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哀宗,他比崇祯有能耐,却比崇祯更惨!
由于金国不是大一统王朝,所以在很多史书上,对其亡国都是轻描淡写,与两宋和明朝相比,显得有些黯然。但金国的亡国,是相当的悲壮。
我们很多人同情崇祯,但大家别忘了,崇祯即位时,大明朝还坐拥关内汉地,还手握百万兵将。虽然国家机器早已腐烂,但崇祯身边不缺能臣名将。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秦良玉等都是能征善战之将帅。
可金哀宗就悲催了,金哀宗即位时金国早已灭亡在即,都被蒙古人打到压缩在河南陕西一带了,人家成吉思汗都直接将金国皇帝称河南王了。
但即便如此,金哀宗即位后还是尝试力挽狂澜。他重用完颜陈和尚、完颜合达等名将,积极抗击蒙古。正大五年(1228年),陈和尚率忠孝军四百在大昌原力挫八千蒙古铁骑,一度使抗蒙局势大为好转。
同时,在外交上,金哀宗也努力尝试修复与西夏、南宋的关系,期望改变金国孤立无援的外交困局,争取金国的外部力量。内政上也一改前两任皇帝的作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整顿。
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挡不住蒙古铁骑的滚滚洪流。随着三峰山之战的惨败,金国再无有生力量与蒙古军作战。最后,在宋蒙联军的轮番围攻下,困守数月的蔡州终被攻破。在破城前夕,金哀宗将位传于完颜承麟,随后金哀宗自缢于幽兰轩,享年三十七岁。
完颜承麟即位时,蔡州城南已被宋军攻破。在金国的最后时刻,完颜承麟率金国残存军民退守子城,最终力战至死。
金哀宗不仅死得悲壮,死后还被人分尸。当时,蒙将塔察儿和宋将孟珙杀进宫里,见还在焚烧的完颜守绪尸体,当即上前扑灭余烬,捡其余骨,一分为二,各取一份回去报功。
金国灭亡的惨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宋明之亡国。而且,金哀宗等金国君臣,在国家的最后时刻所体现出来的大义和忠节,值得我们后人敬仰!
“皇帝”是个人人向往的好职业,但每个朝代的最后一个皇帝,一般是比较凄惨的。这些皇帝有一个共同的昵称:亡国之君。
要从这些亡国之君中找一个最惨的,我觉得要数南唐后主李煜。
为何李煜最惨呢?因为他不仅是皇帝,还是文青,而且还有一位倾国倾城的小周后。这三件事,共同酿造了李煜的悲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想必大家对于上面的这些词句并不陌生吧?是的,它的作者正是李煜。
如果李煜仅仅是一位词人,那他的人生必然会璀璨多彩,流芳百世。可惜,词人只是他的业余身份,他的真正身份是皇帝。而且,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
历史上有很多昏君,荒淫糜烂一辈子,也能善终。可惜,李煜没有这种好运气。他的国家被宋太祖赵匡胤的大宋朝给灭了。
李煜怕死,于是不战而降。他和他所宠爱的小周后,一起做了宋朝的俘虏。赵匡胤还算仁义,封他为“违命侯”,在大宋的都城汴梁弄了一所宅子,把李煜夫妇圈养了起来。
这段时间,李煜受到自己文青性格的折磨,动不动就落泪伤感,怀念自己的故国河山,怀念以前的好日子。情到深处,就搞文学创作,写出了很多动人的词。
这些词传到了大宋君臣的耳朵里,大家呵呵一乐,嘴角挂满嘲讽的微笑。但赵匡胤并没找李煜的麻烦。
等到赵匡胤死了,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后,一切都变了。
赵光义是个小心眼,早就对李煜的诗词有所不满,什么“独自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赵光义心想:怎么着,你还想东山再起啊?
赵光义一生气,就把李煜的爵位降了级,从“违命侯”降为了“陇西郡公”。接着,他又打起了小周后的主意。
他频繁地单独召见小周后进宫,强行逼迫她侍寝,公然给李煜戴绿帽子。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李煜只能忍着。
即便这样,赵光义还是不能容下李煜。某日,他忽然赐给了李煜一壶酒,酒里放了一种毒药,叫做“牵机药”。李煜喝后,身体扭曲,吐血而亡。
享年4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