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有哪些帝王只爱美人不爱江山?

古代有哪些帝王只爱美人不爱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80 更新时间:2023/12/17 5:49:31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我想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就是李隆基了。李隆基当政以来创造了中国第一个盛世开元盛世,但是从改了国号开始,李隆基似乎就没有开元年那么的英明神武了。或许是他老了,或许是他没有以前的锐气了,又或许是他决定自己的功劳已经够多了,决定可以享受了。于是她来到了他的身边。

最开始杨贵妃并不是李隆基的妃子,而是李隆基儿子李瑁的媳妇。那么杨玉环是怎么来到李隆基的生边的呢?其实这点李家人还是很有经验的,毕竟唐高宗取唐太宗的妃子武则天不就是这样的吗。武则天只是在道观里面过度了一下,于是便成为了唐高宗的妃子,然后是皇后。所以唐玄宗便照葫芦画瓢。

于是杨玉环就这样成为了李隆基的妃子。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李隆基就开始了醉生梦死的生活,至于朝政?不是还有宰相杨国忠吗?杨国忠就是杨玉环的族兄,至于他是怎么当上宰相的,当然是靠着杨玉环了。长恨歌里面写道: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所以可以看出李隆基对于杨玉环的看重,这可是真正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最后在李隆基的醉生梦死中,杨国忠的乱政之下,终于天下大变,安禄山起兵造反,安史之乱开始了。

唐明皇最终丢掉了他的江山,当起了他的太上皇。还在马嵬驿杀死了他的最爱。

喜欢的话记得点击关注和收藏哟

商纣王周幽王,很多末代皇帝都有这个特点。

历史上有哪些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我实话实说,我喜欢宋词是从读过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开始的。当年也就15岁的样子,当读到“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我突然感到面前出现了一位美丽绝伦的女子,正满脸哀怨地向我走来。后来,我又看了有关陆游和唐婉电影,深深地被打动了,同时心里恨透了陆游的妈、唐婉的恶婆婆。陆游和唐婉是多么般配的一对啊,两人都才华横溢,互亲互爱。但是,两人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老太太认为唐婉把儿子迷住了,儿子整天介和儿媳妇秀恩爱,把自己的前程耽误殆尽了,老太太便命陆游休了唐婉。陆游是个大孝子,不敢违背母命,将唐婉送回了娘家。但陆游实在太喜欢唐婉,便偷偷地另筑别院安置唐婉,老太太察觉后,命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唐婉后由家人作主嫁给了皇家后裔同郡士人赵士程。公元1155年(绍兴二十五年),礼部会试失利后陆游到沈园去散心,偶然遇见了唐婉,两个人都非常难过。陆游感伤地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词。1156年,唐婉再次来到沈园瞥见陆游的题词,不由感慨万千,于是和了一阕《钗头凤》(世情薄)。同年秋,唐婉便抑郁而终。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一段千古绝唱。我有时在想女人何苦这样为难女人呢,也许陆游的老娘太爱自己的儿子了,她也是千年的媳妇熬成婆,她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沉浸在男欢女爱中不能自拔,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另外一个女人,拼了老命也要把这对夫妻拆散。但愿这样的悲剧不要在我们身边上演。

最后,再说一句,经考证:陆游与唐婉青梅竹马不假,但不是表兄妹关系。老太太也不是唐婉的亲姑姑,否则她也不会下手那么狠。

很久以前,在一本书上看见过这样一句话“我见众生皆无意,唯独见你动了情。”这大概就是一见钟情吧。都说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而有些人就算是岁月流逝也依然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唐朝贞元年间,在博陵县有一位上京赶考的书生,他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天资纯良,性情清高孤傲;平日里只是埋头苦读,极少与人交往,即使偶尔得空休息散心,也喜欢独来独往,他便是崔护

许是连日的苦读让人有些烦闷,又或者是连绵不绝的春雨扰人心绪,适逢清明时节的到来,竟难得得出了一个晴朗的天气。崔护合上了手里的书本,想着去外面走走散心。于是他走出了家门,屋外是桃红柳绿,莺歌燕舞,这一路走来,微风轻拂,飘来阵阵花香,太阳暖暖地照在身上,一片春意盎然,这一切都是这么令人惬意。春天的到来让他这连日来的苦闷都消散了不少。

