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楚霸王到底烧没烧阿房宫?为什么?

楚霸王到底烧没烧阿房宫?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43 更新时间:2023/12/15 23:41:17

事实上项羽并没有烧阿房宫,因为阿房宫至秦亡时都没有真正完工。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赋》杜牧(唐)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灭六国后,以王号不足以显其业,乃称皇帝,自号“始皇帝”,是为秦始皇。

始皇帝统一六国,对内废除诸侯分封,建立郡县,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开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先河。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秦始皇命大将屠睢赵佗率50万大军南征百越,多年征战终将整个岭南地区纳入了大秦的版图。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遣将军蒙恬率军30万北击匈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一举解除了匈奴对秦的威胁。至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始皇帝自感武功赫赫,天下无事,又起了大修宫殿的心思,“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上林苑中。”

其实自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随着商鞅变法推进,秦自栎阳迁都于咸阳,开始营造宫室,到秦昭王时历代秦王又增建了许多宫殿,作为秦国政治的中心,规模宏大的咸阳宫才算建好。等到秦始皇登位,在其攻灭六国过程中,每灭掉一国,都要在在咸阳塬上仿建该国的宫殿,扩建皇宫,使咸阳宫的规模更加庞大。史记云:“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各宫之间又以复道、甬道相连接,形成繁华的大型宫殿群落。可谓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咸阳宫不能满足作为始皇帝的帝王之都气概,于是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龙首原西侧发数十万刑徒开始建造的天下朝宫,即我们熟知的阿房宫。

阿房宫殿规划十分庞大,所需材料也多而繁,北山的石料,楚蜀的木材,无一不需要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运输,等到了秦始皇三十七年,只建成了阿房宫的外城,和前殿地基。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东巡途中驾崩,九月葬于骊山。继位的秦二世胡亥暂停了阿旁宫工程,令所有刑徒都调往骊山陵填土。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四月,秦始皇陵基本完工,秦二世为完成先帝的意愿,从陵墓工程中调出部分人力继续修筑阿房宫。

只是多年来严重透支民力的大秦帝国已经是风雨飘摇,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旋即反叛之风席卷全国,修建工程自然受到影响。到了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胡亥被赵高所杀,不久秦朝灭亡,阿房宫自然也不可能再继续营建。至于千年来盛传的火烧阿房宫事件,也自然不可能发生,毕竟一处连前殿都没完工的建筑,项羽哪有烧它的必要。

而造成这千古的误解还是源自于唐代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此赋音节紧凑,气势不凡,可谓是千古名篇,但秦距唐已有千年,杜牧对秦时宫室形制多源自想象,更何况这篇辞赋是借古讽今,劝谏今上所做,这点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已经说明:“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所以杜牧只是拿并未修成的阿房宫做比喻,阿房宫的宏大壮丽实际是以咸阳宫为原型,只是用来来规劝唐敬宗,至于是否符合史实其实并不重要。

可楚霸王虽然没有火烧阿房宫,但焚毁了咸阳宫,却也不算冤枉了他。《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阿房宫经历两千多年,到如今被考古人员以科学手段发掘表明,阿房宫只建成了其中的前殿地基及其附属建筑的外垣,可即使这样,阿房宫未完成的庞大前殿也是历代之最,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项羽是如何打败秦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击败秦军的决定性一仗就是巨鹿大战。当时秦军整容整齐,作战经验丰富,项羽军队由各杂牌军组成,属于乌合之众。对于项羽来说,这一仗如卵击石,胜率极低。那么项羽是如何取得最后胜利的呢?找准秦军的弱点项羽敏锐地发现秦军的弱点秦军布局是王离一支部队包围巨鹿,章邯一支部队住扎其南边防守,一边筑甬道保证补给输送

