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你认为在“以退为进”这方面,古代帝王中运用得最智慧的是谁?

你认为在“以退为进”这方面,古代帝王中运用得最智慧的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22 更新时间:2023/12/27 7:26:08

题主意思应该是:在古代的帝王中,在没有完全没有掌控皇权的情况下。用隐忍退让的方式,等待时机,来获得皇帝应该掌控的权力。

这种情况,往往是皇帝年幼登基。开始都有摄政的大臣,或被自己的母亲及祖母所代政的情况。而当皇帝成年后,那些掌控皇权的人又不愿意轻易地放权。就造成了皇帝的悲催,有的皇帝就采取了强硬的手段夺回皇权。而有的皇帝则采取隐忍退让的方式,等待时机来获得皇权。

一,用强硬手段获得皇权的情况。清朝的康熙皇帝,就是采取强硬的手段夺回皇权的。康熙帝在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时。辅政大臣鳌拜,仗着掌握兵权。就独断专横,飞扬跋扈。对康熙帝行使皇权,就会有很大的挚肘。

甚至还强迫康熙帝,把同他有矛盾的苏克萨哈处死。更令康熙帝非常地生气,严重地侵犯了康熙帝的权威。但康熙帝对此,又无可奈何。所以,康熙帝就物色了,一批十几岁的贵族子弟担任侍卫。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最后趁鳌拜不备就把他擒住。使康熙帝得以真正地掌控皇权。其后经过康熙帝的励精图治,为清王朝创造了一个强大的时代。

二,用隐忍退让的方式获得皇权的情况。同样年幼登基的汉武帝,在面对自己的祖母窦太后掌控的朝政大权时。则采取了隐忍退让的方式,最终让自己获得了真正的皇权。

汉武帝的皇位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他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出。他能登上皇位,也是非常地侥幸。所以,他深知权力的来之不易。也特别地珍惜,这个令人敬仰的皇位。

汉武帝继位之初才年仅十六岁,对如何治理王朝也是比较的懵懂。而刘彻又具有天生的叛逆性格,决定了他对时下一些礼制很不满。就想改变汉王朝延用几十年的,“无为而治”安于现状的政策。

最初,他决定任用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两位儒生。先进行了一些,礼制性的改革,但却被他的祖母窦太后阻止。因为窦太后深知秦朝末年,民间百姓的疾苦。所以,一直崇尚黄老思想。要给百姓一些宽松的生存环境,信奉王朝要“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也才能够使汉王朝,能稳定发展。而赵绾和王臧是又是两位儒生,与道家思想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窦太后也十分地生气。便粗暴的干预这一政策,还迫使汉武帝革去赵绾和王臧的职务。此事对汉武帝来说,有一种被当头泼了一盆凉水的感觉。当然,更会非常地生气,但也只是敢怒不敢言。如果是一般无知的皇帝,或许还想和自己的祖母争斗一番。但汉武帝深知,自己根本就斗不过祖母。由其是西汉初期,吕后把持朝政的情况。更让汉武帝沥沥在目,实在不敢和祖母对抗。

另外,聪明的汉武帝也更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祖母年事已高,肯定是寿命不会太久。而自己还不到二十岁,所以就没必要现在就直接去争权。如果处理不好别说皇位了,可能自己的性命都会没有了。最终,汉武帝还是决定先隐忍退让,用年龄的优势与祖母耗下去。

汉武帝也因此会向祖母承认,由于自己的年少无知而犯下的错误。此后朝政的事,也都会向窦太后及时禀告请示。并且汉武帝对祖母,也反而是更加地尊敬与孝顺了。对于权力欲极强的窦太后,看到汉武帝的这个态度后。肯定会也越来越满意,不会再找孙子的麻烦。

而汉武帝此后,也一直都积极地配合窦太后的决定。甘愿做一个政策的执行者,一直到窦太后去世。

当汉武帝,真正掌控王朝的权力时。就可以按自己锐意进取的精神,去进行他所想要的改革。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去逐渐消除诸侯王对中央王朝的威胁。任用儒生董仲舒“君权神授,天下一统”的理论,来实现王朝中央集权的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的思想来治理国家。

后来,又任命卫青霍去病等将领。经过三次对匈奴的战争,彻底地消除多年来匈奴对北方边境的侵扰。又向南方的百越地区,及西南方向拓展领土。为后世的中国,奠定了一个广阔疆域的基础。还命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与西方加强了,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交流。使汉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辉煌的时代。可以说,汉武帝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所以,汉武帝应该是用隐忍退让,并且最后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是古代帝王中,运用得最有智慧的一个。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没有选择硬对抗。在毫无胜算的情况下,选择明哲保身。应该是一个明智的举动,也令人称奇。但更应让我们记住的是,他所取得的不朽功绩。

我认为“以退为进”这句成语古代帝王之中运用得最智慧的是武则天。

首先我来谈谈女皇帝武则天用“以退为进”最智慧的案例。

1、对于武则天,世人只知道她为争权心性残忍的一面,殊不知,在男权当道的封建社会,一个弱女子想拥有最高的权力,那真是比登天还难,在这一历程中,要历尽多少艰辛与挫折,要经受多少痛苦与失败,似乎只有武则天本人才能真正的体会。

