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当秦始皇陵被打开后,能解开或者发现什么真相?

当秦始皇陵被打开后,能解开或者发现什么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185 更新时间:2024/1/19 2:37:58

导语

秦始皇统一六国,社会得到空前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王”称号,已经不能与他的功德地位相匹配。于是他从三皇五帝中抽出“皇”与“帝”的关键字,组成“秦始皇”,他不断巡视天下,祭祀山川,封泰山,登碣石,刻石琅琊,向苍天上下宣扬威德!

同时,他用70多万人历时30年,原来所有国君埋葬地的名称由“坟”、“丘”或者“冢”发展为“陵”。始皇陵是中国最大的人造封土堆,东西宽345M,南北长350M,高76M。状若天然山丘。

(秦始皇陵局部封土局部)

一,关于秦始皇陵的史籍记载

封建王朝的厚葬之风源于儒家的思想支配达几千年,所以“尽礼”、“尽孝”观点最被人拥护,厚葬的道德依据就是这两条。周朝尚需合于“礼”,如果“越礼”便要受到非议。到了战国时期,那些地为王的诸侯犹如后世的封建军阀,哪个尊守你那些“鬼名堂”规矩呵!

韩非子叹曰:“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裳,材木尽于棺。”墨子顿足痛斥:“今王公大人之为葬埋则异于此,必大棺中棺革之三(三重棺的形制,笔者注)。到了大秦一统江山后,更是抱着:“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汉书贾山传》载始皇陵云:“死葬乎骊山,吏徙数十万人,下彻三泉,合金石冶铜锢其内,漆其外,被以珠玉,施以翡翠,中成观游,上成山林,为葬埋之奢至于此。”

上面的叙述是陵上的建筑,一共有二层,分为祭祀和悼念的场所,都是珠宝黄金装饰。据长安志》,始皇葬于骊山,陵丘甚为雄伟,虽不迨一千二百四十尺,亦足有二十五丈,陵甚方形,东西约千六百尺,南北千八百尺。有周垣环绕(打了围墙的笔者注),当时的豪华建筑已是残砖断瓦,随处可见。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陵墓上的木质建筑群被焚毁,而陵墓内被项羽的三十万人,用了三十天,不能穷。关东盗贼销取铜。这段记录源于《水经注》,后来又被放火烧,“延九十日不能灭”,损失惨重!有先见之明的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暗示:“无不亡之国,无不掘之墓。”果然被这个非凡的政治商人不幸而言中,真是一语成谶!

二,质疑《水经注》

距秦始皇去世足足有七百年后的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称,项羽发兵三十万,用了三十天时间盗掘了始皇陵,甚至把棺上的铜件都取下盗走。

《水经注》的成书时间距此已经七百年,以讹传讹事情的发生不足为奇。理由如下:

1.即使发兵三十万,但是,皇陵地宫通道不会轻易发现,始皇陵的挖掘容不下很多人操作。

2.皇陵附近的陪葬坑均未盗掘,2000年时,继兵马佣发现后,又发掘了秦始皇陵文官佣百戏佣的陪葬坑,并出土了珍贵文物。见图:

令人惊叹的是,坑中不止泥陶佣,而且出土一件重达212Kg的大铜鼎。见图:

项羽为什么对陪葬坑无一盗掘呢?显然右籍仍然不能自圆其说。

再比如,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应该是本人说本朝事,况且陈寿还是蜀国官员,姜维幕僚,但是他对邓艾入蜀路线是这样说的:“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至江油。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就是这个“七百里”数据,给后人留下悬疑,我曾专文阐述了这个问题,我的结论是,“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车束马入蜀。”既是奇袭,有必要开山造桥吗?即使是现在,要在该处修一条山路,也不是一个小工程。所以《水经注》的记载是不存在的。

三,皇陵地宫的宝物

由于二千多年的严密封闭,秦始皇仍然被水银所淹没,而且宠大的空间充满水银产生的毒气,抑制了细菌的滋生,所有宝物依然如新。具体有什么宝贝呢?

