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代文献中,传国玉玺是何模样?和人们想象中的一样吗?

历代文献中,传国玉玺是何模样?和人们想象中的一样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61 更新时间:2024/1/25 4:48:02

传国玉玺长什么样子,我想连古人都没见过的,失传已有2千多年了,虽然说历史有记载,但那也只是文字记录而已!具体什么形状,对于我们并不重要,就拿我来说它就是个象征着权力,地位的印信,今天,历朝历代的封建王朝用皇帝用过的章多得去了!它们都称玉玺,无论是金子做的,还是铜铸的,玉雕的印信统称为玉玺,可见国人对玉的崇尚!有据可查能看到实物的皇帝用的玉玺,有“文帝行玺”,其它朝代见得少,但离我们最近的清王朝留下大量的皇帝玉印,金,银,铜,玉,田黄石等做的完整成套的25方印章在网上可见到,远远大于传国玉玺的数量,但那方名至实归的传国玉玺在2千多年的汉代就失去了踪影,它的形状在文史文献上有记录,至于什么形状,只能留给考古专家了;多会见了实物不就知道了!

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国玉玺到底是何来历?传国玉玺上写的是什么?传国玉玺上写了八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大字是秦朝丞相李斯所刻,意味着大秦得天下,是天命所归,将会传之万世,永不衰竭。后来传国玉玺成为封建王朝取得政权合法性的代表,得玉玺者,得天下。传国玉玺在五代十国的战火中遗失,再也不没有出现过了。传国玉玺的制作材料是和氏壁,王莽汉时,太后把玉玺摔坏了一个角,王莽以黄金补之,故有金镶玉一说。

从秦朝开始才有玉玺,它的来历是:据说在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在荆山看见凤凰在青石上休息。自古就有“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的说法,于是卞和就将青石献给楚厉王,经过玉工辩证为石头,卞和被判欺君之罪,被砍左腿。到了楚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结果还是被认为是石头,又被砍了右腿。到楚文王的时候,卞和抱着玉在荆山脚下痛哭,于是文王便派人来拿青石,经过这次鉴定后确定是宝石,于是经过玉工的雕琢成璧,即为“和氏璧”

当时为了证明皇帝是上天之子,已经把字刻在了和氏璧上了,(和氏璧是块宝玉,冬暖夏凉,冬似手炉,夏如寒冰,百米之内可避蚊蝇。世间至宝。当年秦始皇拿到和氏璧时,轻蔑的一笑:这就是老子当年要拿十五城和赵国换的石头啊。)所以,秦始皇要编制一个神话,什么洞庭湖君显灵、送还传国玉玺啦……无非是要圆谎,要不怎能体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呢?

而和氏璧传国玉玺绝非大家常规想象只有1.5厘米厚,而是整整有四寸厚,圆三点六寸,秉承先人天圆地方理念制成,上圆下方,古人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李斯制作传国玉玺发挥了极高的聪明才智,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皇权的来历和作用,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另外本人以为,现有成语半壁江山可以改为半壁江山了,史书中记载,自后唐得天下者手中无传国玉玺的,称为白板江山,相反手中有信物的称为半壁江山,即手中只有半块玉璧之意。

话说春秋时代楚国人卞和在荆山角下发现了它。秦始皇兵吞六国后:把和氏璧刻成传国玉玺。丞相李斯在玉玺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若干年以后王莽篡汉,王莽派弟弟王宪向当时是太皇太后的王莽的姑姑王正君索要传国玉玺。王正君把传国玉玺重重的摔在地上对自己的侄子说:给你们亡国玉玺!结果传国玉玺被摔掉一个角。王莽令人镶了一个角。时间飞逝:到了五代残唐时代。后唐末代皇帝李从苛亡国交传国玉玺。李从苛自杀寻国,自此传国玉玺下落不明。有人说李从苛抱着传国玉玺玉人具焚了。也有人说传国玉玺被李从苛派人藏起来了。反正从那以后就没有人见到过王莽金镶玉的那个传国玉玺。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人因为传国玉玺不但自己死了,还连累得家人一起死。这样的历史事件数不胜数。看来财宝招杀身之祸,美女是亡国之物并不是没有道理。

