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是如何登上帝位的?

秦始皇是如何登上帝位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581 更新时间:2024/2/14 21:46:10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秦国是当时的七雄之王,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才逐渐强大起来,秦王一登上王位就加紧兼并六国的战争。经过十年艰苦卓越的战斗,秦王终于完成了他统一中国的大业,秦王赢政成了中华数千年专制时代的第一位君临天下,叱咤风云的千古一帝。

谁知道秦始皇的故事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姓嬴,名政。汉族,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13岁即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掌管。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秦王嬴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给自己起名“皇帝”。一生中有功也有过,与汉武帝并称为“秦皇汉武”。

秦始皇一生的事迹

登上王位庄襄王三年(前247年),庄襄王去世,嬴政即位为秦王。即位时由于年少,故国政由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并尊吕不韦为仲父。吕不韦既把持朝廷,又与太后(赵姬)偷情。他见秦始皇日渐年长,怕被他发现,故献假宦官给太后。结果太后生下了两个私生子,而假宦官亦以王父自居,封长信侯,领有山阳、太原等地,自收党羽。在雍城长年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势力。前238年,秦始皇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动用玉玺发动叛乱,攻向蕲年宫。秦始皇早已蕲年宫布置好三千精兵,打败叛军。转打咸阳宫,那里也早有军队,一人落荒而逃,没过多久便被逮捕。秦始皇将五马分尸,曝尸示众;又把母亲赵姬关进雍城的阳宫。秦始皇随后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其后,虽然他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令》,逐出六国食客,但被李斯的《谏逐客书》所劝阻,其后他任用尉缭子、李斯等人。统一中国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灭韩、十八年灭赵、二十二年灭魏、二十四年灭楚、二十五年灭燕、二十六年灭齐。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筑长城秦灭六国之后,即开始北筑长城,每年征发民夫四十余万。在当时生产力极度低下,男人辛苦劳作尚不能裹腹,女人纺织的布都无法蔽体的情况下,征调如此之多的民力去从事非生产性劳动,造成的结果只能是死亡人数无法统计,千里之地尽是尸首,血流成河的惨剧,所以百姓十户人家里有五户想要造反也就不足为奇了。“孟姜女哭塌长城”的民间传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普通百姓对修筑长城的怨言。当时所修筑的长城,并非今所见之长城(今长城主为明朝时所修建)而是相当不牢固的夯土墙,秦长城主要目的是标名与匈奴的界线,并没有实质的防御功用,况且当时匈奴实力并不强,始皇仍遣蒙恬发兵十万攻击匈奴,后人对此的评价是:“兴兵远攻,贪外虚内,务欲广地,不虑其害”。蒙恬死后没多久,匈奴便轻松跨过秦长城,不但收复了原来的失地,并且占领了燕、代等郡。综上所述,长城本身在后世抗击游牧民族的战争中是否有意义还属争议话题,但至少在秦始皇时代的作用除了虚耗国力以外,没有任何作用。集权统治发动了焚书坑儒事件。由于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于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于当年开始销毁除法家以外的所有诸子百家的著作,一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史称「焚书」。而在焚书开始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为了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在当时秦首都咸阳将四百六十余名儒士和方士坑杀,史称「坑儒」。奢侈生活秦始皇还没有统一六国之前,就已经有不少宫殿,而在统一六国期间,更是大兴土木,每灭一国,便要将该国的宫殿建筑在咸阳附近仿造一遍,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整个关中地区,自渭河以北,雍门以东,直到泾河一带全部都是宫殿群。统一之后,开始在渭河南岸修建后世皆知的阿房宫(亦名朝宫,阿房为其前殿名),每年动用民工七十多万人.虽然有人辩称这些都是有罪之人,但七十万这个数量相比于当时全国总人口不过2000万来说,这个比例也是很惊人的。朝宫可以容纳十万人,在里面运送酒菜要用车和马才行,仅一个前殿的面积就达到了东西长693米,南北宽116米,台基高达11.65米,上面可以坐上万人。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成的阿房宫考古队,对阿房宫遗址进行的考古工作发现,阿房宫本来就没有建成.秦朝此宫殿仅完成地基而已.除此之外,还有兴乐宫、梁山宫等等。据《三辅旧事》记载:秦国有“表中外殿观百四十五”。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国有“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另外,“咸阳之旁二百里内”,还有“宫观二百七十”。有宫殿就要有美女,在灭六国时,就把所有各国的美女都掳掠来放在所建造的宫殿之中。宫女总人数,据三辅旧事记载:后宫列女万馀人,气上冲于天。并且,秦始皇死后,这些宫女绝大部分都被迫殉葬骊山墓从秦王登基起即开始修建,前后历时三十余年,每年用工七十万人修建。现在留存的墓从外围看周长2000米,高达55米。内部装修极其奢华,以铜铸顶,以水银为河流湖海,并且满布机关。并且,建造陵墓的工匠在陵墓造成之后全部被活埋。死亡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巡游返至平原津得病。行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赵高勾结始皇少子胡亥及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是为秦二世。并赐太子扶苏死。国家建设始皇即位不久,便开始派人设计建造秦始皇陵。在统一六国之后,旋即修建豪华的阿房宫,最多时用工七十二万人(虚数,表明人数众多)。前222年开始,秦始皇开始大幅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驰道,类似现代的高速公路。驰道并实行「车同轨」,均宽五十步。驰道的作用有数项,一说是使交通方便,以利管理六国旧地,一说主要目的为方便北方战争前线的补给,还有一说是方便始皇出巡时能畅通无阻。除秦直道和秦栈道外大多在秦故地与六国旧道以及在秦征伐六国时修建的道路上基础上拓建而成。著名的驰道包括: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武关道、秦栈道、西方道及秦直道。秦始皇在扫灭六国后,为方便运送征讨岭南所需的军队和物资,于是命史禄开凿河渠以沟通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运河在最终在始皇二十年(前219年)至二十三年(前215年)修成。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自贯通后,二千多年来就一直是岭南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水路交通要道。因此此项工程在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位时发生的事韩国名门之后张良曾在博浪沙派刺客行刺秦始皇,未能成功。为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派方士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渡东海求神仙,耗资巨大。(『楚义六帖』指徐福和童男女们在到达目的地(即现时的日本)之后一去不返,日本重臣秦氏为其后代。不过参考《史记》与《三国志》可知,此一说法在东汉之前并未出现。至于徐福即为神武天皇说,则除了年代不合之外,更是毫无文献可考)。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干秦始皇的故事300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有一个叫尉缭的人求见秦始皇,向秦始皇讲述了一些外交之道,秦始皇很高兴,下令重赏尉缭。哪料尉缭这个家伙一点都不领情,秦始皇对他待遇这么好,他却把秦始皇骂了一顿想跑,被抓回来之后,秦始皇不但没有惩罚他,反倒仍然封他做了大官,礼遇有加。秦始皇的胸襟由此可见一斑。秦始皇准备灭楚,老蒋王翦说要60万人,年轻将

