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利刃终究要露锋芒,诸葛亮堪比管仲、乐毅当年在隆中广交朋友,博陵崔州平、颖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卫等经常是诸葛亮的座上客!是他们在一起经常谈天论地,使得诸葛亮旷世奇才的大名不经而出!当年徐庶投奔刘备旗下干的风生水起,是曹操把徐母骗之麾下,用奸计骗取徐母笔记,徐庶信以为真上当受骗,临走将诸葛亮举荐给刘备!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
博望坡之战,火烧赤壁等足见诸葛亮的才华和智慧!刘备从此由弱变强直至魏蜀吴三国鼎立!
既然题主限制在《三国演义》中找答案,我就抛开正史说事!
小说《三国演义》中,徐庶化名为单福,他本想去投靠刘表,但是见到刘表后觉得刘表昏聩、善恶不分,就留书一封走人;然后徐庶到司马徽那里向他倾诉了个人的遭遇,司马徽认为他有王佐之才,是高人;刘备跃马檀溪阴后差阳错遇到了司马徽:司马徽就说过“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求才若渴的刘备肯定记在心中了!
刘备被赵云接回新野之后,徐庶经司马徽的指点,在市井街坊放声高歌以表达自已择明主而仕的意愿,刘备听到后前往接见徐庶,一席长谈后,刘备觉得徐庶绝非池中物,于是拜徐庶为军师。这样,徐庶就成为刘备军事集团的第一任军师,算是诸葛亮的前任了,他对刘备忠心耿耿,侍母孝顺,而且智谋出众,帮刘备屡出良策,在抗击曹军的战斗中获得了胜利;刘备很倚重他,后来,甚至对他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感。
曹操得知曹仁之败是刘备采用了徐庶的计谋后,在自己的智囊之一程昱的建议下,处心积虑地先将徐庶的母亲掳至许昌,后程昱模仿徐庶母亲的笔迹给徐庶写了一封信,召他去许昌;徐庶得知母亲被曹操软禁,心慌意乱,即刻向刘备告别;刘备很是伤心,一心想留下足智多谋的徐庶辅佐自己,这个时候的徐庶就有了推荐诸葛亮给刘备的打算。
诸葛亮早先与徐元直就是好友,他俩还经常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分析局势、谈天说地、纵古论今,建立了很深的友谊,徐庶深知诸葛亮有治国安邦之才,是可以与管仲、乐毅相提并论的人物。
但徐庶懂得“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诸葛亮目前在审时度势,还没有出山的打算,一般人用常规的礼仪根本不能说服他,要让他出山并非轻而易举的事。
诸葛亮曾经去过益州,认识到了益州牧刘璋的懦弱无能,所以就打道回府了;在东吴致仕的弟弟诸葛瑾也曾派人来请他出山去协助吴侯,却也遭到了拒绝。
分别之日,刘备对自己的得力助手自是恋恋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仍不肯驻马挥手告别;终于,渐行渐远的徐庶消失在一片树林之后了,刘备愤然放声哭泣:“我要伐掉这片树木,它们挡住了徐元直的身影。”。
徐庶深为感动,立即折返回来,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他说:“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于是,刘备就开始了猥自枉屈、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了。
结语:早前,诸葛亮出名因为自己善于建立圈子文化,知名人士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极力吹捧,还有徐庶临别时的走马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