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的墓一直没有被发掘,你认为未来多少年后能开始发掘呢?

秦始皇的墓一直没有被发掘,你认为未来多少年后能开始发掘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270 更新时间:2024/1/21 2:38:24

秦始皇的陵墓规模宏大,因种种原因到现在还没有被发掘,今后大概也不会发掘,为什么?因为没有发掘的必要。

那么有人就会问了,不发掘陵墓,我们如何去通过地下文物来了解秦朝历史呢?答案是,在不破坏秦陵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探查出秦陵结构和文物。

秦始皇陵墓一直没有被盗掘的原因中国文化有厚葬的习俗,视死如视生。人活着的时候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死后也要一样。于是人死后入土,一般都要陪葬许多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尤其是富贵人家,更会穿着珠光宝气入殓。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陪葬品更是数量众多,价值连城。这么多的宝贝随着死者入土,当然会引起盗墓贼的觊觎,因此,中国古代的墓葬基本上九成以上都会被盗。

七十年代发掘的长沙马堆汉墓,文物完整,历经两千年没有被盗过,堪称奇迹。但是,该墓在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盗洞向下延伸,一直到接近墓室只有几十厘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可以说,马王堆汉墓没有被盗是非常侥幸的。

正因为如此,古人为了防止墓地被盗,往往绞尽了脑汁。如许多统治者设置了许多疑,让盗墓者难以知道真正的墓地在哪里;另外一些统治者则安排了许多人来守墓,一代一代的守下去。

秦始皇陵陪葬品数量繁多,当然也会是盗墓者非常想盗的陵墓。历史上,众多的外族入侵过长安,也有数次农民起义军占领过关中,但经历了那么多的乱世,秦陵至今未被盗,地宫宫墙也没有破坏痕迹。现在我们的想象力暂时限制了我们对原因的探究,要知道,历史上占领长安的起义军,如黄巢的军队,至少有数十万,完全有可能将秦陵的封土给搬走,挖掘出地宫。有这个能力而没有实现,那也许就是动机的问题了,即他们并不想挖开秦陵。

而对于普通单打独斗的盗墓者,盗取秦陵宝贝的风险就太大了,因为秦陵采取了很多方法来防止盗墓:

填埋了流沙层设置了暗弩地宫中放置了大量的水银新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其实经过实地考察后,发现过秦陵的两个盗洞,分别在陵西北和陵东侧,盗洞直径90厘米左右,深9米,均远远未能触及陵墓中心(相差250米),似乎说明了盗墓者并不踊跃,并在盗墓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浅尝辄止。

国家为何不组织发掘秦陵?现在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也发展非常迅速,各项文化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包括这一个世纪以来,相继产生了众多可喜的考古发现,可是为何一直不对秦陵进行发掘呢?这是由于秦始皇陵的特殊性决定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对待帝王陵墓,历朝历代向来不会发掘。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帝都会在没死的时候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他们不希望自己的陵墓被盗,当然也不会去故意发掘前朝皇帝的陵墓。在中国皇朝的正统理念当中,发掘前朝皇帝陵墓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民国时期孙殿英盗东陵一事引起了轰动,虽然慈禧在中国民间名声非常不好,但盗陵这一事件仍然让孙殿英千夫所指,遭受万人唾骂。因此,新中国成立以后,仍然本着尊重封建朝代皇帝的态度,对皇帝的陵墓采取了不予发掘的原则。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如对十三陵中的定陵进行了发掘,但发掘过程中也尽最大的努力保护文物。虽然如此,由于技术还达不到要求,许多出土文物都因时间流逝而有所损毁,教训极大。秦陵规模巨大,对发掘要求非常高。秦陵呈覆斗状,现高度为51米,底边周长约1700米,光是土方开挖就是一个天量的数字。另外发掘过程中也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员共同在场操作,协调组织要求极高。从目前已发掘的兵马俑陪葬坑的情况来看,其规模就可想而知了。兵马俑的发掘本身也带来了很多遗憾,如兵马俑自身所带的颜色永远的消失了。因此,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时候进行发掘,是会留下很多遗憾的。秦陵充满了神秘性,其地下结构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地下文物的品种、数量等均还没有清晰的掌握。贸然进行发掘,必定会对秦陵形成巨大的损坏,这是我们民族所不能承受的。因此,宁愿暂时不发掘,也不要造成千古遗恨。秦陵中暗藏着许多致命的机关,建成2000多年来仍未被盗就足以说明。因此,在搞清楚这些机关之前,轻率的发掘,无疑将考古人员置于危险的境地。为什么我主张不发掘秦陵?秦陵对于我们研究历史具有无限的诱惑,相信中国的许多学者也希望某一天在条件成熟时能够发掘秦陵,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肯定会有许多惊世大发现。

但我想说,我们通过秦陵来了解历史的目的是肯定会实现的,但不必发掘秦陵。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拥有足够的技术来探查秦陵结构、探知地下文物分布,甚至了解文物详细情况的条件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具备,也许比想象还来得早。

我国曾经在21世纪初开展了中国文明探源工程,取得了重大成果:在距今5000年前,我国已进入文明阶段,出现了国家,进入“古国时代”。据此发现,我国的历史教科书也将修改。取得如此重大的成果的原因在于,过去,考古只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人类文化学者在做的事情。而通过国家力量,这个探源工程汇集了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等多学科学者的参与,弄清楚了许多悬而未决的疑案,也从新的角度设立了许多课题并纷纷攻破,从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同样的道理,今后科技的革命,也会给考古学带来重大突破。