  • 跟秦始皇(秦朝)有关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秦王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就决定采用了“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他还规定:子孙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

  • 楚霸王到底烧没烧阿房宫?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事实上项羽并没有烧阿房宫,因为阿房宫至秦亡时都没有真正完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赋》杜牧(唐)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灭六国后,以王号不足以显其业,乃称皇帝,自号“始皇帝”,是为秦始皇。始皇帝统一六国,对内废除诸侯分封,建立郡县,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开启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

  • 项羽是如何打败秦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击败秦军的决定性一仗就是巨鹿大战。当时秦军整容整齐,作战经验丰富,项羽军队由各杂牌军组成,属于乌合之众。对于项羽来说,这一仗如卵击石,胜率极低。那么项羽是如何取得最后胜利的呢?找准秦军的弱点项羽敏锐地发现秦军的弱点秦军布局是王离一支部队包围巨鹿,章邯一支部队住扎其南边防守,一边筑甬道保证补给输送

  • 秦始皇求仙入海处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1991年夏建的秦皇求仙入海处景区,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东山,是以春秋战国的文化底蕴为历史背景,展现秦始皇求仙史实的文化旅游景点。整个景区由阙门、始皇碣石行群雕、战国风情、仙人祠、求仙路、秦始皇像等景观组成。正门牌匾上的字是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题写的。通过阙门,是一组始皇碣石行大型雕像。头戴皇冠的

  • 阿房宫根本就没建成,可为什么有些人还在说项羽火烧阿房宫?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阿房宫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准备把诸侯王子,按他们原来的住得宫殿,在咸阳集中修成宫殿,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统治。始建于公元前二一二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繁杂,秦始皇在位时,只建一座前大殿。《史记秦始皇本始纪》说,前殿,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

  • 秦始皇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去世于公元前210年,活了约50岁。在古代,不算早逝;在皇帝里头,也不算。但50岁去世,以现代人看来,确实有点可惜。其中的原因:首先,第一次治理这么大一个帝国,而且是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大帝国,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以及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事务繁多。心操得很大。其次,秦

  • 秦始皇的驾崩和刘邦的崛起,是怎么样一个经过?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从统一六国到驾崩也就短短的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我认为他是膨胀的。膨胀到认为他是特殊的存在并且可以一直存在下去。秦始皇驾崩在公元前210年的第六次南巡路上。他的驾崩是一个意外,一个雄心壮志的皇帝,一个追求长生不老的皇帝却也抵不过病魔。在那个医疗水平低下的年代也许一个伤风感冒就会夺去一个生命。秦始

  • 秦始皇驾崩后,为什么李斯要隐瞒死讯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我是猫叔,很荣幸为您作答。秦始皇是死于第五次东巡的路上,地点在河北的沙丘宫,那么,为什么李斯要隐瞒秦始皇的死讯呢?鄙人不才,但愿意分享一些看法。第一,隐瞒秦始皇的死讯是为了稳住朝局,避免车队未回,咸阳发生内乱在当时的体制下,皇帝驾崩,政权交替的时候是最敏感的一段时间,也是最容易出现动乱的一

  • 秦始皇临终前发生了哪些怪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临终前的一年时间里,竟连续发生了三件怪异事,并且都明明白白地记载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确不可思议。咱们一件件来说。第一件怪异事:荧惑守心。作为“天子”的历代帝王对天象都异乎寻常地重视,天象在他们的意识中象征着天意,决定着皇权的兴衰存亡。为了明视天意,维护皇权,历代帝王都要设立占星官,占卜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