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写的里面有很多求贤若渴的君王就知道一些:如周公吐脯天下归心汉武帝的举贤良政策唐太宗、康熙.如果要查,从这些君王身上入手吧实在不是很了解,恕无能为力,只能尽微薄之力
关于古代帝王的小故事50字,
史上死的最窝囊的皇帝----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司马曜跟大多数皇帝一样,沉迷于声色,成天搂着嫔妃喝酒。一次喝醉了,跟宠妃张贵人吵架,注意了是吵架,不是皇帝训斥妃子,而是皇帝和妃子你一句我一句的对着吵架。最后把司马曜给惹急了,甩出了一句赌气的话:“俺们不理你了!俺这么多的妃了,俺找别人去!”说完,倒头呼呼大睡了。还在那儿清醒着的张贵人开始琢磨了,老家伙要不理我了,找别人去,那哪儿能行啊?现在我这么年轻美貌,你就不理我了,那将来等我老了,还有好日子过啊?越想越气,越想越不妙,最后,张贵人一咬牙,一狠心,招来几个宫女,搬来几床大被子,三下五除二,把还在香甜睡梦中的司马曜给活活捂死了。可怜,就为了小两口的拌嘴的这么一句气话,丢了几辈子才修来的一条皇帝命。
古代皇帝的故事
公元267年,司马炎立其子司马衷为皇太子。晋惠帝司马衷(259-307),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公元290-307年在位。司马衷是个很有特点的人,史书说他“不慧”,就是“不聪明”,不聪明的同义词就是弱智,天下的所有概念似乎都不只是质的问题,而关键是量的问题,比如说“傻子”这个概念就是这样,看起来聪明的人是百分百的真聪明吗?看起来愚蠢的人真百分百愚蠢吗司马衷也是这样,不是百分百的弱智,他会写字,会看书,怎么可能是百分百的弱智呢?只是这哥们实在是不适合于当皇帝,甚至不适合于和人打交道了,他的智力似乎停留在10岁以前。司马家的后人有很多都不聪明,比如说司马伦,司马颖。最愚笨的要算司马德宗(当然他可能姓牛,后见),这伙计连生活都不会自理,史书中没有记载他说过一句话,别人没在历史中留下一句话还情有可原,当了22年皇帝的家伙一句话都不说,那就完全是不会说话了,事实上也是这样。《晋书》说他: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司马衷的谥号是“惠”,《周书.谥法》曰:“爱民好与曰惠。柔质慈民曰惠。”司马衷的确是比较柔顺,因为没人听他的,但想爱民也爱不成,想恨也恨不成,皇帝对老百姓不恨不爱是老百姓的福分,中国的老百姓总是被统治者折腾得家破人亡。“好与”的意思是喜欢助人为乐,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司马衷也做到了,连自己的老婆贾南风都送给太医了,还有什么不能送?司马衷的妈妈就是杨艳,司马炎当皇帝后第二年(公元266年)立杨艳为皇后,她是曹魏贵族杨文宗的女儿。关于这姐们,后面还有话说。司马炎有点妻管严,和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一样,不过没那么窝囊。杨艳一发怒,他就只好大局为重了。立司马衷为太子就是一例。这说明,司马炎还是很可爱的。可这一“可爱”不打紧,这一可爱就爱掉了晋朝大好的“基业”。司马衷被立,真可谓是一波三折。这也是晋朝衰败的一个关键点。因为司马衷有点弱智。按司马炎和杨艳的素质来说,生出来一个弱智儿子很令人费解。杨艳是大美女,姿容美丽,性陕隘。她才貌俱佳,少女时有人为她看相,说她乃是“极贵”的后妃之相。司马炎是大帅哥,才能,智力就更不用说了。而且,司马衷也有一子四女,个个都聪明伶俐。司马炎和杨艳又既不是近亲也不是**,难道是受孕的时候出了纰漏?只剩下这种可能了。司马衷弱智到了什么程度呢?公元291年,大臣们向晋惠帝禀报天灾频频,老百姓无粮,饿死不少。惠帝很是不解,反问道:“百姓没有粮食吃,为什么不喝肉粥解饿呢?”我靠,肉糜,他大概以为天下到处放着猪肉羊肉,老百姓蠢到找不到呢。而且在这位爷的脑海里,粮食这个概念,估计和“肉糜”是同样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体系,司马衷混淆了共相和殊相,颇有点“白马非马”的味道。还有一次,司马衷在华林园游玩的时候听见蛤蟆叫,就问侍从:“这叫的东西,是为公事叫呢!还是为私事叫呢?”估计司马衷是个诗人,这个问题怕是连荷马都想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