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的王冠?
放心,皇帝的冠够大,秃头也能戴得住,冠冕从上古先秦一直到明代造型都差不多。
至于常服的话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秃头毫无压力至于清朝……清朝皇帝本来就是秃头……
姓霍的古代帝王?
没有这个姓的帝王。霍姓名人有霍去病、霍光、霍元甲、霍英东、霍建华、霍思燕等。还有过霍国。霍国是中国周朝分封的一个姬姓诸侯国,伯爵。周武王姬发灭商之后分封自己的七弟姬处于霍(今山西霍州一带),是为霍叔处,此即霍国之始,一直到春秋时代,公元前661年被晋国所灭。公元前661年,霍国传至求为霍伯,求认为从前周成王对其祖先霍叔处安置不当,遂自称霍公,史称霍哀公,变伯爵为公爵。
晋献公得知求自称霍公后,心中不平,于是出兵灭霍。霍国被灭后,求逃至齐国。
是年,晋国大旱,晋献公使人占卜,说是因灭了霍国,霍山神降罪于晋国,有此大旱之灾。
于是晋献公即命人将求从齐国找回来,让他负责霍山神祭礼事宜。求的后人指国为姓,遂有百家姓中的霍氏。因此中国之姓霍者皆为霍叔处之子孙。霍州是霍氏的发源地,古霍国遗址今白龙镇陈村为霍氏祖庭。天下霍姓出霍州,应为定论。
古代帝王发怒的句子?
大家都知道,皇帝作为九五之尊,万万人之上,掌握着治下所有人的生死。但是,皇帝生气了总不能就是砍头,砍头吧,毕竟他也是爹妈养的,有着七情六欲,而不是冷血无情的杀手。
那么,皇帝会不会骂人呢?其实怒而爆粗是常态,我们从史书记载中就可见一斑,因为泥人都有三分火气,生气起来哪能忍得住啊。
《史记》上有过这样的记载,是关于刘邦大骂郦食其的内容:
“汉王缀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
这是啥意思呢?“竖儒”是对儒生的鄙视,“公”全称为乃公。
那么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你这个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的瓜皮文青,差点坏了老子的大事!
古代帝王称号的全称?
帝王们的称号随着历史的发展,称号从对帝王们的一生功绩的定论到完全成为歌功颂德的工具,可以说帝王称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君权与各方势力斗争史
首先,帝王一般有庙号、谥号、年号等称号
庙号起源于商朝,商重祭祀,建宗庙祭奠先王,“天子七庙”,每位君主死去后都会有一座庙,七代过后,庙累计太多,则会毁去自太祖以下较早祖先的庙,将其迁入太庙,时期保持一个稳定的总数,这个制度称之为“祧庙”
而有一些丰功伟绩的君主则会上庙号,示意尊崇,永不毁坏其宗庙,曰“百世不祧之庙”
庙号分为“祖”“宗”,正所谓“祖有功,宗有德”
祖一般为开创之功,一般如汉太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
有立下不世之功,对国家恩同再造如汉世祖刘秀明成祖朱棣北魏高祖元宏
庙号大部分来源于谥号,并不像《谥法》一样,庙号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
首先,谥号始于西周前期,周公旦著书《谥法》,用来对王侯将相的一生做一个高度的评价
表扬的,例如:
经纬天地曰文
布义行刚曰景
威强睿德曰武
柔质慈民曰惠
圣闻周达曰昭
圣善闻周曰宣
行义悦民曰元
安民立政曰成
布纲治纪曰平
照临四方曰明
辟土服远曰桓
聪明睿知曰献
温柔好乐曰康
布德执义曰穆
2.批评的,例如:
乱而不损曰灵
好内远礼曰炀
杀戮无辜曰厉
3.同情的,例如:
恭仁短折曰哀
在国遭忧曰愍
仁慈短折曰怀
随着时代的发展,皇权的集中,谥号越来越多,庙号成为皇帝们的必备
从唐代起,皇帝还有尊号,这是生前奉上的。例如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乾德元年受尊号为“应天仁圣文武圣德皇帝”。尊号可以上好几次,都是尊崇褒美之词,实际上是阿谀奉承。也有死后上尊号的,例如唐高祖死后,到天宝十三载上尊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这种死后所加的尊号也可以说是谥号,这样,谥号的字数就加多了。唐以前对殁世的皇帝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不称庙号,唐以后由于谥号加长,不便称呼,所以改称庙号(如唐玄宗、宋太祖)。
指鹿为马的典故的帝王是谁?
是秦二世胡亥。
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古代帝王葬礼规格?
皇帝死后不光有奢华的陵墓和陪葬品,其礼仪的繁琐也是令人瞠目结舌。不仅朝廷内外官员,皇亲国戚要着孝服,而且宫中的宫女、太监、民间百姓都要服丧。皇帝死后百日,民间禁止嫁娶和一切娱乐活动。这些制度都是不合理的。
古代帝王陵墓多大?
有大有小的,你说的帝王是指皇帝吗还是将相。
一般皇帝而言,都是相对诸侯偏大的,好几公顷的有。其实还要看发展的,比如越到后来陵墓越大越好咯。
古代帝王棺椁形式?
古代帝王棺椁都是三椁三棺,材质都是上好楠木,最高是‘黄肠题凑’棺椁,材质柏木。
古代帝王必读的书?
