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爱新觉罗.载。满清入关第九位皇帝,在位三十四年,这三十四年是满清最黑暗,最昏聩的三十年,评价光绪这三十年真是憋屈,无奈,壮志难酬。一生孤苦难。身后无嗣。当然造成这个原因既有光绪个人的无能的原因,还有慈禧个人贪权长寿的原因,当然,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如果晚清由光绪执掌,也未必会比慈禧好多多少,从戊戌变法就可以看出,光绪在政治上很幼稚。光绪一生郁郁不得志,基本上还是自己造成的。
光绪没能力,慈禧也没有能力,二人都的半斤对八两,国家封建体制不改,谁当政都一样,也一样是靠着为洋人当狗来苟延残喘。光绪当家不过是多当几年狗而已,区别不大。我们基于对光绪的同情与他个人能力无关,光绪能够想到变法,说明他愿意去变革让国家过的更加富强,但看看光绪用的人,他的方式方法。简直是一无是处。比慈禧少了一份老辣和沉稳。光绪显得过于急躁和不成熟,缺乏政治素养,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光绪变法的行为更多的是私利。希望彻底地从慈禧的手里把权力彻底地夺过来。光绪身为皇帝存在着巨大的政治压力,这种压力是慈禧感受不到的,能够想到实行君主立宪,很难得,但真正能否作到值得怀疑,面对《马关条约》割让一个省,光绪急于变法,也说明了他的无奈和痛苦。
光绪和其他满清皇帝对比起来的话,个人能力属于比较差的,也就仅仅高于同治,别说和康熙,雍正对比,就是和嘉庆咸丰对比也是有所不足的,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能有多大的能力,所受教育更是传统的守旧的儒家教育,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西方现代化教育,又如何来变法,翁同在日记里记载,光绪性格暴躁、偏执、骄纵,急躁易怒,轻率,轻信他人,缺乏辨别能力。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心做事,但能力不够,又加上识人不明。眼高手低。自然是不会成功。为何会如此,就是性格不完整,在个畸形后宫长大,缺乏信任感,人格始终没有完全发育起来,许多心理特征仍然停留在儿童阶段。政治光有一腔热血就够了的,最关键还是本事和能力、还得需要“权术”。这一点上,光绪根本没有帝王心术和雄才大略。说白了,就是没本事。不如慈禧。
面对慈禧这个已经控制国家实际权力快二十年的皇爸爸,光绪要么忍到底,毕竟时间在光绪这里,要么快刀斩乱麻彻底除掉慈禧。切忌犹豫和反复无常,仔细看一下光绪亲政以后的水平,依旧显得很幼稚,性格过于懦弱,优柔寡断。没有帝王应该有的杀伐决断和刚毅果敢的性情与品质。如果是太平时节到也罢了,实际上却是一个身逢乱世却有无能为力的皇帝。这一切却是慈禧造成的,为了控制光绪,在光绪小时候,对其进行了最严格的管束,造成了光绪性格极度的软弱,敏感和自卑。这样性格显然不是一个优秀的君王所具备的品质。
光绪是清朝最具悲情色彩的一位皇帝,38岁正值壮年驾崩,也是死的不明不白,现在基本确定是死于慈禧之手,一生受制于女人,实在是过于悲哀。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光绪皇帝的执政过程可以用不幸来形容,他有心想要改变清朝的局面,想要力挽狂澜,但是却受制于慈禧太后。在1889后,曾名义上亲政,实权还是被慈禧掌控,这个阶段光绪皇帝本来可以做一些事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是历史的走向,但很可惜他没有把握住机会,光绪皇帝郁郁不得志,慈禧是主因,但和他自己也有一些关系。
应该有不少人认为光绪皇帝在1898年,先是搞变法,又是搞政变,也干了不少事情,再说政变失败是被袁世凯出卖了,这和光绪皇帝关系不大。但是我们要注意,戊戌变法和政变的失败,离光绪皇帝亲政已经过去了九年,这九年时间里,光绪皇帝除了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坚决主战外,政绩几乎为零。
如果说在1889年前,光绪皇帝除了观摩积累治国理政的经验,主要精力都在思考怎么亲政,夺回自己的权力,因此对清政府的实际情况完全不理解,导致在亲政后出现一段政治空白期,那么在1890年时,光绪皇帝已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清政府落后的现状,也有了改变清政府积贫积弱的想法,但是还是没有什么实际的举措推行,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虽然说光绪皇帝面对的大臣们,还是慈禧太后安排的那些旧臣,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些大臣们是完全不办事的,虽然很多决策要给慈禧太后汇报,但是只要不是过激的行为,被批准执行的问题也不大,而光绪皇帝却到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才有了急需变法的迫切感,但是推动变法又推辞了三年多。
我们再看戊戌变法开始后,光绪皇帝一百多天下了七十多道诏书,很多政策还没推行,新的政策又来了,光绪皇帝知道变法的目的,大的方向,但具体该怎么推行变法的政策,内部的细节怎么做完全是混乱的。
在戊戌变法时,还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光绪皇帝启用的几乎全是临时提拔的新人,火急火燎的撤职了一批老臣,康有为这群人又无法和朝廷的各部门默契配合,光绪皇帝已经亲政九年了,就算有慈禧太后掣肘,竟然连几个信得过,用得上的亲信都没培植起来,慈禧太后的势力,保守党势力也几乎就没动过,光绪的执政明显有很多问题。
九年的时间换做是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就算从基层培养,也足以培植起一些自己的势力了。光绪皇帝在朝堂上无人可用这都没关系,在军队上也没有嫡系的部下,这才是致命的弱点,光绪皇帝用袁世凯就证明了,搞政变不用知根知底的人等于在找死,军政上都无人可用这是光绪皇帝自己的失败。
所以光绪皇帝郁郁不得志,除了慈禧太后造成的外部限制外,光绪皇帝在政治上不成熟,不够果断,对执政没有清晰的规划,用人不当都是光绪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不全是慈禧太后导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