还有一次失踪是在元末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北伐元顺帝,元顺帝携玉玺遁入漠北,从此失踪,也成为朱元璋一大心病。直到明末时,多尔衮远征蒙古林丹汗缴获玉玺,皇太极大喜过望,随即改金为清,去汗称帝,后来经乾隆皇帝鉴定为赝品,乾隆是肯定不敢污蔑祖先的,所以此方玉玺定为赝品。传国玉玺几经战更迭,后消失不见。实在可惜。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清朝时会有一些小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270余年的江山,共传12帝,其中,未成年人登基为帝的包括:顺治6岁,康熙8岁,同治6岁,光绪4岁,宣统3岁。之所以这么小就作皇帝,各有其历史原因。众所周知,清朝实行八旗制。努尔哈赤时代,形成了八旗主共治国政的传统。因此,对于谁继承皇位,也要交由八旗主等人组成的诸王会议讨论。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

  • 北魏皇帝列表,历史上北魏皇帝共有多少个?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有13位皇帝。宣武皇帝拓跋圭,庙号太祖,在位时间386年409年。明元皇帝拓跋嗣,庙号太宗,在位时间409年423年。太武皇帝拓跋焘,庙号世祖,在位时间424年452年。南安隐王拓跋余,庙号熹祖,在位时间452年。景穆皇帝拓跋晃,庙号恭宗,在位时间452年。文成皇帝拓跋浚,庙号高宗,在位时间45

  • 大清王朝一共有多少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总共有十二个皇帝,清朝的皇帝列表分别是:努尔哈赤(年号天命)、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清末帝溥仪)。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

  • 皇帝一般可以用真龙天子称呼,而开国皇帝属龙的最多,是巧合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诚谢朋友邀请:肯定不是巧合吧,权力的神秘化,特别是帝王权力,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君权神秘化是君权神圣化的必要条件,其主要内容是君权神授。托马斯.阿奎那说:没有权柄不是出自神的。西方以上帝”为托词,中国则以“龙为蓝本。因为龙腾云致雨,变幻莫测,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华夏子民以龙的传人为荣耀,古代帝王为使王位

  • 古代唐宋元明清皇帝的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被废)李显唐睿宗(禅位)李旦武周朝则天大圣皇帝武(武则天)李唐复辟唐中宗(复辟)李显唐恭宗李重茂唐睿宗(复辟)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唐

  •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真的消失了吗?好可惜?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从和氏璧由美玉被制成传国玉玺的那一刻起,和氏璧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属性,尤其是上面的那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出现,传国玉玺成了历代帝王君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既然是统治政权合法的象征,历代统治者莫不以拥有传国玉玺为荣,尤其是到了动乱时代玉玺更是各方争夺的焦点,那么玉玺到底经历了哪些波折呢?首先

  • 清朝一共有几位皇帝?分别叫什么?活了多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总共有十二个皇帝,分别是:努尔哈赤(享年68岁,在位11年)、皇太极(享年52岁,在位18年)、顺治(享年52岁,在位18年)、康熙(享年69岁,在位62年)、雍正(享年58岁,在位14年)、乾隆(享年89岁,在位61年)嘉庆(享年61岁,在位25年)、道光(享年69岁,在位31年)、咸丰(享年

  • 北魏的皇帝为何年纪轻轻就死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有13位皇帝。宣武皇帝拓跋圭,庙号太祖明元皇帝拓跋嗣,庙号太宗太武皇帝拓跋焘,庙号世祖南安隐王拓跋余,庙号熹祖景穆皇帝拓跋晃,庙号恭宗文成皇帝拓跋浚,庙号高宗献文皇帝拓跋弘,庙号显祖孝文皇帝拓跋宏,庙号高祖宣武皇帝元恪,庙号世宗孝明皇帝元诩,庙号肃宗武怀皇帝元子攸,庙号敬宗节闵皇帝元恭,庙号烈宗

  • 古代皇帝的玉玺,同朝代只有一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玉玺从秦代以后,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又专以玉质,称为“玉玺”,玉玺共有六方,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在皇帝的印玺中,有一方玉玺不在这六方之内,这就是“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

  • 我国历代帝王中,书法造诣最高的前三名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帝王写字属于名人字画,不等于书法!,南唐后主李煜、北宋徽宗赵佶、明思宗朱由检都精工书法,造诣颇深,又都是未能守住自己的江山、社稷和保全身家性命、最终死于非命的君主。可谓是亡国之君三书家。在这三位帝王的书法中,宋徽宗的“瘦金体”影响最大,名声最响,不仅自树一体,创立门户,且能书史留名,流传后世,是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