明清皇帝成年后一般都看《资治通鉴》,清朝皇子用满汉两种文字启蒙,满族比较浅,就是认认字,汉学一般要读四书五经。清朝皇帝一般都学养很好,康熙涉猎比较广泛,宗教、军事、科技、数学等都看,典型的包括《金刚经》《老子》《孙子兵法》《齐民要术》《史记》《全唐诗》《论衡》等,
世界古代帝王排名?
第100、乾隆(中国清朝皇帝)99、亚盖洛(立陶宛、波兰国王)98、克努特大帝(丹麦、英格兰国王)97、大卫王(犹太以色列国王)96、厄查纳(阿克苏姆国王)95、玛丽娅特蕾莎(奥地利女皇)94、戒日王(印度戒日朝国王)93、武则天(中国女皇)92、阿拔斯一世(波斯萨非王朝皇帝)91、腓力二世(法国卡佩王朝国王)90、红胡子腓特烈(德意志国王)89、伊凡雷帝(俄国沙皇)88、查理七世(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87、亚历山大一世(俄国沙皇)86、推古天皇(日本女天皇)85、克洛维(法兰克国王)84、梅什科一世(波兰国王)83、西蒙大帝(保加利亚国王)82、朱拉隆功(泰国曼谷王朝国王)81、李成桂(朝鲜李朝国王)80、旭烈兀(蒙古帝国伊儿汗)80、旭烈兀(蒙古帝国伊儿汗)79、月护王(印度孔雀王朝君主)78、忽必烈(蒙古大汗、中国元朝皇帝)77、利奥三世(拜占庭皇帝)76、希拉克略(拜占庭皇帝)75、穆罕默德杜尔(桑海国皇帝)74、查理四世(德意志国王)73、利奥波德二世(比利时、刚果国王)72、维多利亚(英国女王、印度女皇)71、阿尔弗烈德大帝(英格兰国王)70、伊本沙特(沙特阿拉伯国王)69、武丁(中国商朝国王)68、矮子丕平(法国加洛林王朝国王)67、路易九世(法国卡佩王朝国王)66、腓特烈二世(德意志、西西里国王)65、穆罕默德阿里(埃及帕夏)64、提格拉帕拉萨三世(亚述国王)63、哈拉尔蓝牙王(丹麦国王)62、戴克里先(罗马皇帝)61、亚历山大二世(俄国沙皇)60、亨利八世(英格兰都铎王朝国王)59、汉高祖刘邦(中国西汉皇帝)58、宋太祖赵匡胤(中国北宋皇帝)57、巴西尔二世(拜占庭皇帝)56、图拉真(罗马帝国元首)55、海护王(印度笈多王朝君主)54、魏孝文帝拓跋宏(中国北魏皇帝)53、英诺森三世(罗马教皇)52、卡洛斯一世(西班牙、德意志国王)51、沙普尔二世(波斯萨珊王朝皇帝)50、隋文帝杨坚(中国隋朝皇帝)49、若昂大帝(葡萄牙国王)49、若昂大帝(葡萄牙国王)48、爱德华一世(英格兰国王)47、威廉三世(荷兰执政、英国国王)46、曼苏尔(阿拉伯帝国哈里发)45、伊凡三世(莫斯科大公、俄国沙皇)44、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意大利国王)43、迦腻色迦(贵霜帝国君主)43、迦腻色迦(贵霜帝国君主)42、古斯塔夫二世(瑞典国王)41、腓特烈大帝(普鲁士国王)40、苏莱曼大帝(土耳其帝国苏丹)39、叶卡捷琳娜二世(俄国女沙皇)38、尼布甲尼撒二世(新巴比仑国王)37、威廉一世(荷兰执政)36、康熙皇帝(中国清朝皇帝)35、明太祖朱元璋(中国明朝皇帝)34、拉美西斯二世(古埃及法老)33、穆阿维叶(阿拉伯倭马亚王朝阿里发)32、帖木儿(帖木儿帝国君主)31、萨拉丁(埃及阿尤布王朝苏丹)30、奥斯曼一世(土耳其帝国苏丹)29、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唐朝皇帝)28、威廉一世(德国皇帝)28、威廉一世(德国皇帝)27、乌尔班二世(罗马教皇)26、图特摩斯三世(古埃及法老)25、征服者威廉(英格兰国王)24、路易十四(法国波旁王朝国王)23、阿克巴大帝(印度莫卧儿王朝皇帝)22、伊丽莎白一世(英格兰女王)21、奥托大帝(德意志国王)20、伊莎贝尔一世(西班牙女王)19、萨尔贡(阿卡德国王)18、居鲁士(波斯皇帝)17、明治天皇(日本天皇)16、美尼斯(古埃及法老)15、恺撒(罗马元首)14、汉谟拉比(古巴比仑国王)13、汉武帝刘彻(中国西汉皇帝)12、查理曼(法兰克国王)11、屋大维(罗马元首)10、查士丁尼一世(拜占庭皇帝)9、大流士一世(波斯皇帝)8、彼得大帝(俄国沙皇)7、拿破仑波拿巴(法国皇帝)6、阿育王(印度孔雀王朝君主)6、阿育王(印度孔雀王朝君主)5、欧麦尔一世(阿拉伯哈里发)4、成吉思汗(蒙古大汗)3、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2、秦始皇(中国秦朝皇帝)1、君士坦丁大帝(罗马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