  • 秦始皇求仙入海处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1991年夏建的秦皇求仙入海处景区,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东山,是以春秋战国的文化底蕴为历史背景,展现秦始皇求仙史实的文化旅游景点。整个景区由阙门、始皇碣石行群雕、战国风情、仙人祠、求仙路、秦始皇像等景观组成。正门牌匾上的字是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题写的。通过阙门,是一组始皇碣石行大型雕像。头戴皇冠的

  • 阿房宫根本就没建成,可为什么有些人还在说项羽火烧阿房宫?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阿房宫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准备把诸侯王子,按他们原来的住得宫殿,在咸阳集中修成宫殿,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统治。始建于公元前二一二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繁杂,秦始皇在位时,只建一座前大殿。《史记秦始皇本始纪》说,前殿,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

  • 秦始皇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去世于公元前210年,活了约50岁。在古代,不算早逝;在皇帝里头,也不算。但50岁去世,以现代人看来,确实有点可惜。其中的原因:首先,第一次治理这么大一个帝国,而且是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大帝国,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以及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事务繁多。心操得很大。其次,秦

  • 秦始皇的驾崩和刘邦的崛起,是怎么样一个经过?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从统一六国到驾崩也就短短的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我认为他是膨胀的。膨胀到认为他是特殊的存在并且可以一直存在下去。秦始皇驾崩在公元前210年的第六次南巡路上。他的驾崩是一个意外,一个雄心壮志的皇帝,一个追求长生不老的皇帝却也抵不过病魔。在那个医疗水平低下的年代也许一个伤风感冒就会夺去一个生命。秦始

  • 秦始皇驾崩后,为什么李斯要隐瞒死讯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我是猫叔,很荣幸为您作答。秦始皇是死于第五次东巡的路上,地点在河北的沙丘宫,那么,为什么李斯要隐瞒秦始皇的死讯呢?鄙人不才,但愿意分享一些看法。第一,隐瞒秦始皇的死讯是为了稳住朝局,避免车队未回,咸阳发生内乱在当时的体制下,皇帝驾崩,政权交替的时候是最敏感的一段时间,也是最容易出现动乱的一

  • 秦始皇临终前发生了哪些怪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临终前的一年时间里,竟连续发生了三件怪异事,并且都明明白白地记载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确不可思议。咱们一件件来说。第一件怪异事:荧惑守心。作为“天子”的历代帝王对天象都异乎寻常地重视,天象在他们的意识中象征着天意,决定着皇权的兴衰存亡。为了明视天意,维护皇权,历代帝王都要设立占星官,占卜各

  • 秦始皇是怎么死的?是因病而死,还是被人谋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既不是因病而死,更不是被人谋杀!秦始皇究竟是死于什么原因呢?从秦始皇平成叛乱、剿灭,一直到吕不韦看了秦始皇的信后自杀,可以看出秦始皇的处事风格。秦始皇的处事,既不失果断,又手法老练,无论过程中有多么惊险,期间却处处透露着一股定笃。秦国灭掉六国之后,面临着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置那些建

  • 相传秦始皇死了好长时间才下葬,他的陪葬品会如数陪葬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秦王是为了和秦福去蓬来仙岛取、长生不老药、他吓了回来、而.秦福却跑了、要不怎么弄出了、这一帮小日本那都是他的好事、回归途中在次惊吓王宗合症并发死于途中、闪电回宫风声不漏、等安顿好之后、、这才发丧、所有金银库内的全部带走、流落民间的也很多、各大臣手中家家都是时室金银满屯、他带的只是金库的存货、那也足够

  • 秦始皇宠臣,亲自扶胡亥登上皇位的赵高,最后是如何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赵高和李斯做矫诏,赐死长公子扶苏,立胡亥为太子登基。此后,赵高又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杀死李斯,屠戮宗室,最终引兵逼得胡亥自杀。子婴被立为秦王后,怕胡亥对自己动手,因此称病,把赵高骗到自己住所,杀死了赵高,灭赵高三族。拉李斯上船,赐死扶苏、蒙恬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突然去世,但此时未立太子。秦始皇的遗嘱是把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