苦读了一上午书的崔护深深地被这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所感染,他决定往郊外去走走,好好感受一下这春天的气息。于是他一个人兴致勃勃地独自一人走出门,一边欣赏周围的风景一边缓缓地走着,沿着小路走到了郊外,一条小河绵延远去,河岸上新栽的柳树正冒出了嫩黄的新芽儿,几只小鸟正停在枝桠上叽叽喳喳地说话呢,这一切都是这么新奇。埋头苦读的崔护许久没有这样的放松了,所谓苦读不知春已深啊。

一路漫行而来,看不完的花儿齐放,听不完的百鸟齐鸣,他恣意享受着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礼物,也不知走了多远,多久,这里已经没有小镇上的喧嚣,没有街头小贩的叫卖声,也没有车马声,他还沉醉在这春天的气息里,仿佛将整个人都融入到了春天。

不知过了多久,崔护回过神来,便觉得有些腿酸口渴,四处一看,远处依稀有几户农家,隐在一片桃林之中,不仔细瞧还瞧不见呢。于是他想着去农家讨口水喝,便疾步而去。这里离城镇已经有些距离,他想着出来散步也有些时辰了,还得赶回去温书呢。这便加快了脚步往农家而去,在远处还不觉得这农家有多么雅致,走近一看,这儿的风景甚美。眼前这是一大片的桃花林,微风拂过,有桃花香气飘来,沁人心脾,看桃树枝上,桃花灼灼。沿着桃林里的小路往前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座小院儿门前,这小院儿不大,只有简单的几间竹屋,用竹子围成的篱笆绕着屋子一圈,院子里的一颗树下还挂着一架秋千,旁边不远处有一张小圆桌,四只凳子,看起来很是雅致。

想到这里,他抬手轻轻叩响了院门,等了一会儿,不见有人来开门,崔护有些失望,正等他要离去时,这时,院门缓缓打开了,一位妙龄女子出现在门口。或许有些遇见就是一生吧,一时之间,崔护看着这妙龄女子竟走神了:这位女子的脸蛋白里透红,随意挽了一个简单的发髻,穿着一身素色的裙子,不施一点脂粉,竟像是仙子一般,不惹尘埃。这位女子微微一笑问道:“请问公子有何事?”崔护终于回过神来,顿时觉得有些失礼,便说明了来意,女子笑着请他进去。

坐在凳子上时,崔护还在想着这位女子,只见女子进屋端来了茶水,示意他喝,于是他端起杯子一不小心喝急了,呛着了,不由得咳嗽了起来。这女子一看他这样,便掩嘴轻轻一笑,这一笑在崔护的心里深深地留下了印象,像是一面平静的湖水里被投进了一颗小石子,湖面上漾开了一圈一圈的涟漪。

随后他们二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崔护全然忘了要早些回去温书的事。从女子口中得知,她小字唤绛娘,几年前她跟随父亲在此隐居,看她谈吐不凡,问起她的家世,绛娘却不愿多说,于是他们二人便转谈到诗词之上,言语之间,绛娘也是对崔护欣赏有加。一位是知书达理,温婉可人的妙龄女子;一位是博学多才,俊俏有趣的年轻公子,试问,这谁又能拒绝呢?这春暖花开的季节谁能不动心呢?

在那个封建的年代,讲究的是男女授受不亲,一对未婚的男女在一院子里喝茶聊天已经是破格了,在这

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两颗炽热的心互相吸引着,虽然如此,二人还是发乎情,止乎礼,两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还是没有做出逾矩行为。眼看天色已晚,崔护不得不离开小院往回走,女子将他送至桃花林外,看着他慢慢走远,才转身回走。

回到家里的崔护,一想到绛娘便心神不宁,书也无法安心看了,于是只得将她放在一边,专心读书,专心备考。而绛娘至崔护回去了之后,便是朝思暮想,魂牵梦绕,而这一切她又不敢与人诉说,这时间一久便生病了,她的父亲见女儿这样,便着急问女儿为何这样,最后绛娘将这事告诉了父亲。几个月过去了,绛娘依然没等到崔护再来找他,病情更重了,她父亲将她送到别处去修养了。

时光有序,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节,崔护看到城中一棵桃花树,不由得想起了去年旧事,于是想要迫切地见到绛娘,想与她分享这一年来的所有的事。他便快步向郊外走去,还是那片熟悉的桃林,还是那熟悉的院子,还是那熟悉的摆设,他敲了许久的门,却不见有人来开门,顿时那种失落之感蔓延开来。

