洛邑秦前221年-前206年始皇(嬴政)咸阳西汉前202年-8年高祖(刘邦)长安新8年-23年王莽长安东汉25年-220年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