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比较凄美的成语故事(要有寓意的)

比较凄美的成语故事(要有寓意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718 更新时间:2024/1/23 19:08:48

倾国倾城姗姗来迟

汉宫中有位姓乐师,善诗词歌赋,尤以音律见长。一日,他在殿上赋诗奏乐给武帝听:“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帝听完为之一:世上难道真有此倾国倾城的尤物?乐师退下后,有好事者奏明武帝:乐师所指乃其妹妹。取之,果然有倾国倾城之貌。武帝其后虽没有“从此君不早朝”,但李夫人也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可好景不长,李夫人身染重病。武帝命太医抓紧治病,并时探望,这李夫人也怪:每次武帝去探望时,她总以被蒙脸。开始武帝并未在意,但眼见病入膏肓,武帝强烈要求见她的面容,以前吃“蒙面羹”一样,“帝怒,拂袖而去”。旁边的侍女问夫人这是苦?皇帝要看你一眼都不行。李夫人说,我之所以得到武帝宠幸是因为我漂亮,现在病的快要死了,已是容貌枯槁,此时若是让皇帝见到,吓着他不说,他还会忘了我以前漂亮的容貌,以后再也不会想我了;反过来,他只会对我更加思念,也会好好对待我的家人。就这样武帝直到李夫人死也没见到她的容貌,如李夫人所说,思念的种子已经种下了。李夫人死后,武帝下令她所住宫殿照生前一样摆设,宫女所需用度也照常。武帝经常来此吊念。有吕姓方士说他有办法招来夫人的魂魄,让武帝看到李夫人,条件是武帝只能看,不能说话。隔着一层白幔,武帝等了很长时间,才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在幔上晃动,举手投足一如李夫人生前就作诗一首说:“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意思是“我在焦急盼望,你却姗姗来迟”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感人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汉朝的大才子司马相如为景帝时武骑常侍,因不得志,称病辞职,回到家乡四川临邛。有一次,他赴临邛大富豪卓王孙家宴饮。卓王孙有位离婚女儿,名文后,又名文君。因久仰相如文采,遂从屏风外窥视相如,相如佯作不知,而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以传爱慕之情,因相如亦早闻文君芳名。相如

  • 求古代凄美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乔夕的古代短篇很好看,例如《绝色》《凉姜》《倾城笑.圆曲》《微笑的荷姬》《风华记》《谁曾靠近童话》《长门怨》《胭脂凉》.....很多,都很好看(在贴吧里有)建议你如果喜欢乔夕的文笔的话,可以去买她的短篇集《谁借走了笙歌》乔夕刚刚出的长篇《楼兰塔顶的歌声》也不错语笑嫣然写的也

  • 中国古代帝王与美女的爱情故事,哪个最感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NO.1霸王和虞姬(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争如何?虞兮虞兮奈若何;)NO.2杨玉环和李隆基(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 古代有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如何面对各地方言的轰炸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虽没有普通话,但是有标准语音。你只要读过古诗词就会明白了,千年传诵的诗词如今读来都那么押韵,你想会没有标准语言吗?而且古今的诗人又分布在全国各地,但是他们的诗中都有用方言。我们是被文言文迷惑了,被唱戏的忽悠了!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武林外传》,里面就有各种各样的方言:佟湘玉,陕西话,口头禅“额滴神

  • 为什么很多古代人的名字都爱用生僻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我的见解是,古人的名字爱用生僻字的原因是有很多用意和讲究的。第一,是僻讳,就是不能与当朝皇帝大臣有同字同音的,如犯了同名之嫌的,怕有惹祸之劫。第二,是忌讳,就是不能和自己的祖辈有同字的,如有同字之名,就是大逆不孝之辈。第三,古人造的汉字是以形象和五行来构制组合的,过去有文化的人给人安名,根据人

  • 为什么于成龙在古代能叫"成龙"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历史上没有一个帝王曾经自称“真龙天子”,龙并没有大家想象中这么尊贵。(康熙)于成龙,被称为天下第一廉吏,康熙非常重视的大臣。在有些演义小说当中,康熙危难之中还经常需要于成龙出来搭救,可见其地位很高。但是他名字中为什么可以有“龙”这个字呢?还“成龙”,你想谋反吗?在清朝那个文字狱盛行的时期,这种

  • 农村俗语:“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说的是啥意思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拜三不拜四”,这个拜,是一种礼仪。1、拜早先的时候,拜虽然要跪着,但仅仅是两拱合,低头与手平行,头不着地,大概可以想象成跪着的拱手礼,最早的拜又叫拜手。后来,对拜礼进行了非常严格复杂的规定,基本动作是仙跪下,然后弯腰,最后以头着地,这叫稽首,也叫扣首,就是咱们常说的磕头。一般来说,这种拜是男子专用

  • 为什么秦始皇做到“书同文”,“车同轨”,却不做到“语同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统一规范的文字是治理国家的需要。而要求发音相同在那个时代对治国理政的意义就小得多了。39岁的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也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

  • 崇祯皇帝找人测字,为何连写了三个,算命先生都说:大明必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这是“崇祯测字”的故事,比较好玩。民间传说大概是这样的,李自成兵临城下的时候,崇祯皇帝束手无策,满朝文武也毫无办法。于是,心情郁闷的崇祯换上便服,到宫外闲逛散心。走着走着,就遇到了一个算命先生。崇祯心想,来都来了,要不算一卦吧。于是,他就随便说了一个“友”。算命先生一听,赶紧说:这个字非常不好啊,“

  • 古代日、韩都使用汉字,近年来韩国已废除,日本却没有,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日文使用的是片假字,日本最早是没有文字的,只有语言。后来借鉴他国文字来对应日语发音,形成了现在的文字。主要借鉴中文,所以形成现在的情况,小底蕴,怕人家说曾是大的臣属吧!奇葩历史,曾有朝国人说古代他们统治过长江以北。越南人说他们也曾统治过长江以南。中人呢!只能在长江里游泳了!日本人还算实在一点,承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