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晚年听信江充,发动的巫蛊之祸,给自己夷了三族,厉害了。
巫蛊为一种巫术。当时人认为使巫师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于地下,诅咒所怨者,被诅咒者即有灾难。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案,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人认罪,大臣百姓惊恐之下胡乱指认他人犯罪,数万人因此而死。
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遂趁机陷害太子,并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四人诬陷太子,太子恐惧,起兵诛杀江充,后遭武帝镇压兵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壶关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书讼太子冤,终于清醒过来的武帝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又修建“思子宫”,于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此事件牵连者达数十万人。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在历史上留下了“尊王攘夷,九合诸侯,重用人才,发展经济……”等等一系列大名,是名副其实的春秋第一霸主。
今天说的听信谗言和不听信谗言,都有他的份。
一、不信谗言齐桓公在争夺国君的时候,被当时还是敌对势力的管仲射了一箭,差点没命,后来听取鲍叔牙的建议,赦免管仲,并任命管仲为国相。
当齐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管仲,二人同车入城时,“百姓观者如堵,无不骇然”。后来有人进谗言,中伤管仲,齐桓公不信,加以驳斥。并对管仲更加信任,尊为“仲父”,明确“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这样,使得管仲能够施展他的聪明才华,作出一番事业。
可以说是非常贤明了。
二、听信谗言但是等到齐桓公晚年的时候,没有了年轻时候的进取精神,开始任用易牙、卫开方、竖刁三名小人,听信谗言。
齐桓公的厨子易牙有次听到齐桓公说:我吃遍了天下的美味,唯独没有吃过人肉是啥味道,遗憾啊。而易牙却把这话牢记在心,桓公在一次午膳上,喝到一小金鼎鲜嫩无比,从未尝过的肉汤,便询问易牙:“此系何肉?”易牙哭着说是自己儿子的肉,为祈国君身体安泰无虞,杀子以献主公。齐桓公认为易牙爱他胜过亲骨肉,从此桓公宠信易牙。
卫开方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太子,因为齐桓公伐卫,卫懿公战败就派庶长子开方做人质求和。结果开方见齐国强盛,就留在齐国不回去了。开方对齐桓公姜小白表面上忠心追随,十五年没有回家,父母去世也不回国奔丧。
竖刁为了近距离伺候巴结齐桓公,自己阉割了,然后成为齐桓公的近侍,颇受宠信。
桓公四十一年(前645),管仲重病
桓公问他:“群臣中谁可以代你为相?”
管仲说:“了解臣下没有人比得上君主。”
桓公说:“易牙如何?”
管仲回答:“杀掉孩子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
桓公说:“开方如何?”
管仲回答:“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近。”
桓公说:“竖刁如何?”
管仲回答:“自己阉割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爱。”管仲死后,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重用三人,三人勾结齐桓公不同的儿子争夺齐国国君之位,没人管老迈的齐桓公,结果让齐桓公活活饿死。
我是头条号:以史为鉴,埋没的历史真相、误解的历史人物、不为外人所知的关系……我来为您讲述,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