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12个皇帝,东汉14个皇帝。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后世史学家不承认新朝和玄汉合法性,所以一般将其合并到汉朝历史里。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又称后汉,史称东汉;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即为汉朝。
汉朝(前202年8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西汉:汉高祖刘邦、惠帝刘盈、文帝刘恒、刘恭、景帝刘启、武帝刘彻、昭帝刘弗陵、宣帝刘病已、元帝刘[shì]、成帝刘骜[aò]、哀帝刘欣、平帝刘[ka]。
东汉: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dá]、和帝刘肇[zhaò]、殇帝刘隆、、孝德皇帝刘庆、安帝刘祜[hù]、顺帝刘保、北乡侯刘懿冲帝刘炳[bǐng]、质帝刘缵[zuǎn]、桓帝刘志、灵帝刘宏、献帝刘协。
除了汉代,还有哪个朝代皇帝是同性恋?
哈哈,这个问题重口。
其实同性恋是要有行为作为支撑的,没有行为的同性恋都不是单纯的同性恋。
汉朝历史尽管多有记载皇帝有男宠的事情,可是却并没有指明两个人间就有行为,亦或者只是单纯的惺惺相惜罢了。
另外,据我所知的。
前秦皇帝苻坚与前燕皇帝慕容冲
据《晋书载记第十四》载:初,坚之灭燕,冲姊为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坚纳之,宠冠后庭。冲年十二,亦有龙阳之姿,坚又幸之。姊弟专宠,宫人莫进。
这个慕容冲的好看是出了名的,而苻坚在攻破了前燕之后呢,看到如此好看的慕容冲,春心荡漾,便将其纳为己用。于是当时就有歌谣说:“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
陈文帝陈与韩子高
陈文帝陈是一个美男子,一次偶遇韩子高。韩子高很漂亮,有多漂亮呢?“容貌美丽,状似妇人”就是很清秀,像个女人一般。据说韩子高在兵荒马乱的时候流落到了建康,被一名敌方士兵抓住了,这名士兵本想杀了他的,却在看到了他的脸之后放了他。
在遇到陈之后,从此韩子高便作为陈的娈童。当时陈还没有做皇帝,一次,陈就对韩子高说:“人家说我有帝王相;果真如此;到时我便册封你为皇后。”只不过,在陈做了皇帝之后,总不可能真让韩子高做皇后,只是任他为右军将军,加散骑常侍。
汉代基本没有同性恋皇帝,同性性行为不代表就是同性恋或双性恋,同性恋是指只对同性产生性欲的现象。汉代的皇帝们明显不是只对同性产生性欲,而是对漂亮的人有性欲。
为什么汉朝皇帝叫文帝、武帝,唐朝叫太宗、玄宗,清朝叫康熙、乾隆?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按照提问的顺序一个是谥号,一个是庙号,一个是年号。
中国历史说皇帝或者国君,周朝、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一只到隋朝,用的都是谥号。
这个谥号,是评价你一辈子的表现是什么样的。每个皇帝都有,干的好,就给个美谥,比如文、武、宣、明、康、庄等等。干的一般般,就给个平谥,干的不好,就给个下谥,乃至恶谥。比如桓、灵、炀等等。
但是在唐朝以前,并非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唐朝以前一个皇帝想得到庙号让后人世代纪念那是相当困难的事。两汉那么多皇帝,有庙号的就只有六个,刘邦是太祖,刘彻是世宗,刘询是中宗,刘秀是世祖,刘庄是显宗,刘是肃宗。
但是到了唐朝后,继任者往往给前任上一堆美谥,搞得谥号冗长无比,且不具备评价一个皇帝的意义。而且唐以后每个人都有庙号。
所以唐朝以前庙号不是人人都有,谥号又比较客观,所以唐以前都用谥号来称呼这个皇帝,唐朝开始谥号就开始堆了。比如李世民原来谥号就一个文,后来给加成文武圣皇帝,后来又给加成“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这你就让人没法办了,写个李世民用谥号,光称呼就能费半页纸。
到后来越来越夸张,比如朱元璋的谥号就是“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所以唐以后一般称呼皇帝就用庙号,太祖,世宗,显宗,肃宗,高宗,中宗等等都是庙号。
明清时期的皇帝其实既用庙号称呼,也用年号称呼。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又可以叫成洪武皇帝,清圣祖又可以叫他康熙皇帝。
因为明清以前,年号一个皇帝就得换好几个,遇见好事了换个年号,打了大胜仗了换个年号,遇见坏事了再换个年号,比如汉武帝就用了11个年号,而明清皇帝一辈子就用一个年号。所以他们又可以用年号称呼。
总之在现代就是怎么方便,怎么便于记录怎么来。
这与谥号、庙号和年号的区别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