2、武则天14岁入宫,14岁时以艳名远播,他被唐太宗李世民招入宫中,封为才人,唐太宗十分宠爱她,称她为“媚娘”。然而好景不长,宫中传来了流言蜚语,是什么呢?人们盛传唐朝将遭受“女祸”之乱,而且还公开说这个这个女人姓武,宫中观天象的大臣面见唐太宗说:“帝星晦暗”女主环伺,唐太宗听后心里害怕的很,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所以暗中把姓武之人逐一检查了一遍,要么流放,要么杀死,最后再回想一下宫中的留言,他还是坐不住了,心想这个人莫非是武媚娘?于是某一天,唐太宗对武则天说:“我的病很重,想来不久就会撒手人寰,我死了你以后怎么办呢?”武则天流下了眼泪,看来皇上对我疑心没有去除,还好在宫中流言飞起的时候,我早想好了对策,我要是不抛弃一切,自请归入佛门,那就必死无疑。武则天这样的回答,自然就打消了皇帝要杀她的顾虑,武则天“以退为进”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命。

3、武则天归入佛门后,太子李治即将登基,她当然对武则天念念不忘,心里对她当初选择入佛门一直耿耿于怀,想让武则天随他一起回宫,可是武则天拒绝了.

4、在李治登基不久,为了让武则天还俗,这位新皇帝是给了武则天承诺,要爱护她呵护她一辈子。这一次,武则天又充分运用了“以退为进”之道保住了自己回宫后的人身安全,以及回宫后的地位。回宫后李治对她宠爱无比,最后将其立为皇后,武则天从此开始干预朝政,走上了一代女皇之路。

总之,在灾祸面前,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武则天,做出了最明智最聪明的抉择,也是“以退为进”的处事之法。精明的武则天在危机面前率先想好了对策,同时又借助与太子李治的感情。最终她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更开了中国历史上女人当皇帝的先河。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有没有关于诚信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故事1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

  • 古代诗人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贾岛推敲的故事就不说了,说下另外一个贾岛为了诗歌无意间得罪皇帝的事情:一天,贾岛同几位诗友约好到当年居住过的青龙寺游玩。但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们到来,贾岛便把随身携带的诗稿拿出来,一边自我欣赏,一边自行作进一步的推敲、修改。夜色已经毫不犹豫地漫了上来,但诗友们仍还没有到达,贾岛估计他们大约是不会来了。

  • 古代的皇帝死了,后宫的妃子都怎么处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喜欢看宫廷戏的亲们都知,后宫争斗一点也不亚于前朝。皇帝的嫔妃们,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却也过得战战兢兢,如履溥冰。那皇帝驾崩后,她们的归宿也不尽相同。1,奉养于皇家养老院。紫禁城的西北角有专门为先皇的嫔妃们修建的养老院。像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英华殿、慈宁花园这些行宫,都是。但是并不是所有皇帝的

  • 《雍正王朝》里康熙带领儿子们狩猎,最后金如意为什么给了弘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英明神武但又垂垂老矣的康熙大帝,心里装着的核心大事其实就是一件事,那就是如何顺利地把皇位交到心目中的四皇子胤手上。说康熙大帝英明神武但又垂垂老矣,是因为他在位这几十年,文治武功,已在那里,可以自豪地计入史册。但是,他对自己长期执政,特别是晚年执政的问题,尤其是吏治问题和国家财政空虚的问题,以及民众大

  •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这句话怎么解释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表述的是一个用人的原则问题,这是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的。曾子(网络图片)“用师者王”是说以他人为师,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成为“王”者。“用友者霸”是说与他人交友,能够不断增强自己的人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样才能称霸。“用徒者亡”是说同小人为伍的人,这些人是言听计从、

  • 唐朝的时候,老皇帝驾崩,新皇帝是如何处理老爹留下的妃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关于这个问题,我突然想到了武则天,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又做了唐高宗的皇后,后来她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她就是一个传奇!那么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且听我慢慢道来。一、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唐朝的妃子制度四妃(即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

  • 中国的古代名人事迹,要有积极向上的的态度 外国的现代名人事迹,要有...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白1、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他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他闯进了宫廷,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他醉着,大笔横扫,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和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2、一叶舟,一个人,一壶酒.一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一问之道出酒入

  • 中国古代仗义之人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自古就讲究行侠仗义,这个文化也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展现的淋淋尽致。不管是历代的文人还是侠客都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仗义的事情。我们了解的刺客最出名的或许就是荆轲了,其实这些惊天动地的侠客们也是有一个称号的,叫做刺客名人堂,那么这里面都有哪些人呢?1、荆轲我想这个人就不用多说了吧,秦朝暴政,荆轲为了百姓,刺

  • 诚实古代故事30字急急急!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曾子杀猪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孩子信以为真。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

  • 古代的皇帝后宫有“七十二嫔妃”,这个说法是从哪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民间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说法,这只是一种概略的说法,形容皇帝后宫人数众多,多认为这个说法从《礼记.昏义》衍生而出。各个朝代的后宫编制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朝代,不同的皇帝在位期间,后宫人数多寡也不相同。我以唐代的情况聊一聊这个问题。唐代是中国古代宫闱制度的成熟期。唐朝之前,各朝后宫中已经有或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