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孝感动天虞舜,瞽瞍(ǔsǒu)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戏彩娱亲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鹿乳奉亲周郯(tán)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古代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对他抱很大的希望,送他去读书,自己在家织布维持母子俩的生活.开始的时候,孟子天天读书,可过了一段时间,他觉得读书很枯燥,就不想再读下去了.一天,还没放学,他就偷偷地跑回了家.母亲正在织布,一见他,就奇怪地问:“你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孟子满不在乎地说:“我不想读书了。”母亲听了心里十分难过,他想了一会,把儿孟子叫到织布机旁,让他看她那快即将织完的布。突然,母亲拿起割布刀把布割断。孟子大吃一惊,问母亲:“您为什么把布割断?”母亲语重心长的说:“这块布本来快织完了,现在把它割断,实在可惜。这和你读书半途而废一样。布是一根一根线织成的,人的学问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如果不能坚持下去,就会一事无成。”母亲的一席话使孟子深受教育,他立即返回先生那里坚持读书。从此,不论是读书还是做事,孟子都有始有终,坚持到底。后来,他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古代孝顺的小故事
啮指痛心
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更多故事
历史上哪位皇帝最孝顺?
本团认为:应该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有位史学家曾云:“嘉靖除了自己的父母、没有爱过任何人。”在四十五年的统治中,杀大臣杀言官,他毫不留情,连后宫中都到处弥漫着他的强横;而嘉靖帝与儿子们的关系也说不上融洽、他一直到死都没有立太子。可以说在父母去世后,嘉靖帝已经没有可以温馨相处的人每逢节日和他父母的忌辰,嘉靖帝总要屏退众人,向父母的灵位长跪,流泪默祝、神情惨楚,让偷偷窥见的宫女也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