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出现时间并不长,李世民是怎样做到的?

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出现时间并不长,李世民是怎样做到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951 更新时间:2024/1/21 19:46:36

其实从隋朝时我们就已经兴盛了,贞观之治除了李世民勤政外,还占了点儿隋朝的光呢!!!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李世民生于公元598年12月或599年1月出生,公元649年去世,享年51岁左右,在位二十三年,从公元616年17岁参加反隋起兵,其战功赫赫,先后击败王世充、窦建德、杜伏威、刘武周、宋金刚、刘黑闼、梁师都、薛仁杲、徐圆朗高开道等各方势力,为大唐的建立做出了巨大战绩和贡献,因为他只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只被封为秦王,公元626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而登上了大唐帝位,年号贞观,在位期间注重节俭、休养生息、政治清明,文化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全国犯罪率都极少,牢房甚至都是空的,他还收拢人才、任用贤能、举贤不避亲、那怕曾是敌手只要有才必重用,如魏征、薛万彻等,他本人的书法也很好被后世推崇,对外击突厥、灭龟兹、收高昌、破吐谷浑、服回纥、震高丽、威、和吐蕃、在西域以西设安西都护府,为大唐开疆拓土,在位内注重各民族的友好融合和交往被各民族和周边国家称为天下共主的天可汗皇帝,他虽然只在位23年,但为百年的大唐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历史称赞这一时期为贞观之治

孔子有道德为什么流亡?

谢谢邀请!孔子有道德,为什么要流亡?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孔子的言论,在当时各国的诸侯不想采纳,他的言论固然好,但是和当时的历史发展不是怎么和谐的。孔子生活在春秋末

期,战国初期,他不想看到周王室的灭亡,反对各国诸侯的互相吞并,所以他宣扬仁政,希望统治者恢复周礼,不要征战。这个思想和当时的社会发展不和谐。战国是处在春秋和秦始皇建立的封建王朝之间,是努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谁能阻挡了的。所以孔子周游列国,是宣扬他的仁政,希望各国统治者采纳他的言论,最终孔子没有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到了汉朝,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那以后孔子的思想才真正的发挥作用。

孔子当时不受诸侯列国欢迎!只能流亡……到处游说!

孔孟为什么要坚持推行仁政,他们不知道当时仁政是很难实现的吗?

1、古代那些思想家发心也是不同的,这也使他们的思想影响不一样。例如孙武作为兵家的祖师发心的目的主要就是帮助国家打仗;道家讲究无为,侧重于随时而变,处之一心;墨子紧承道家,创立墨家,他的发心更侧重改正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可是孔孟思想的发心还是很伟大的,他们侧重的是怎样引导大家去和谐地生活。

思想家里有为君王服务的,有为自己获得高位明哲保身的,还有炼丹成仙的,当然也有为民请命和谐共处的,而孔孟思想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们属于最后者。

2、处于战乱纷争的年代,却想通过施行“仁政”消除各国的纷争。这是多么不易,但孔孟却认为这是根本的长远之策。

“克己复礼为仁”,仁其实是在积蓄力量,也不是不注重自我的保护,所以并不是无限制地只要求自己成为一个老好人,而是要“以礼节之”,而不是无原则地只为私利地胡乱吞并作战。这就好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纯粹的敌我矛盾转变成了道义规则上的矛盾。使得中国大一统有了可能,不然人与人之间只会相争,国与国之间只有吞并,民也不知正义的走向,又怎能合众,不能合众,又哪里会有当今的“华夏中国”!

欢迎关注,明天更精彩!

“孔孟为什么要坚持推行仁政,他们不知道当时仁政是很难实现的吗”?他们应该知道,为什么还要不遗余力地周游列国去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目的只有一个,减少杀戮,还民众一个和平的社会环境。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民不聊生,整个华夏大地狼烟四起,老百姓难有太平的日子。

孔孟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利用个人所创立的理论思想来影响当时各国的领导人,让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对治下的民众手下留情,也就是多施仁政,减少或尽量少施暴政。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少受困难。

孔孟的理想很丰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很骨感。可以说没有一个统治者愿意接受他们的政治主张,原因很明白,就是为了保护奴隶主们的政治利益。

