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听信谗言的君王例子以及没有听信谗言的君王例子都有哪些?

历史上听信谗言的君王例子以及没有听信谗言的君王例子都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702 更新时间:2024/2/1 8:46:43

汉武帝晚年听信江充,发动的巫蛊之祸,给自己夷了三族,厉害了。

巫蛊为一种巫术。当时人认为使巫师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于地下,诅咒所怨者,被诅咒者即有灾难。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案,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人认罪,大臣百姓惊恐之下胡乱指认他人犯罪,数万人因此而死。

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遂趁机陷害太子,并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四人诬陷太子,太子恐惧,起兵诛杀江充,后遭武帝镇压兵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壶关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书讼太子冤,终于清醒过来的武帝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又修建“思子宫”,于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此事件牵连者达数十万人。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在历史上留下了“尊王攘夷,九合诸侯,重用人才,发展经济……”等等一系列大名,是名副其实的春秋第一霸主。

今天说的听信谗言和不听信谗言,都有他的份。

一、不信谗言齐桓公在争夺国君的时候,被当时还是敌对势力的管仲射了一箭,差点没命,后来听取鲍叔牙的建议,赦免管仲,并任命管仲为国相。

当齐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管仲,二人同车入城时,“百姓观者如堵,无不骇然”。后来有人进谗言,中伤管仲,齐桓公不信,加以驳斥。并对管仲更加信任,尊为“仲父”,明确“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这样,使得管仲能够施展他的聪明才华,作出一番事业。

可以说是非常贤明了。

二、听信谗言但是等到齐桓公晚年的时候,没有了年轻时候的进取精神,开始任用易牙、卫开方、竖刁三名小人,听信谗言。

齐桓公的厨子易牙有次听到齐桓公说:我吃遍了天下的美味,唯独没有吃过人肉是啥味道,遗憾啊。而易牙却把这话牢记在心,桓公在一次午膳上,喝到一小金鼎鲜嫩无比,从未尝过的肉汤,便询问易牙:“此系何肉?”易牙哭着说是自己儿子的肉,为祈国君身体安泰无虞,杀子以献主公。齐桓公认为易牙爱他胜过亲骨肉,从此桓公宠信易牙。

卫开方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太子,因为齐桓公伐卫,卫懿公战败就派庶长子开方做人质求和。结果开方见齐国强盛,就留在齐国不回去了。开方对齐桓公姜小白表面上忠心追随,十五年没有回家,父母去世也不回国奔丧。

竖刁为了近距离伺候巴结齐桓公,自己阉割了,然后成为齐桓公的近侍,颇受宠信。

桓公四十一年(前645),管仲重病

桓公问他:“群臣中谁可以代你为相?”

管仲说:“了解臣下没有人比得上君主。”

桓公说:“易牙如何?”

管仲回答:“杀掉孩子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

桓公说:“开方如何?”

管仲回答:“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近。”

桓公说:“竖刁如何?”

管仲回答:“自己阉割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爱。”管仲死后,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重用三人,三人勾结齐桓公不同的儿子争夺齐国国君之位,没人管老迈的齐桓公,结果让齐桓公活活饿死。

我是头条号:以史为鉴,埋没的历史真相、误解的历史人物、不为外人所知的关系……我来为您讲述,欢迎关注。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有关葡萄的神奇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不起……在旧约圣经里面,常用葡萄树来象征以色列人,表明他们是神所拣选和栽培的族类,期待他们为神多结果子,但他们的情形却相当令神失望(参诗八十8-19;赛五1~7;耶二21;结十五2~4;十九10~14),因此他们是有名无实的葡萄树。葡萄树的原产地并不在中原地区,它是在汉代由“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身患精神疾病的皇帝?他们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我国历史上身患精神疾病的皇帝,我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宋光宗。他是历史上比较悲剧的皇帝之一。因为,他的精神病是被自己老婆逼出来的。宋光宗算是我国历史上夫妻生活最不和谐的皇帝,他的皇后李凤娘可是史上著名的“悍后”,她不讲孝道,不断挑拨宋光宗和宋孝宗父子的关系。同时,她还嫉妒心极重,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权力

  • 狐狸和葡萄故事的主要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狐狸与葡萄讲的是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一只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它从早上到现在一点儿东西也没吃呢!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后退了几步继续试着够葡萄。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狐狸试了又试,都没有成功。最后,

  • 朱元璋是如何从乞丐做到开国皇帝的?难道他真的是天生的真龙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有一种习惯的看法,认为朱元璋是一位平民皇帝。大体觉得他的身世没有贵族血统。可就是这样一个出身低下的人物,依靠智慧和胆识,建立了大明王朝。甚至有人对他不断进行神话,说他是什么真龙天子,这不过是一种溢美之词罢了。首先,他成在具有坚强的品格意志。贫寒的家境让他没有读书的可能,在做放牛郎的时候,瘟疫夺去

  • 不为良相,就为良医,这是古人对医者的赞扬和尊重,现在有非法行医罪,你是怎么看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不为良相,就为良医,古人赞和尊医者,现有非法行医罪,这要从人所处时代社会,人的本性,体质,医术,利益来判断。自古中医者都是有学问的,这学问就是人体自身,从上古以拳头为大的武者为首领,武者因练功习武撑握人体潜能,身体体质强壮威武,拳头打出江山,并手握气功,人体经络穴位神秘医病之术,自封上天所授巫医产生

  • 《围城》里吃葡萄的典故在哪一部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小说中关于两人对钱中书先生的《围城》中吃葡萄的情节的讨论中,读者能够清楚地看到人物鲜明的思想。其实林襄只是想借这一情节来探视郭桐的内心。她问对方如果遇上两种葡萄该吃哪一串时,意料之外地却听到了郭桐用苏格拉底的一个故事来阐释自己的观点,其实林襄借《围城》里吃葡萄的故事的探寻,以及郭桐的苏格拉底的捡麦穗

  • 描写古代君王宠爱妃子的诗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写杨贵妃的李白《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常

  • 你知道哪些关于袁天罡和李淳风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李淳风和袁天罡两位历史文化名人,最经典的莫过于他们两位妙演《推背图》的故事。书香居在此转述的却是李淳风、袁天罡和唐太宗的传奇故事。故事是河南来佛寺一百一十二岁高僧海贤老和尚讲的,有趣、有理、有禅机。是讲给因缘生老师的,笔者拜读后,受益良多,籍此分享,也愿大家都能受益。现在原文敬录如下:“在唐朝时

  • 古代孝故事!!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有“二十四孝”0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

  • 古代皇帝为什么称自己为“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这是秦始皇硬性规定的,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普通人都可以称朕,表示我的意思。从秦始皇规定称朕后,历代帝王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表示自己独一无二,是这个社会的统治者,并且朕也是在汉族中,有些少数名族并非称朕,不要混淆了。朕就像传国玉玺一样,是一个象征。居安思危,如乾隆,其还认为大清朝处于盛世之中,孰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