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修长城抵抗匈奴,为什么明朝也要修建长城?

秦始皇修长城抵抗匈奴,为什么明朝也要修建长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678 更新时间:2023/12/14 20:48:30

北方少数民族崛起势必会对冲击中原农耕文明造成冲击,因此,从古至今,中原政权都在致力于对少数民族的防御。

其实,长城并不是从秦朝开始修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曾经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赵国也是站在反抗游牧的前线。而秦国将抵抗匈奴当做一项国策来进行的。

正所谓,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瓦解的,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基础上的政权,只要小农经济遭到破坏,就会直接或者间接葬送在农民起义的暴风雨中,秦朝是陈胜吴广,汉朝是赤眉和黄巾,隋朝是(瓦岗?),元朝是大小明王等,明朝是李自成张献忠等。

外部少数民族导致政权更迭的也有,比如,唐宋两朝的灭亡都和少数民族政权有关,因此明朝是建立在前一两个汉人政权是被少数民族冲击垮台的基础上,而明朝推翻的政权本身就是少数民族政权,因此,如何有效抵御游牧民族冲击成为摆在明朝生死存亡的问题。

而长城作为重要的防御手段,当然,首先得到明朝统治者的青睐。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何要修长城?

谢头条!秦始皇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一扫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主制国家,开辟了中国历史二千一百年的封建帝制,拉开了中华民族形成和辉煌序幕,其功之大,不愧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文韬武略,把六国一个个消灭,为何却要在中国的北方修万里长城,难道他害怕北方的胡人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胡人在军事上虽然对秦国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但不至于让秦国怕到要修长城的地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发动了对胡人的战争,结果把胡人打得一踏糊涂,狼狈逃窜,所以修长城不是秦国害怕胡人侵袭的原因,主要是:

一是从战略上看为了有备无患。虽然秦国打败了胡人,但不等于胡人对秦国一点威胁都没有,眼前胡人尚不是大秦的对手,但不等于未来胡人还不是秦国的对手。尤其是燕人卢生所说的亡秦者胡也让秦始皇对胡人提高了警惕,也让秦始皇对胡人开始了从长远计议。

二是从势力对比上为了取长补短。秦始皇认识到,蒙恬击退胡人,完全靠的是步军作战英勇,而在机动能力上远远不及马背上你胡人快速,地势平坦、一往无际的漠北对胡人来说如鱼得水,进退自如,有利于胡人机动作战。为了弥补秦军作战短板,不让胡人一马平川,于是就用修长城的办法克服胡人可能对秦军的威胁和冲击,阻挡、迟滞胡人的快速机动,确保秦国北方的防御。

三是从经济看为了更加划算。按照秦始皇的最初设想,是要从军事上彻底消灭胡人,但丞相李斯认为万万不可,原因一是胡人乃马上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他骑着马到处可以为家。二是胡人没有财产,既是全部将其占领,他也损失不大,更对秦国来说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还多了一份拖累。三是彻底消灭胡人,需要消耗秦国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精力,势必会影响秦国的发展和建没,百害而无一利。秦始皇认为李斯讲的不错,但不能不对胡人有所教训和提防,最后权衡利弊,做出了大修长城以御胡人的战略决定。

修长城对秦始皇来说实属无奈,灭又灭不掉胡人,打又不划算,不打又怕胡人最后成为秦国之大患,对秦国江山社稷构成严重威胁,从长远着眼,为大秦江山着想,才做出了修筑长城的千古之事。真是保亦长城,败亦长城,长城为了确保大秦的安全,却因修筑长城要了秦国的性命,早知如此,相信秦始皇会不论因为什么原因,他也绝不会干修长城的事情。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前100多年关于秦兵马佣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从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记年号看,兵马俑从葬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秦始皇凭借他“挥剑决浮云”、“大略驾群才”的能力,灭六国,统天下。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继续大修阿房宫和弛道,赋税徭役比以前更为繁重,从而引起农民大起义。在这种形式下,三号坑中途终

