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
一个会忽悠(孔明),
一个懂忽悠(刘备),
一拍即合是也,
这样就组成古代绝配的“忽悠二人转”。
故刘备常说:“得孔明者如鱼得水也!”
唉!
此剧只在三国演,
现在那能几回瞧?
千古佳作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流泪]
注:
三国原是他们自己一家,
刘协喊阿满是泰山老爸,
汉献帝叫玄德是皇叔叔,
刘备也是孙权的老妹夫,
历史老捉弄看客和傻瓜,
曹操刘备孙权本是亲家[流泪]
鱼儿离不开水,水是鱼跃的舞台,海阔凭鱼跃,正是基于鱼有了大海这个舞台。
刘备在没有得到孔明之前,却是如一处涸泽之鱼,东奔西走,居无定所。镇压黄巾起义,凭微功得一平原县令,却因不堪督邮欺辱,开始像没头苍蝇一样,四处投奔,先去公孙瓒,又赴北海,再入徐州,进小沛,投曹操,靠袁绍,古城会后,又依附刘表,据新野,寄人篱下。可以说,刘备多时的奔波,心中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计划打算,没有一个目标,正是穷窘困极。就是后来得了徐庶,也只是过一天少三晌,徐庶也没向他提出一个明确的战略规划。在混混沌沌中,刘备经徐庶推荐,三顾茅庐,才得到了诸葛亮。诸葛亮的一翻隆中对,让刘备茅塞顿开,眼前一片光明。在诸葛亮的规划策谋下,刘备方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其雄心壮志才有了下手实施的环境步骤,刘备的事业也从此开创出了新的天地。因此刘备把得到诸葛亮比作如鱼得水,丝毫不为过。
我们常说,某某人之所以成功,是受了高人指点。在人生拼搏中,在事业开创中,有时确实我们费尽心力,却很难打开局面,当偶然受到一智者点拨,真的就豁然开朗,成功也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过后也许会有人说,那人不就是出了点什么什么吗?有什么可值得称道的?但是,人生就是如此,事业就是这样,有了这点什么什么,就很容易成功,没有了那点什么什么,你就无法达到成功的彼岸。这就是高人之所以高明的所在。刘备在乱世扬波逐流,奋斗了大半生,却依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无片瓦立椎之地,正是遇到了诸葛孔明,才被点破,如梦方醒,更何况诸葛亮也有恢复汉室之志,君臣相遇,志同道合,正是风云际会,刘备自然会觉得“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