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你见过最狂妄的将军是谁,他因为狂妄付出过什么代价?

你见过最狂妄的将军是谁,他因为狂妄付出过什么代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429 更新时间:2024/1/27 23:00:34

1962年的中印战争,一个靠着拍尼赫鲁马屁上来的将军,竟然大言不惭的说:“无论任战争,都能战胜中国军队。”结果,现实却啪啪打脸,他也因为自己的无知成为了整个印度唾弃的对象。

前两年,中印双方发生了洞朗对峙。起因是我国在自己的领土上修建公路,而且修建之前已经通知了印度,印度方面也没有提出异议。

但当我国的公路开始修筑后,印度却表示了强烈的抗议。按道理说,某国不愿意邻国在边境修筑公路,那它可以反过来在自己的领土上多修几条公路。但由于印度没钱修公路,所以就开始耍无赖,竟然越过国境线阻止我们修公路。

实际上,印度的无赖表现不是最近几年才有的,而是从独立之初就开始了。

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后来尼赫鲁当选为总理。当时,尼赫鲁虽然不断鼓吹和平,但却制定了“前进政策”,准备攻打我国西藏地区,并且不断派兵我国边防部队挑衅,准备以武力清除我国边境上的军队,占据领土。

随后的时间中,尼赫鲁不断地命令印度军队向北推进,他甚至给印军下达命令:“在边防线上,哪里有空隙,就到哪里巡逻,或者是在那里建立哨所”。

在印度的政府高层中,有一个叫做布里吉莫汉考尔的中将,他本身并没有多大的能力,但印度独立后晋升快速,原因就在于他是尼赫鲁的坚定支持者,只要是尼赫鲁说的话,都是对的。当然,他也是尼赫鲁前进政策的积极拥护者。

1956年到1957年之间,我国在阿克赛钦地区修筑新藏公路时,印度认为我国阻碍了他的前进政策,所以百般阻挠,甚至污蔑我国侵占了印度的领土,总面积约为12.5万平方公里,这大体相当于我国福建省的面积。

为此,尼赫鲁写信给我国,当时周总理接到信件后,理所当然的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于是尼赫鲁恼羞成怒,更加疯狂的大搞“前进政策”。入侵我国边境,制造流血事件。

我国当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希望双方能够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印度方面却不予理会。甚至认为我们软弱可欺,所以悍然发动战争,攻打我们的边防将士。

此时,布里吉莫汉考尔出现,他对尼赫鲁和印度高层说:“由于中国内部问题,中国不可能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而在任何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中,印军有能力击败任何中国军队!”

任何中国军队!

此言一出,尼赫鲁认为考尔有足够的能力入侵我国,于是他派遣了考尔到达前线担任印度第4军军长,负责整体战事。

考尔到达前线后,命令第七旅到达克节朗河作战,结果第七旅在几个小时内便被我军全歼。丢人现眼之后,考尔再次派遣第十一旅入侵我国西藏瓦弄,结果又被我军全歼。

两次被全歼,丢人丢大发了。为了挽回败局,考尔调遣了三个旅布防于西山口,以防御我国进攻。

结果,我军仅仅用了三天便全歼了考尔布置的三个旅,共计5200人。

屡战屡败的考尔再也没有狂言,留下的只有尴尬。战后,考尔也被印度政府勒令永久退役,并且接受调查。后来,印度政府还把他的退休金给停了。晚年,考尔还为自己的失败推脱,说印度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投入不够!

我就纳闷了,当年的中印战争,印度从后勤补给、武器装备和战斗人员数量上来说,哪一点也不弱于我国,甚至某些地方还比我国更有优势。也不知道考尔所谓的投入不够,指的是什么。

张灵甫被包围的时候,友邻部队离他很近,但他却选择了放弃重武器,上了孟良崮。所以一直有个说法,他当时的想法是,以自己为诱饵,据守孟良崮,优势华野集中围歼整编七十四师,这样外围的国军就可以得到一直求之不得的与华野主力进行决战的机会。

当时国军参战兵力远在华野之上,又有美式装备,占有火力优势,所以张灵甫认为以前国军总是吃亏,是因为解放军行动路线飘忽不定,国军抓不住,只要能将华野部队压缩在一个狭小的区域里进行决战,国军一定能够彻底击败解放军,所以选择了这个自投死路的打法。

但是张灵甫却没想到,在他上了孟良崮之后,第一个掉链子的并不是他的友军,而是他自己的整编七十四师。虽然说整编七十四师被消灭确实有整编八十三师救援不力的问题,但更加重要的是问题在于,张灵甫也没留给友军太多时间来解救他,就已经被华野全歼了。

也就是说,张灵甫低估了华野的攻坚能力,却高估了整编七十四师自身在缺乏重武器火力优势的情况下防御作战的战斗力。结果是友军确实救援不是百分百卖力,但是整编七十四师这么快就被华野主攻部队全歼,不仅出乎张灵甫和国军统帅部的意料,甚至华野粟裕也没想到。

从这之后,国军再遇到被解放军包围的情况,基本上就不会选择转移了,而是尽可能就地坚守待援,而不乱动了,即使想自己突围,也不会轻易放弃重武器了。这也是后来豫东战役中黄百韬能够逃出生天的原因,被包围后就地构筑工事,坚守待援。

