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汉朝最悲情的皇帝,我认为大概是汉惠帝刘盈了,他的一生苦闷且短暂。
刘盈是汉高祖刘邦和吕雉的嫡长子,他的父亲呢在楚汉争霸时期为了保命曾多次抛下这个当时年纪不大的孩子,母亲呢又是一个极为强势的人。
因为刘盈是嫡长子的原因,所以刘邦在公元前205年时将他立为了王太子,当时还在楚汉争霸时期,刘邦还未登上帝位。
后来刘邦登上皇位,刘盈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皇太子。不过他这个皇太子当得可不安稳,刘盈他的性格仁厚且软弱,刘邦越来越觉得这个孩子性格上和他一点儿也不像。加之,那时吕后年老色衰,并不经常与刘邦见面,此时陪在刘邦身边的是大家熟知的戚夫人,戚夫人很是得刘邦喜欢,连她的儿子刘如意刘邦也经常夸赞说有当年他的风范。于是,戚夫人开始吹枕边风,希望刘邦可以改立太子。刘邦慢慢有了改立太子的想法,这件事情被吕后知道,焦急的吕后让自己的哥哥寻求张良的帮助,张良在吕雉兄长的恳求下答应帮忙。
张良为吕后献出的计策是让刘盈去请商山四皓出山,这商山四皓是隐居在商山的四位老隐士。他们可大有来头,当时的皇帝刘邦曾多次请这四位出山做官,并赠予大量金银珠宝,都被这四位拒绝了。张良跟吕后说如果刘盈能用最大的诚意请商山四皓出山,那么刘邦对于他的印象一定会有所改观。
商山四皓在刘盈谦卑的态度下答应出山,这件事情也代表着刘盈离皇位更近了一步。高祖十一年时,英布反叛,刘邦平叛时身受重伤,一直不见好,一年后重病的刘邦想着易太子的事情该提上议程了,但得到了众大臣的反对,且此次商山四皓出面为刘盈斡旋,对刘邦阐述改立太子的危害。刘邦见刘盈羽翼已经丰满,且能得到这四位相助,便不再提改立太子的事情。不久后,刘邦驾崩了,十六岁的刘盈登上了皇位。
登上皇位的刘盈,开启了他另一段憋屈的人生。刘盈前面说过他是一个非常仁厚且懦弱的人,但是他的母亲吕雉却不好惹,极为强势专制且心狠手辣。在刘盈即位后,身为太后的吕雉开始了对戚夫人和她儿子刘如意疯狂的报复,失去刘邦这个靠山的戚夫人毫无还手之力。吕雉一开始将戚夫人锁在永巷每天让她舂米,过着比宫女还惨的日子,一边召她的儿子刘如意进宫,借机杀掉刘如意。
这事让刘盈知道了,刘盈仁厚不想让母亲杀掉这个异母弟弟。于是在刘如意待在宫中的日子,刘盈几乎和他同吃同住不给自己母亲机会,但一次刘盈一个人出门狩猎,让吕雉抓住了机会,等刘盈回来得到的是刘如意的死讯。刘如意死后吕雉又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并且强制让刘盈去观看。本就羸弱的刘盈经受不住这样的场面直接给吓病了,身体每况日下。
公元前192年,吕雉为了亲上加亲,强制将自己女儿鲁元公主的女儿,年仅十一岁的张氏嫁给了刘盈当皇后,他们一个是外甥女一个是舅舅,这样的婚姻让刘盈非常接受不了。但让人唏嘘的是刘盈并没有反驳他母亲吕雉这个实际掌权人的能力,经过一连串的打击,刘盈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在汉惠帝七年时,年纪轻轻的刘盈抑郁而终。
在司马迁的《史记》当中甚至没有为刘盈设惠帝本纪,因为当时实际掌权人是吕雉。所以在史记当中找不到惠帝本纪,只能找到吕太后本纪。真是让人唏嘘不已,而汉朝外戚干政的风气的源头也是这位吕太后开了先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汉朝400多年的历史上,有一位皇帝的遭遇堪称悲剧,不仅权力被严格限制、能力被严重低估、形象被严重扭曲,而且所生6子中竟然有5人被杀,悲情程度远甚其他皇帝。这位极度悲情的皇帝,便是汉惠帝刘盈。那么,汉惠帝真实的历史形象如何?他的人生为何如此悲剧?
