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谁最孝顺?

历史上谁最孝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878 更新时间:2024/1/19 12:55:58

是爱新觉罗弘历,即十全老人高寿皇帝乾隆是也。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是雍正皇帝潜邸时候的侍妾,后来的熹妃,在雍正一次生病的时候,衣不解带地照顾了一段时间就有了弘历这个小崽子。可以说是雍正感动下的产物。

这两个有福之人被康熙看中,并将弘历亲自养在宫中,悉心教导。弘历继位之后就尊奉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皇太后,上徽号崇庆二字,并以国奉养之。首先就是修缮,修葺寿康宫,让自己的母亲住的舒服,其次是日日问安,即便是身为皇帝。第三点就是吃上,尽可能让太后吃到美食珍馐。第四点就是带太后游山玩水。乾隆数次南巡,东巡和巡幸五台山,大部分时间都带上了崇庆皇太后。

最出名的事情之一就是崇庆皇太后八十大寿,乾隆皇帝以花甲之驱为其母亲载歌载舞祝寿。还有另外一件就是纯金的金发塔,只是为了存放母亲日掉下来的头发,果真大孝子。

董永

董永,汉朝时期的人物,古代撒播行孝前史榜样。其家境贫寒,年少失恃,与父相依为命。爸爸逝世了,而董永却连掩埋爸爸的钱都没有。怎么办呢?无法之下,董永只好将自已卖给一个大族做奴隶,即是为了用干活得到的钱去掩埋爸爸。董永真是一个孝顺爸爸的人。是《二十四孝》中卖身葬父的主角。民间广泛撒播因其孝心感动六合,玉皇大帝七仙女感动人世亲情,与其结为夫妻。湖北省孝感市也因而得名。

卖身葬父,侵害了自己的身体,是真孝也!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现代,古代的各几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1、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

  • 有关孝顺的名人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孝顺的名人事例1.曾参,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2.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得知母亲因为不好意思藏起尿湿的裤子,主动要求去清洗。把尿裤和

  • 古人用快马传递信息的故事50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中国古代一般每隔二十里就有一个驿站,一旦而要传递的公文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按规定每天三百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四百里,六百里甚至八百里。传递紧急公文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千里马”是形容一匹马能日行千里,实际是不可能的,按唐朝的规定快马能日行一百八十里左右,再快的马可能跑

  • 历史上有哪些孝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一、大孝子皇帝刘恒刘恒不走寻常路,他的孝是实打实的孝,他代表儿子向母亲行孝,代表国家向老人行孝。他扎扎实实做了惊天动地的孝顺事。1、孝母亲。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她的母亲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薄姬。她与刘邦「一夜情」后生了刘恒,因为刘邦不是不怎么宠爱她,反倒让她躲过了吕后的残害。得以到被封的代地踏

  • 古时因皇帝避讳而改名的事物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荆”。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汉文帝名叫刘恒,于是把[女亘chang]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为“常山”。汉武帝叫刘彻,汉封建社会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初有个知名辩士叫蒯彻,史书上就改称蒯彻为“蒯通”。汉光帝名叫刘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

  • 列举几个中国古代有关孝顺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24孝01孝感动天舜,(远古)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

  • 红林悟道《韩非子-奸劫弑臣》第三十三章,毁士,讲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红林悟道《韩非子-奸劫弑臣》第三十三章毁士红林悟道《韩非子-奸劫弑臣》上一章中韩非子讲了法术之士的处境,可以说是危机重重,但韩非子永远相信依法治国是国家的希望所在。法家的依法治国论在当时社会地位不高,不是社会的主流思想,还遭受到众人的诬陷,淹没在世俗的各种舆论中,就是这样一种很不受人待见而且受人诽谤

  •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齐、韩、魏三国一怒之下联盟攻打楚国,楚国无奈只得将太子横派到秦国做人质,向秦国求援,秦国出兵后齐、韩、魏三国便退了兵。但是太子横在秦国却屡遭欺侮。终于有一天,太子横忍无可忍杀死与他起冲突的几个秦国官员后,潜逃回了楚国。秦国以此为借口联合齐、韩、魏三国大举攻楚,次年再次单独伐楚,楚怀王

  • 历史上有哪些君主听信谗言,那些不听信谗言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亲小人远贤臣:大唐第一悲惨皇帝中宗李显亲贤臣远小人:唐太宗李世民,臣子是魏征其实,你可以这样分,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一般都亲贤臣,有名的昏君,你可以分一下类别,有一些是亲小人,才灭国的。希望答案对你有用。

  • 古代的君王为什么自称寡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寡人,寡德之人。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君王自称。春秋战国时,诸侯王皆称寡人。《左传》:“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称为“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