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修长城这件事上,大修长城的秦始皇和不修长城的康熙大帝哪个更伟大?

在修长城这件事上,大修长城的秦始皇和不修长城的康熙大帝哪个更伟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075 更新时间:2024/1/17 12:04:22

秦始皇的伟大之处并不是修长城,而是创立了中央聚权的帝国,建立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秦始皇所创立的制度,一直被后来朝代所沿用,就算是康熙大帝也沿用秦制,没有跳出秦制的框架,你说谁伟大?

秦始皇修长城是不是摆设?

秦始皇修筑长城是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绝非是一个摆设。

习惯上把长城称作“万里长城”,但在历史上却有许多不同的叫法,比如方城、长堑、城堑、墙堑、塞、塞垣、长城塞等等,明朝时称为边墙、边垣,所谓的”边“,就是边地,是中原与少数民族的边界。从这些名字就可以看出,长城是边防要塞,是用来抵御塞北游牧民族联盟侵扰而修筑的军事工程的统称。

01

长城的历史,并不是起自于秦始皇时期

早在公元前九世纪的西周时期,周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扰,就开始修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那个烽火台,就是长城概念的一部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这就形成了最早的长城。

诸侯国在边境最早修筑的长城,是公元前七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燕、韩、赵、魏、秦、中山国等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都在修筑长城。从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长短不等。

为了与后来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区别,史家把这些长城称作“先秦长城”。现在留存的、比较著名的是齐长城、楚长城等,其中齐长城还有1200多里,是最早的长城之一,被誉为“长城之父”。

楚长城在史料记载上称作“方城”。

《左传》记载:公元前656年(楚成王十六年),齐国要出兵攻打楚国,军队到了陉这个地方,楚成王派了屈完迎敌。到了召陵,屈完对齐侯说:楚国有方城可以作为城防,有汉水作为城池。你真要想打一仗的话,我们楚国足可以抵挡一阵子的。

齐侯看到楚国防御工事坚固,就撤军了。

由此可见,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其战略军事意义之重大。

02

秦长城绝不是摆设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诸侯国之间的长城就失去了防御的意义,而且会阻碍大一统王朝的经济、交通等的发展。

统一后的秦国,唯一的威胁,就是来自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早在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就在北方边境修筑长城。

作为军事防御工程,秦、燕长城的作用,在历史文献记载中几乎没有,赵长城的记载也很少。但这不是说,他们没有起到作用,恰恰相反,正因为三国的长城,成功阻挡了匈奴、东胡,不能越过长城南掠,所以记载很少,可见长城在军事防御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长城始于秦昭王时期,北方匈奴屡屡南侵,对秦国构成了巨大威胁。秦国既要对付北方的匈奴,还要对付东方六国联军,军事压力很大。

秦国长城修成后,只需要少量军队驻守,就能阻止匈奴南下。如此一来,就可以集中军事力量对付六国联军。

秦长城的存在,为秦始皇一统天下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统一后,为了消除匈奴的威胁,秦始皇命令大将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进入漠北作战。

长途跋涉远离中原,这三十万大军的后勤保障是多么困难,消耗是多么巨大。但游牧民族流动性很强,很难把他们彻底消灭,他们的存在永远是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决定修建万里长城,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一体的防御屏障,以此抵御匈奴的入侵。这个决策,应该说是高瞻远瞩,具有重大军事战略意义。

据记载,秦始皇动用了近百万徭役修筑长城,占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这看似是耗资巨大、劳民伤财的事情,但无论从军事意义还是战争消耗成本来看,都是完全必要的。

仅仅蒙恬那三十万大军的年消耗,恐怕就远超这近百万徭役的消耗量。但长城是永久性的工程,是一劳永逸的。

而军事力量总是暂时的,一旦撤走,匈奴会立马回来,而且万里防线都是他进攻的地方,可谓防不胜防。

今天来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是巨大的旅游资源。它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军事防御功能,但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绝不是摆设,不是家里摆放的一座阔气的屏风,它不仅是永久的战略防御工程,更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谁有秦始皇修建长城的故事?不要太长,3-5分钟就好~谢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网友推荐答案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秦始皇正徵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不知累死了多少。苏州有个书生叫万喜良,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家花园,无意中遇到了孟姜女。孟姜女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

  • 关于秦始皇陵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据杂史记载,,秦始皇一生无后,是因为他喜欢一个叫阿房的女子,此女不愿入宫为妃为后,秦始皇钟情,就见了阿房宫。还有一说,秦始皇本来喜欢阿房,结果阿房不爱秦始皇,后来秦始皇移情别恋到郑国渠的女儿,但是郑国渠的女儿不是秦国人,和秦始皇也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也不愿为后,秦始皇就将郑国渠的女儿留在阿房宫,此女死

  • 古有我秦始皇建长城抵御外敌,今有特朗普花25亿建墙防偷渡,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把特朗普与秦始皇相提并论,混为一谈。这就等于说秦始皇又现身了,这就是说美国又变成几千年前的封建社会了,秦始皇又转世投胎了。这实际上是告诉全世界:秦始皇是有史以来古今中外治国最有才能的皇帝。美国管理国家管理世界的方式方法中国几千年前就在使用了,特朗普所使用的方法都是从中国古代学到的。特朗普是秦始皇

  • 秦始皇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姓嬴,名政。汉族,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13岁即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因年幼

  • 浩瀚的万里长城在二千多年前人工修建,它是如何完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长城的修建历史很早,西周时期的周王朝就已经开始修建了城堡“列阵”,用来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但是我们最熟悉的还是秦朝时候的长城,因为孟姜女的出现,让秦始皇建长城的工程闻名于后世。长城的修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但事实上长城并没有这么“脆弱”,一个女人的哭声就能让长城倒

  • 秦朝是第一个修长城的朝代,它的修建给秦朝都带来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感谢邀请。首先秦朝并不是第一个修长城的。秦长城连接燕赵,覆盖整个北部防线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修筑过长城的,有赵国、燕国、魏国、齐国。其中赵国长城和燕国长城修建比较早,主要目的是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而后来的秦长城就是以燕赵长城为基础,重新规划和修建的。前后总共花费了9年时间,先后动用了约百万的人力。而

  • 秦始皇为何没有派军队消灭匈奴而是建造长城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秦始皇的战略是很正确的。在秦代的技术条件下,汉人不可能长期控制蒙古高原这个游民民族的基地。其实不要说当年,就算是清末没有铁路的时候,左宗棠运输粮食从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一车粮食的运费比粮食本身高几十倍。为了支持数万大军的粮食费用,就花费了几百万两白银。如果不是新疆的阿古伯不堪一击

  • 关于秦始皇的典故、故事、野记 都要,先谢谢各位啊!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姓嬴名政,生于公元前259年,13岁时(公元前246年)其父庄襄王去世,即位为秦王。22岁亲政后,便逐步进行统一全国的大业。凭借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经过十余年的兼并战争,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等诸侯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 概括秦始皇的故事(50字以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战国末年,秦国实力最强,最后统一了六国!对我国主领土完整作出了不小的贡献!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将影响较大的几项罗列如下:⒈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⒉废分封,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

  • 秦始皇修长城抵抗匈奴,为什么明朝也要修建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北方少数民族崛起势必会对冲击中原农耕文明造成冲击,因此,从古至今,中原政权都在致力于对少数民族的防御。其实,长城并不是从秦朝开始修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曾经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赵国也是站在反抗游牧的前线。而秦国将抵抗匈奴当做一项国策来进行的。正所谓,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瓦解的,中国古代农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