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会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为什么会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6 更新时间:2024/1/18 20:31:20

一、南方的才子

南方山青水秀,美丽富庶,文教发达,所以人杰地灵,唯南方才子佳人多。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就有“竹林七贤”,“山水诗”鼻祖大小谢,书法世家王羲之等等。

到了唐宋时期,唐诗宋词更是登峰造极,唐宋八大家有六人就是南方人。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等名满天下。

古代的才子大多出自南方,一方面是南方的山水滋养才子,另一方面也是传承和发扬的结果。到了近现代,南方出现了不少文学流派,文学人才也层出不穷,鲁迅、郁达夫、胡适、徐志摩等等,均是南方人,所以有“南方出才子”的说法。

二、北方的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北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边关,多年征战,实践出真知,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北方将领,卫青霍去病董卓马超张飞典韦、李世民一家三代,杨家将、薛仁贵、铁木真等等,一口气真是说不完。

北方的气候和山水养育出北方人高大魁梧的体格,豪气爽朗的性格,东北大汉、山东大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的北方人更适合作战,战斗力强,北方人也更向往“沙场秋点兵”,“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些都是“北方的将”的根源。

三、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炎帝诞生于陕西宝鸡,炎帝与蚩尤打仗,炎帝失败,向黄帝求救。黄帝经过艰苦作战,战胜蚩尤,获得胜利,统一了中原各部落,黄帝陵就在陕西。中华民族的后代子孙又被称为炎黄子孙,指的就是黄帝炎帝的后代。

陕西也是十三朝古都,这里既是皇帝的龙兴之处,也是皇帝的埋葬之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朝代秦朝就建都陕西,秦始皇陵也就在此,闻名世界的兵马俑也是在这里发现。

至今让中国人引以为荣的唐朝也建都陕西,唐十八陵就在这里。著名的乾陵武则天和李治合葬地,无字碑也在此,被考古界称为“中国帝陵之冠”,是唐十八陵中的典型代表,也是唐文化遗址保护中最重要部分。

当然,“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这样的说法是相对的,大家不必为此去抬杆“南方有将,北方也有才子,北京的土地也埋皇上”啊。时至今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创新发展,“十年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现在地球就是一个村,人才流动,消息灵通,网上购物,丧葬制度的改革,“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已经永远成为了历史。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怎么迁坟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试试。老话说的好,宁看十座新坟,不迁一座老坟。在现在迁坟都是无奈之举,大多都是征地没办法才迁坟的。一般情况是最好不要迁坟,因为逝者入土为安,如果动了就不得安宁了。先简单说说我们这里的迁坟习俗吧。首先在迁坟动土前要烧纸告知坟里先祖亡灵,在刨开后先看棺木是否完好无损,如果棺木完好无损

  • 秦始皇陵,现在的技术都不敢挖掘,是不是还有比水银更恐怖的“武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可想而知,一旦秦始皇陵被挖掘而出,绝对能够震惊全世界,单单是秦始皇陵中的一角,秦兵马俑挖掘出来的时候都已经震惊了全世界,若是秦始皇陵被挖掘而出,正想来看的人不知会有多少。即使这般,秦始皇陵也不容挖掘。秦始皇深埋地下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来,多少王侯将相的坟墓曾经被挖掘来开,又有多少人窥觑过秦始皇陵中的珍

  • 有人说历史上秦始皇临死前交代自己要埋在咸阳而不是雍城,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提问本身是存在问题的,实际上,秦始皇既没有想埋在雍城,也没有想埋在咸阳,而是在生前就规划自己的陵墓,选址于临潼骊山。关于秦人陵区的变化,在这里着重推荐答主老师的一篇研究文章《秦人的十个陵区》。秦人的帝王陵墓,紧密跟随都城而迁移,所以秦始皇不会选择雍城从护送周平王东迁,到被项羽灭亡,秦国经历了56

  • 据说秦始皇死前说了一句什么话,使得至今无人敢挖秦始皇陵,对此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曰: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因为秦皇陵是天下龙脉所在,华夏安危所系,故无人敢挖秦皇陵。秦皇陵建成以后,胡亥将所

  • 秦始皇兵马俑是哪一年被发现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座皇帝陵园,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这座地下宫殿遍藏奇珍异宝,“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暴死于

  • 秦始皇陵墓和汉武帝陵墓什么时候发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谁敢挖掘,这是冒天下之大不为,天下共诛之。秦始皇,汉武帝,的陵寝永远保留下来,留下祖先文化之根基,这是中华之魂,中华之奠基。留下来,永远纪念民族大团结,汉族之源。不但不能挖掘还要保护好,留给子孙之丰碑。秦始皇的统一,汉武帝的民族规范,确定了秦统一六国后的包括秦国在内的七国人民都是汉民族。要统一,不要

  • 建国后国家组织对定陵进行考古,为什么到现在也没人提议挖开秦始皇墓?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唐、宋、元、明、清开国皇帝的主墓有几座打开过?!何况那是始皇帝的墓,再挖就到主墓了,这是始皇帝呀!请问有谁自己扒过自家祖坟的!因为不敢挖啊!首先我们必须要肯定的是,秦始皇陵的价值毋庸置疑!一旦面世,且不说皇陵里文物,史料,将会对整个中国先秦历史的研究起到多大的帮助。仅仅是建景区收门票,其都会给当地带

  • 定陵的地宫入口当年是怎么被发现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地宫口的确定,是皇陵发掘过程中的第一道坎。1955年,在三位历史学家和作家的不懈努力下,明十三陵的发掘工作得到批准。明成祖的长陵被定为发掘对象,但当时的考古队勘探了一年多硬是没找到地宫入口。于是,发掘委员会只好无奈的放弃长陵的发掘,决定找一个容易下手的明皇陵先试挖掘一下。本来考古队已将目标转向明仁宗

  • 为什么古代会有残忍习俗“瓦罐坟”,老人60岁住进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如果老人到了60岁就要被活埋,埋进瓦罐坟里。瓦罐坟形似瓦罐,坟留有一个送饭的入口,孝顺的儿子会送饭一百天,每送一天饭就在入口处垒一块砖,直到最后老人饿死、憋死。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活埋老人?为什么这么残忍?起因是这种风俗在史前文化就有了。那时候太落后,人们不能解决吃饱的问题。这样的生活折

  • 古代皇帝下葬的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神仙2606的邀请。世间的万事万物,只要是有生命的物体,都有由生到死、自生自灭的过程,作为世间万物之主的人类也不例外,也同样要遵循从生到死的规律,人死了就得埋葬入土为安,穷人有穷人的葬法,富人有富人的葬法,或许有人好奇,那皇帝死了之后又是怎样下葬的呢?古代皇帝的丧葬制度是比较严格的,有许多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