1.传国玉玺

它就在始皇帝的玉枕边。这是真品,传世的玉玺是复制品,这是秦始皇与李斯密不外传的大事,因为秦始皇坚信自己在另一个世界也是帝王,陵园周围的陪葬坑可以支撑我的说法。

2.干将、莫邪一一挚情之剑

这段悲情传说的一对宝剑在秦始皇的身边,与大印左右两侧陪侍。

3.随侯珠

与和氏壁合称春秋二宝。有传说它是“龙珠”,也有人认为就是玻璃珠,从产地随州来看,当地产会发光的石,但是,它只能在紫外线照射下才能发光。

4.大禹铸九鼎

这九个鼎在战国时期莫名奇妙的失踪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当然会追查到底,但是作为国家一级保密标准予以处理。我认为秦始皇窃为己有,并且在生前就秘密的运进地宫。

结束语

秦始皇葬入帝陵后,所有工匠均被杀害。地宫入口墓道成为永远的秘密,至于当时珍贵的青铜礼器,可以说里面堆积如山,更为珍贵的夏朝档案,完整的堆放在侧室中。

(以上叙述均为个人臆想,仅限参考)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的墓一直没有被发掘,你认为未来多少年后能开始发掘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的陵墓规模宏大,因种种原因到现在还没有被发掘,今后大概也不会发掘,为什么?因为没有发掘的必要。那么有人就会问了,不发掘陵墓,我们如何去通过地下文物来了解秦朝历史呢?答案是,在不破坏秦陵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探查出秦陵结构和文物。秦始皇陵墓一直没有被盗掘的原因中国文化有厚葬的习俗,视死如视生。人活

  • 秦始皇的祖籍是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史上,唯有秦始皇能被称为“千古一帝”,他不但开创了中国的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还修驰道、建长城,统一文字、钱币、度量衡,其功劳千秋万代。随着人们对秦始皇的喜爱,他的个人问题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秦朝由西向东,灭六国、统天下,那这个长久以来被排除在中原诸国之外的来自何方呢,秦始皇的祖籍是哪里?按照现

  • 秦始皇的陵墓为什么到现在没有挖开,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公元前259一前210年)赢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史称“秦始皇”秦始皇葬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0Km、临潼县骊山,也称山园。至今已有2200年历史(公元前210年一一公元年)现”兵马俑“是秦陵的一部份。秦始皇陵墓于1962年,我国考古队已对其全面勘察。但实际发现于1974年1月

  • 秦始皇的墓是不是在古代就被人盗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现代考古证明,秦始皇陵地宫完整的保存在封土堆下,几千年来未被盗掘。1974年1月29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公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有关组织的挖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现

  • 秦始皇墓穴打开了吗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秦始皇陵墓没有打开。秦始皇的陵墓在公元前247年开始筹建,于前208年竣工,总共耗时39年,可谓是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其陵墓包括很多大小、形制不同的墓葬以及陪葬,现在通过技术手段探得的就有四百多个,而且根据考古工作者的勘察,秦始皇陵大多保存完好,鲜有被盗掘痕迹,但是现在没有任何开挖秦始皇

  • 为什么会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一、南方的才子南方山青水秀,美丽富庶,文教发达,所以人杰地灵,唯南方才子佳人多。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就有“竹林七贤”,“山水诗”鼻祖大小谢,书法世家王羲之等等。到了唐宋时期,唐诗宋词更是登峰造极,唐宋八大家有六人就是南方人。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等名满天下。古代的才子大多出自南方,一方面是南方

  • 怎么迁坟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试试。老话说的好,宁看十座新坟,不迁一座老坟。在现在迁坟都是无奈之举,大多都是征地没办法才迁坟的。一般情况是最好不要迁坟,因为逝者入土为安,如果动了就不得安宁了。先简单说说我们这里的迁坟习俗吧。首先在迁坟动土前要烧纸告知坟里先祖亡灵,在刨开后先看棺木是否完好无损,如果棺木完好无损

  • 秦始皇陵,现在的技术都不敢挖掘,是不是还有比水银更恐怖的“武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可想而知,一旦秦始皇陵被挖掘而出,绝对能够震惊全世界,单单是秦始皇陵中的一角,秦兵马俑挖掘出来的时候都已经震惊了全世界,若是秦始皇陵被挖掘而出,正想来看的人不知会有多少。即使这般,秦始皇陵也不容挖掘。秦始皇深埋地下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来,多少王侯将相的坟墓曾经被挖掘来开,又有多少人窥觑过秦始皇陵中的珍

  • 有人说历史上秦始皇临死前交代自己要埋在咸阳而不是雍城,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提问本身是存在问题的,实际上,秦始皇既没有想埋在雍城,也没有想埋在咸阳,而是在生前就规划自己的陵墓,选址于临潼骊山。关于秦人陵区的变化,在这里着重推荐答主老师的一篇研究文章《秦人的十个陵区》。秦人的帝王陵墓,紧密跟随都城而迁移,所以秦始皇不会选择雍城从护送周平王东迁,到被项羽灭亡,秦国经历了56

  • 据说秦始皇死前说了一句什么话,使得至今无人敢挖秦始皇陵,对此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曰: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因为秦皇陵是天下龙脉所在,华夏安危所系,故无人敢挖秦皇陵。秦皇陵建成以后,胡亥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