比如针对秦陵的情况,可以使用纳米机器人,它可以利用自己微小的体积进入到土层,探究陵墓的分层结构,各层的厚度、土质情况,查明地宫的组成、文物的分布,甚至地下水银、重金属的分布情况。

接着可以钻探出一个探洞,输送机器人进入地宫,对地宫的各种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现在的科技已经可以让科学家在地球上操控月球表面,甚至火星表面的机器人,为什么不能够操控地面以下的机器人呢。这样的话,人类根本就没必要进入地下,一样可以清楚了解地宫的情况。况且,机器人不会汞中毒,可以对机器人进行相应的设计,使其拥有化学、物理数据的采集能力,高清摄影摄像能力。地面上的人们则能够通过发回的数据来分析文物,如丝织品的材料、编织方法,青铜器的物质组分、艺术风格,让机器人展开地宫中的书简,就可以看到秦朝的诸多制度记载,甚至发现失传已久的古代书籍。而这些文物,通通留在原处,不用见到天日,也就不会受到损坏。

十年前的我们,是绝想不到今天的我们居然都不用带钱包了,一部手机全部搞定。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大胆的想象未来科技对考古的巨大推动作用呢。秦始皇对中国的大一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后人的我们,还是保留我们对他历史功绩的尊重,让他在地下长久的安息吧。秦陵发掘,当慎之又慎。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的祖籍是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史上,唯有秦始皇能被称为“千古一帝”,他不但开创了中国的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还修驰道、建长城,统一文字、钱币、度量衡,其功劳千秋万代。随着人们对秦始皇的喜爱,他的个人问题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秦朝由西向东,灭六国、统天下,那这个长久以来被排除在中原诸国之外的来自何方呢,秦始皇的祖籍是哪里?按照现

  • 秦始皇的陵墓为什么到现在没有挖开,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公元前259一前210年)赢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史称“秦始皇”秦始皇葬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0Km、临潼县骊山,也称山园。至今已有2200年历史(公元前210年一一公元年)现”兵马俑“是秦陵的一部份。秦始皇陵墓于1962年,我国考古队已对其全面勘察。但实际发现于1974年1月

  • 秦始皇的墓是不是在古代就被人盗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现代考古证明,秦始皇陵地宫完整的保存在封土堆下,几千年来未被盗掘。1974年1月29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公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有关组织的挖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现

  • 秦始皇墓穴打开了吗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秦始皇陵墓没有打开。秦始皇的陵墓在公元前247年开始筹建,于前208年竣工,总共耗时39年,可谓是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其陵墓包括很多大小、形制不同的墓葬以及陪葬,现在通过技术手段探得的就有四百多个,而且根据考古工作者的勘察,秦始皇陵大多保存完好,鲜有被盗掘痕迹,但是现在没有任何开挖秦始皇

  • 为什么会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一、南方的才子南方山青水秀,美丽富庶,文教发达,所以人杰地灵,唯南方才子佳人多。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就有“竹林七贤”,“山水诗”鼻祖大小谢,书法世家王羲之等等。到了唐宋时期,唐诗宋词更是登峰造极,唐宋八大家有六人就是南方人。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等名满天下。古代的才子大多出自南方,一方面是南方

  • 怎么迁坟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试试。老话说的好,宁看十座新坟,不迁一座老坟。在现在迁坟都是无奈之举,大多都是征地没办法才迁坟的。一般情况是最好不要迁坟,因为逝者入土为安,如果动了就不得安宁了。先简单说说我们这里的迁坟习俗吧。首先在迁坟动土前要烧纸告知坟里先祖亡灵,在刨开后先看棺木是否完好无损,如果棺木完好无损

  • 秦始皇陵,现在的技术都不敢挖掘,是不是还有比水银更恐怖的“武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可想而知,一旦秦始皇陵被挖掘而出,绝对能够震惊全世界,单单是秦始皇陵中的一角,秦兵马俑挖掘出来的时候都已经震惊了全世界,若是秦始皇陵被挖掘而出,正想来看的人不知会有多少。即使这般,秦始皇陵也不容挖掘。秦始皇深埋地下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来,多少王侯将相的坟墓曾经被挖掘来开,又有多少人窥觑过秦始皇陵中的珍

  • 有人说历史上秦始皇临死前交代自己要埋在咸阳而不是雍城,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提问本身是存在问题的,实际上,秦始皇既没有想埋在雍城,也没有想埋在咸阳,而是在生前就规划自己的陵墓,选址于临潼骊山。关于秦人陵区的变化,在这里着重推荐答主老师的一篇研究文章《秦人的十个陵区》。秦人的帝王陵墓,紧密跟随都城而迁移,所以秦始皇不会选择雍城从护送周平王东迁,到被项羽灭亡,秦国经历了56

  • 据说秦始皇死前说了一句什么话,使得至今无人敢挖秦始皇陵,对此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曰: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因为秦皇陵是天下龙脉所在,华夏安危所系,故无人敢挖秦皇陵。秦皇陵建成以后,胡亥将所

  • 秦始皇兵马俑是哪一年被发现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座皇帝陵园,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这座地下宫殿遍藏奇珍异宝,“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暴死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