这十里桃林,桃花朵朵,依旧开得鲜艳,只是不见当时一起赏花人。万分失落的他,提笔在院门上写下了: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暮色苍茫,不远处炊烟升起,崔护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家,脑海里都是绛娘的样子,他想过在这短短的一年里,或许绛娘已经嫁人了吧,想来想去又觉得不甘心,于是决定再去探访一次。

再次去往那片桃林时,桃花已经谢了些许,清风拂过,飘起阵阵花雨。他去敲响了熟悉的院门,不久,门开了,不是熟悉的绛娘,是一位年迈的老者,他猜想这便是绛娘的父亲,老者请他进去,又是一番交谈,对于他的言谈举止,老者似乎还是比较满意,于是进屋告诉了绛娘,这一年多来,绛娘相思成疾,终于在听到了崔护来找她时有了精神。

后来,崔护依礼下聘,择一吉日,终于把绛娘娶回了家,二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除了程门立雪还有哪些古代故事也弘扬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程门立雪》、《子贡尊师》、《陆佃千里求师》、《魏照尊师》、《李世民教子尊师》、《张良拜师》尊师、重道我国曾以礼治国,讲究道德约束,就是我们所说的德治,相对于西方的法治,尊老爱幼、尊师重教是我们的德治中的优良传统。程门立雪,出自《宋史杨时传》,讲述的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因与他的学友有

  • 中国古代十大军师有哪些,在中国十大军师中谁又排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这样的问题,史学家从无定论,这本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又何况“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作为一名资深的历史爱好者,在此我想谈一下我的看法。首先我们要明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军师”,军师是什么?是谋士,是谋略家,而不是军事家、政治家,军师着重的是“谋略”,当然也有三者兼具的奇才。因

  • 中国历史上哪位皇帝的传说故事最多?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的故事比较多的,布衣皇帝出生传说故事多;因为皇帝都可能在登基之前都是市井出生,有很多见不得人的糗事,而登基后又想不让他留下,所以这个也就会变成传说,从这点上看,出生最低的是刘邦,流氓出生,事情也比较多。我认为刘邦的传说还是比较多的。另外一个皇帝正德皇帝传说是比较多的!他一直是一个被误解和曲解的人

  • 古代寓忠的故事是说的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忠的故事龙逢极谏夏朝的末代皇帝。单名叫做癸的。因为他最喜欢多杀人。所以人家把他一个谥法。叫做桀的。他的做人是非常的暴虐。并且灭除了道德。专凭着一己的主意作威作福。对着上天说出种种的妄言妄语来诬蔑。对着自己所属的诸侯国里。流毒横行到极点。倘然有人去劝阻他的。他必定拿来处死。那时候有一个大忠臣。叫关

  •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翩翩公子平原君是赵国人,名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赵武灵王的儿子,惠文王的弟弟,魏国信陵君的姐夫。在诸多公子中赵胜最为贤德有才,与战国其他三位公子一样好客养士,门下宾客大约几千人。平原君担任过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宰相,曾经三次离开宰相职位,又三次官复原职,封地在东武城。1.古有一笑倾城,但也有一笑致命。

  • 刘邦斩杀“智囊团”,人才严重流失,后世的君主是如何力挽狂澜去招贤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江山代有才人出,君主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杀掉自己忌惮的人,扶持忠心的人。自然规律这问题好,不管哪个时间段,最缺的是人,最不缺的也是人。不管这期间经历了什么,死了多少精英阶层,在经历短期的阵痛后总归会有大量的人才出来,这就叫老的不死,新人没出头的机会。汉初刘邦在秦的“军功爵禄制”和“征辟制”基础上增加

  • 古代朋友相互影响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

  • 古人天黑了就只有睡觉吗?他们睡眠多长身体一定很好吧?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没有当今社会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更没有现代高科技产品让人眼花乱。但他们也不是只知“日出而作,日没而息,一到天黑就睡觉。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重大节庆外,夜生活的安排会因都市与乡村,富与穷的不同,应该是有很大差异的。广大乡村、贫苦农人,他们连饥寒都难满足,而且体力付出很大。这一类的绝大部分人,只能是一到

  • 古人如何避讳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北京城内城有个城门叫广安门,在道光皇帝以前叫广宁门。因为道光名字是爱新觉罗宁,登基后为了避讳,改为广安门。连城门都要避讳,给孩子起名字当然要避讳,每个人都要避讳。不光说的古人,现在的每个人也要避讳。比如父亲叫于谦,儿孙们的名字就不能再出现“谦”字。古代帝王门的名字那么难念难背,其实是为民服务,是为了

  • 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名人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