何谓仁政?就是孔孟的政治主张。认为统治者不仅要对人民进行道德教育,更重要是施行“仁政”,争取人心。孔子在对“仁”所作的解释中,已有关于“仁政”的思想。孟子发挥孔子学说,明确提出“仁政”这一观点。《孟子.梁惠王上》:“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税敛,深耕以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者,可使志挺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仁政的反义词就是暴政。何谓暴政?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的君主残暴统治。其主要特点是建立中央集权机关,君主独揽国家大权,独断独行,对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甚至任意屠杀。古埃及、巴比伦、中国秦朝以及中世纪的许多封建君主等都曾实行暴政。

仁政与暴政,从表面看,仁政似乎是更受普通百姓的欢迎,而暴政不被人们所接受,世界历史上没有绝对的仁政与暴政。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统治者大多是既施行仁政,也会利用暴政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社会发展的进程已经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仁政与暴政仍然存在于世,民主与法制并存,治理江山社稷各国有各国的办法,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标准。美国在全球推行颜色革命,利用暴力手段将少数国家打得面目全非,受到伤害的不还是普通的百姓。这种不顾大多数人利益的所谓民主标本,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2020/09/10)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时候是谁在听到自己被选为君主,却去河边洗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许由。典故:许由“以清节闻于尧。尧大其志,乃造使以符玺掸为天子。于是许由昭然叹日:‘匹夫结志,固如盘石。采山饮河,所以养性,非以求禄位也;放发优游,所以安己不惧,非以贪天下也。'使者还,以状报尧,尧知由不可动,亦已矣。于是许由以使者言为不善,乃临河洗耳班婕妤(公元前48?2年),西汉女辞赋家,是中国

  • 古代有关孝的感人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可参考古代的二十四孝: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

  • 前秦独眼皇帝苻生,嗜杀成性,到底有多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当时前秦的君主是苻坚。本来皇位也轮不到他,可是他的上一任太残暴了,结果机会就让苻坚逮着了。古代暴君有很多,我们可能张嘴就能说出几个,比如夏桀、商纣,隋炀帝等等,其实在东晋时期,北方有个前秦政权也有一位,就是苻坚前一位。他叫苻生,是苻坚的堂兄。苻生,是

  • 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

  • 古代孝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有“二十四孝”0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

  • 历史上听信谗言的君王例子以及没有听信谗言的君王例子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晚年听信江充,发动的巫蛊之祸,给自己夷了三族,厉害了。巫蛊为一种巫术。当时人认为使巫师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于地下,诅咒所怨者,被诅咒者即有灾难。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宠

  • 中国古代有关葡萄的神奇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不起……在旧约圣经里面,常用葡萄树来象征以色列人,表明他们是神所拣选和栽培的族类,期待他们为神多结果子,但他们的情形却相当令神失望(参诗八十8-19;赛五1~7;耶二21;结十五2~4;十九10~14),因此他们是有名无实的葡萄树。葡萄树的原产地并不在中原地区,它是在汉代由“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身患精神疾病的皇帝?他们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我国历史上身患精神疾病的皇帝,我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宋光宗。他是历史上比较悲剧的皇帝之一。因为,他的精神病是被自己老婆逼出来的。宋光宗算是我国历史上夫妻生活最不和谐的皇帝,他的皇后李凤娘可是史上著名的“悍后”,她不讲孝道,不断挑拨宋光宗和宋孝宗父子的关系。同时,她还嫉妒心极重,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权力

  • 狐狸和葡萄故事的主要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狐狸与葡萄讲的是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一只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它从早上到现在一点儿东西也没吃呢!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后退了几步继续试着够葡萄。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狐狸试了又试,都没有成功。最后,

  • 朱元璋是如何从乞丐做到开国皇帝的?难道他真的是天生的真龙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有一种习惯的看法,认为朱元璋是一位平民皇帝。大体觉得他的身世没有贵族血统。可就是这样一个出身低下的人物,依靠智慧和胆识,建立了大明王朝。甚至有人对他不断进行神话,说他是什么真龙天子,这不过是一种溢美之词罢了。首先,他成在具有坚强的品格意志。贫寒的家境让他没有读书的可能,在做放牛郎的时候,瘟疫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