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当皇帝前是怎样收拢了那么多人才?

李世民当皇帝前是怎样收拢了那么多人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868 更新时间:2024/1/15 17:38:03

李世民为何会在做皇帝前收拢大批人才,主要还是他做到了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李世民会利用自己的声望,广招人才。李世民战功赫赫,素有贤名。在他做天策上将军时,便以开设府馆招揽文士为名,广纳人才,天下才俊因仰慕李世民声望,纷纷应招。在此期间李世民招揽了大批可造之才,其中最为出名的有: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收、李守素、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等十八人,被称为“秦府十八学士”,为日后图谋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李世民选用人才,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原则就是量才适用、人尽其用。李世民曾说过:“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角。”“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机,尽其所有。”在这种人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理念下,李世民不仅能够聚集人才,还能够“创造”人才,甚至许多在别人眼中的“庸才”,经过李世民的合格任用,被“改造”成了人才,所以在外人看来,李世民的属下人才济济,实际上是李世民知人善任的大智慧所成就的。

再有,李世民心胸旷达,待人以至诚。比如:魏征原为李建成的幕僚,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李世民诛杀后,魏征虽然当面顶撞李世民,但李世民却不予计较,依然重用魏征。李世民的大肚与坦诚令魏征深受感动,并以自己的忠诚和正直回报了李世民。正是这样的豁达与诚恳,让李世民组建了一个清廉、高效的治理团队,令李世民成就大业的征途越走越顺。

以上几点,便是李世民可以在做皇帝之前,收拢大批人才的主要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第二个儿子也是唐王朝第二代皇帝,又称文皇帝。"玄武门之变"的残酷背后一成就的是一个后世难以达到的盛世神话,时代的需要造就了这位杰出的封建帝王,开创了"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主贤君。

李世民四岁时跟着父亲来到岐州,碰见一个善于摸骨看相的人,这个相士看到这个孩子,便对李渊说:这小儿有"龙凤之资,天日之表",并预言这孩子二十岁后必定能够造福苍生,济世安民"。这便是世民这个名字的由来。

据说,在平定王世充时期李世民也曾拜访过一位道士,称李世民为"圣人","天之骄子"。因此更加坚定了李世民日后要取代太子登上皇帝宝座的信念。李世民用兵可贵的地方是总是身先士卒,亲率精骑,冲入敌阵,身经百战,战功卓著,他的威望越来越高,他非常机智,利用自已的特殊地位和条件,收罗了大批谋臣猛将。率军出征各地,他就注意各地的人才。唐军攻克长安后,四方豪杰之士也纷纷归附。贞观一代名将杜如,房玄龄是重要的谋士和决策者。初唐的名将秦叔宝(又名秦琼),程知节(又名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人,原来都是敌军将领,归顺了李世民,收于帐下,对他们以礼相待。尤其是尉迟敬德本来是文武周手下的名将,作战勇猛,天下闻名李世民给他的待遇大大超过一般的降将,对他关怀照顾,并"赐以曲宴,引为右一府统军"。

对所有收纳进来的名人强将,都和他们建立起深厚的交情,都甘愿为当时是秦王的李世民效力。他又在自己的秦王府设立了文学馆,招览文人儒士,号称"秦王府十八学士"的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等人都是文学馆里的学士,让他们轮流在文学馆里值班,以备顾问,同时李世民又让画家为这18人画像,让文学家诸亮作赞。又常常在闲暇之时和文学馆中的学士们讨论文章,发现人才,收为已用。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李世民终于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强大的势力集团,这个文武具备的政治集团不仅保护着秦王府,还在后来后来"玄武门之变"的关键时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李世民在武将尉迟敬德,候君集和谋臣长孙无忌,杜如,房玄龄等人的协助下,发动了政变。时年29岁,成为唐王朝第二代皇帝。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纳贤招贤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黄金台招贤《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国国君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于是,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的。后来有个智者郭隗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一国君愿意出千两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然而时间过去了

  • 关于友情的事例(古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管鲍之交成语: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们一起做生意,赚的钱总是多拿多占,后来又一起打仗,管仲总是躲在后面,别人在鲍面前说管仲不好,鲍叔牙却说:你们误会了,他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因为家中还有母亲需要照顾,多拿钱,也是为了去侍奉母亲。后来,管仲和鲍叔牙分别侍奉一个齐国公子,在争夺王位的过

  • 历史上中国最残忍的皇帝是谁,他做过哪些残忍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共产生皇帝422人,421位男性,一位女性。这位女性帝王就是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历史产生的第一个帝王是秦始皇(前259年一一前210年),赢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7P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

  • 古代哪些帝王的爱情故事比较经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1、皇太极和海兰珠在《清史稿》中记载,海兰珠26岁的时候才嫁给皇太极,皇太极对于海兰珠可以说是到了迷恋的地步,皇太极大封后宫的时候,将海兰珠封为东宫大福晋宸妃,她的封号仅仅次于东宫皇后。海兰珠所住的宫殿也称为关雎宫。海兰珠的封号宸妃,其实是大有深意的,这个封号里面就藏着皇太极对于海兰珠的爱。宸指的就

  • 经历困难的古代名人故事七百字i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文天祥少年正气》南宋末年着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

  • 皇帝激励人心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秦时科技有了很大的发展。秦兵马俑身上的颜料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硅化物。这种东西在当今都很难提炼。何况是两千年前,足矣说明大秦的科技。还有当时出土的剑,极富弹性。总之萃取的方法很特别,以至到现在这剑无锈且有弹性。更不用说秦始皇陵中那150T的水银了吧。还有秦弩的射程很远。很大一部分是箭头的形状利于减小空气

  • 有关宋朝皇帝大书法家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北宋第八代皇帝,河北琢县人,是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书与画均可彪炳史册,其书,首创“瘦金书”体;其画尤好花鸟,并自成“院体”,充满盎然富贵之气。赵佶倡导文艺,使承继五代旧制的“翰林图画院”又营运了一百多年。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

  • 关于诚信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

  • 古代君王求贤若渴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写的里面有很多求贤若渴的君王就知道一些:如周公吐脯天下归心汉武帝的举贤良政策唐太宗、康熙.如果要查,从这些君王身上入手吧实在不是很了解,恕无能为力,只能尽微薄之力史上死的最窝囊的皇帝----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司马曜跟大多数皇帝一样,沉迷于声色,成天搂着嫔妃喝酒。一次喝醉了,跟宠妃张贵人吵架,注意了

  • 你认为在“以退为进”这方面,古代帝王中运用得最智慧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题主意思应该是:在古代的帝王中,在没有完全没有掌控皇权的情况下。用隐忍退让的方式,等待时机,来获得皇帝应该掌控的权力。这种情况,往往是皇帝年幼登基。开始都有摄政的大臣,或被自己的母亲及祖母所代政的情况。而当皇帝成年后,那些掌控皇权的人又不愿意轻易地放权。就造成了皇帝的悲催,有的皇帝就采取了强硬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