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击败秦军的决定性一仗就是巨鹿大战。当时秦军整容整齐,作战经验丰富,项羽军队由各杂牌军组成,属于乌合之众。对于项羽来说,这一仗如卵击石,胜率极低。那么项羽是如何取得最后胜利的呢?
找准秦军的弱点项羽敏锐地发现秦军的弱点秦军布局是王离一支部队包围巨鹿,章邯一支部队住扎其南边防守,一边筑甬道保证补给输送,一边对救助巨鹿的援军进行打击,这两只部队像两只牛犄角,既能相互支持,又能盯死猎物。只有切断两犄角的联系,才可以顺得打击要害两犄角之间脑门。集中力量先断其一只犄角就成功一大半。项羽又派英布、蒲将军带上两万人马渡河试探性进攻秦军甬道,没想到顺利击败看守甬道的秦军。从这场小胜利,项羽看到秦军的软肋甬道虚弱,而章邯军疲惫不堪。
逼出杂牌军士气项羽主力部队是一只杂牌军,派系多,战斗力参差不齐,而项羽又是第一次指挥他们,不少将士对其存在不信任感。这样的情况下项羽采用“逼”的办法,项羽部队全部渡河,随后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的干粮,把凝聚力不足的军队栓在一根绳上,只有一起向前冲打败秦军才有活路。
声东击西章邯军和王离军互为犄角之势,打援兼顾,如果同时进攻两支部队,肯定要吃亏。
项羽把主力汇合在一起,去进攻最虚弱的甬道,章邯还以为项羽在玩断粮游戏,立刻带军援救,却不知正中项羽之计,项羽以逸待劳,真正目标正是疲劳之军章邯。章邯准备不足,被打得落花流水。不等章邯休整完毕歇过劲来,项羽马不停蹄杀向王离。王离本以为项羽不是章邯的对手,还在围巨鹿,防诸侯,对项羽毫无准备,只好仓促应战,没想到项羽早作好战术部署,对松散的秦军实行穿插,分割,包围,项羽则亲自带兵直攻秦军指挥中枢。曾经灭六国、大败匈奴的大秦虎狼之师,就这样被“乌合之众”杀得溃不成军,风消云散了!
这一战消灭了秦军的主力,从军事上占居了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