  • 秦代万里长城的起点和终点是哪里?终点跨过了鸭绿江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秦帝国的万里长城是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在秦国灭六国后,在原先秦国,赵国和燕国所修的长城上,将此三段长城连接起来而成的。在秦统一六国前的春秋战时代乃至西周时代,中原大地都面临来自北方戎狄游牧部落的攻击和骚扰。当时西周都是由于游牧部落攻陷西周的都城(当然内部动乱是主因),而灭亡,易地建立了东周。可

  • 当时大秦帝国明明拥有可以消灭匈奴的力量,为什么还要修筑长城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大秦帝国只是拥有能够打败匈奴的实力,而不是拥有可以消灭匈奴的力量,毕竟打败和消灭的差别和难度不是一个等级的,尤其是对于匈奴这样的游牧民族来说,而秦始皇之所以选择筑长城以御匈奴,一来是因为他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没法在这上面耗费太多的精力和资源,二来也正是看出了,对于匈奴的难处和持久性。既然强行进攻打退

  • 秦朝没有水泥技术,那么万里长城是用什么修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问:秦朝没有水泥技术,那么万里长城是用什么修的呢?秦朝修的长城主要是夯土,只有主要的地方才用砖修,现在的青砖长城是明朝修的,差了一千六七百年。但是,明朝也有水泥技术,他们是怎么修长城的?除去前面的朋友们说的用石灰,还有粘土糯米浆之外,还有一项主要技术。我们村在文革时期拆了一座明末清初的古庙,这座庙完

  • 秦始皇要吃公鸡蛋,难住了大臣,小孩说了一句什么话皇帝不吃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秦始皇也并不是非要吃这个鸡蛋,而是因为想要为难甘家。因为甘家是当时的权臣,受到了秦始皇的忌惮,所以这才想找一个借口把甘家给除了。于是秦始皇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甘茂才,并且还让甘茂才签下了军令状,时限是三天。这三天里,甘茂才是愁得要命,四处寻找这个所谓的公鸡蛋。甘茂才有个十四的儿子,叫甘罗。他可不

  • 秦始皇的经历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出生在赵国的邯郸,因为当时父亲异人(秦庄襄王)和母亲赵姬都是在赵国当人质。公元前250年,秦始皇和父亲母亲从赵国返回秦国,主要是因为吕不韦的暗中操作帮助。公元前250年,秦始皇的爷爷(秦孝文王)即位,三天后就病逝了。父亲秦庄襄王即位。公元前246年,父亲秦庄襄王去世,年仅13岁

  •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哪十三朝?有哪些有趣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西安是大西北地区的一个重镇,乃是现在陕西的省会城市,其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饶、文化经济发达,又是古丝绸之路的发源之地,同时还是古代很多王朝的都城,根据史料统计来看,西安是十三朝的古都。能够成为十三朝古都,足以说明西安这座城市的特殊之处,那么究竟是哪十三朝呢?以西安为古都的十三朝,又曾发生过那些精彩有

  • 秦始皇是如何登上帝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秦国是当时的七雄之王,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才逐渐强大起来,秦王一登上王位就加紧兼并六国的战争。经过十年艰苦卓越的战斗,秦王终于完成了他统一中国的大业,秦王赢政成了中华数千年专制时代的第一位君临天下,叱咤风云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

  • 关干秦始皇的故事300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有一个叫尉缭的人求见秦始皇,向秦始皇讲述了一些外交之道,秦始皇很高兴,下令重赏尉缭。哪料尉缭这个家伙一点都不领情,秦始皇对他待遇这么好,他却把秦始皇骂了一顿想跑,被抓回来之后,秦始皇不但没有惩罚他,反倒仍然封他做了大官,礼遇有加。秦始皇的胸襟由此可见一斑。秦始皇准备灭楚,老蒋王翦说要60万人,年轻将

  • 跟秦始皇(秦朝)有关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秦王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就决定采用了“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他还规定:子孙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