刘盈是汉高帝刘邦的嫡长子,与姐姐鲁元公主一起都是高后吕雉所生,在刘邦成为汉王后,便被册立为太子。刘盈虽然是刘邦的嫡长子,但由于性格仁弱,自幼便不受其父的待见,而后者最喜欢的,还是爱妃戚夫人所生的皇子刘如意。刘邦为了把江山传给刘如意,曾多次透露出易储的念头,幸亏张良为吕后设计请来“商山四皓”来辅佐太子,再加上御史大夫周昌等人的力谏,此事才没有付诸实施。
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四月,刘邦驾崩,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刘盈虽然是皇帝,但手中却并没有实权,真正掌控帝国的,是在幕后操控一切的吕太后。作为权力欲极强、报复心极重的女人,吕后不仅在朝政事务方面独断专行,而且还利用权势迫害情敌、政敌,将戚夫人母子残忍杀死。对于母亲的各种作为,惠帝虽然极不认同,但却不敢公然表示反对。
虽然朝政大权被母后牢牢控制,但惠帝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却依然推行过一系列仁政,堪称一代贤君。其中在恢复社会生产方面,惠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重新恢复“十五税一”的标准,并放松对商人的限制,从而促进经济的大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汉惠帝宣布废除“挟书律”,允许民间收藏书籍,由此,长期受到压抑的诸子百家再度活跃起来,使得整个社会氛围产生积极的变化。
汉惠帝不仅在治理帝国方面处处受制于母亲,就连自己的婚姻也被后者操控,没有半点自由选择的权力。原来,吕太后为了提升女儿鲁元公主的地位,再加上出于“亲上加亲”、保证皇室血统纯正性的心理,在儿子即位后不久,竟命他迎娶外甥女张嫣(鲁元公主之女)为皇后。汉惠帝性情懦弱,明明极不愿意这门婚事,但慑于母亲的淫威,却也只能照此执行,时在惠帝四年(前192年)。
虽然太后和鲁元公主看好此事,但在汉惠帝看来,却是莫大的痛苦。所以自从张嫣入宫后,惠帝考虑到这段婚姻有悖人伦天理,内心始终怀有强烈的抵触,虽然在母后面前不得不表现出与张嫣的亲密举动,但直至驾崩前,始终未曾与其发生过实际关系。而等到汉惠帝驾崩后,张嫣便开始守寡,直到25年后(前163年)在冷清、孤寂中离世,死时依然保持着处女之身。
皇帝生涯和家庭生活的双重不幸,让汉惠帝每日里郁郁寡欢,只能靠酗酒才能暂时忘却眼前的苦恼(“孝惠以此日饮为乐,不听政,故有病也。”见《史记卷九》)。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在酒精的伤害下,汉惠帝的健康每况日下,最终在惠帝七年(前188年)驾崩,终年才24岁。回顾汉惠帝短暂而悲情的一生,期间充满了太多的心酸、无奈与痛苦,实在是令人唏嘘。
虽然皇后张嫣无子,但汉惠帝并不缺少子嗣,仅见于正史记载便有刘恭(前少帝)、刘强(淮阳王)、刘不疑(常山王)、刘弘(后少帝)、刘朝(梁王)、刘武(淮阳王)等6位皇子,皆是他与宫人所生。不过跟他们的父亲一样,这些皇子们最终的命运也都很悲惨,除刘强早夭外,其他5位均被杀。
其中,前少帝刘恭在惠帝驾崩后继位,因为长大后得知生母此前被吕太后所杀,所以心中耿耿于怀,发誓将为母亲报仇,结果事泄后被吕太后幽杀;后少帝刘弘在刘恭被杀后上位,在吕后执政期间一直是傀儡皇帝,并在吕后驾崩后被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人废黜,随即被新君汉文帝处死,与他一起同时遇害的,还有刘不疑、刘朝、刘武,时在高后八年(前180年)。
代王即夕入未央宫。有谒者十人持戟卫端门,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代王乃谓太尉。太尉往谕,谒者十人皆掊兵而去。代王遂入而听政。夜,有司分部诛灭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於邸。代王立为天子。引文同上。
史料来源:《史记》、《汉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