没想到在辽沈战役第一阶段,东野开始攻锦州之后,国军统帅部征询范汉杰的意见。其实国军统帅部是希望范汉杰能够向西突围的,但是范汉杰却认为,锦州守军达十万人,锦州又有永备工事,可以凭城坚守,等待救援。如果国军能够从华北和沈阳两个方面出兵,东西对进,夹击解放军,就可以进行决战,彻底改变东北战场的不利局面。

这次范汉杰倒是真的坚守了,而且守了二十二天。并且,当时锦州虽然不缺重武器,但是炮弹储备却不足,只打了几天就消耗完了,沈阳方面一开始还能空投一点,但是也是杯水车薪,而且在解放军防空炮火打击之下,沈阳很快也不敢再空投了。

这种情况下,范汉杰还能坚守这么久,也算是一条好汉了,可是救援却没等来,最后锦州城破,范汉杰被俘。他所希望的救援,华北来的侯镜如兵团确实是很卖力气的,而作为东北战场国军第一主力兵团的廖耀湘兵团却自作聪明,打彰武围魏救赵去了。等到廖耀湘奉命开始向东攻击的时候,解放军已经突破了锦州防线,范汉杰也准备突围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光绪皇帝一生郁郁不得志,你认为是他自己的原因还是慈禧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光绪,爱新觉罗.载。满清入关第九位皇帝,在位三十四年,这三十四年是满清最黑暗,最昏聩的三十年,评价光绪这三十年真是憋屈,无奈,壮志难酬。一生孤苦难。身后无嗣。当然造成这个原因既有光绪个人的无能的原因,还有慈禧个人贪权长寿的原因,当然,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如果晚清由光绪执掌,也未必会比慈禧好多多少,从戊

  • 玉环故事简短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长恨歌够简短吧。长恨歌【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

  • 诸葛亮双腿无残疾,为何打仗要坐轮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一生为蜀汉恪尽职守,从隆中对到六出祁山,每一场征战,诸葛亮都殚精竭虑,出谋划策。其为人臣事必躬亲,为人谋忠诚不渝的态度,博得后人的一致好评。上至皇帝,下至百姓,人们都认为他是忠诚的代,人臣的楷模。就连大诗人苏轼也曾感叹: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熟读

  • 历史课急需汉景帝节俭的故事,请各位帮我个忙,搜集个50-100个字即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文学家吴《五总志》上有汉文帝刘恒“履不藉以视朝”的记载。草鞋最早的名字叫“屦”。由于制作草鞋的材料以草和麻为主,非常经济,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平民百姓都能自备,汉代称之为“不藉”。汉文帝时,已经有了布鞋,草鞋沦为贫民的穿着,而汉文帝刘恒以“履不藉以视朝”,就是说他穿着草鞋上殿办公,做了节俭的表

  • 古代君王对民生眷顾的文章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这是皇帝写的情书“吾微贱之时,娶于阴氏,因将兵征伐,遂各别离。幸得安全,俱脱虎口。以贵人有母仪之美,宜立为后,而固辞弗敢当,列于媵妾。朕嘉其义让,许封诸弟。未及爵士,而遭患逢祸,母子同命,愍伤于怀。《小雅》曰:‘将恐将惧,惟予与汝。将安将乐。汝转弃予。’风人之戒,可不慎乎?其追爵谥贵人父陆为宣恩哀侯

  • 周武王死后为什么要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辅政?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姜太公是个牛人,他曾出仕商朝。但因为看不惯纣王暴虐无道,辞官隐居在渭水河畔做起了钓翁。不过,姜太公的贤名远扬。周文王听说后,不辞辛劳,亲自备了厚礼登门拜访。在他真诚的请求下,姜太公出山辅佐他。周文王施行德政,得到了诸侯和百姓的支持。他去世后,他的儿子周武王子承父业,继续扛起伐纣大旗,最终结束了商纣王

  • 古代秦国一个叫孙的皇后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本宫来自现代!》--丫小圈简介:一朝穿越,竟成了活脱脱的古代版灰姑娘,是大房姐妹两欺凌的待宰羔羊。笑话!她是谁!怎么可能任人宰割?应该是她宰人才对嘛。《检察官皇后》--一溪明月简介:一朝穿越,竟成西秦国的皇后!一人下万人上,独享专宠。何其不幸,穿越第一天就遭遇破国之灾!富贵荣华如流水,未过眼已成烟

  • 大家推荐一些有哲理的句子或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1、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2、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3、快乐要有悲伤作陪,雨过应该就有天晴。如果雨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还是忧伤.请让我们从容面对这离别之后的离

  • 明宪宗朱见深为什么要为他的叔叔朱祁钰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明英宗一生造孽太深,明宪宗继位后,要给他老爸“擦屁股”。明英宗这个人,一辈子都是糊里糊涂,恩怨不分,敌友不辨,是非不明。给明宪宗留下了一个“巨坑”。首先、他是土木堡之败的真正罪魁祸首。1449年,英宗率数十万大军出征瓦剌,惨败于土木堡。此战,20万明军战死7万,伤者约10余万,衣甲兵器辎重尽失,几乎

  • 同是刘邦手下将军,为啥韩信、吴芮、卢绾、彭越等被封王,周勃、灌婴、樊哙却没有被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用一个不太确切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那就是韩信、吴芮、彭越等人好比是刘邦的盟友,他们以刘邦为盟主;而周勃、灌婴、樊哙等人好比是刘邦的家将,他们以刘邦为主公,把刘邦看做主人。就卢绾一人比较特殊,既像是盟友,又像似家将。由此看来,他们的封爵是根据不同的历史渊源而不同的。01韩信、彭越、吴芮等人之被封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