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代万里长城的起点和终点是哪里?终点跨过了鸭绿江吗?

秦代万里长城的起点和终点是哪里?终点跨过了鸭绿江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59 更新时间:2023/12/13 5:00:02

秦帝国的万里长城是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在秦国灭六国后,在原先秦国,赵国和燕国所修的长城上,将此三段长城连接起来而成的。在秦统一六国前的春秋战时代乃至西周时代,中原大地都面临来自北方戎狄游牧部落的攻击和骚扰。当时西周都是由于游牧部落攻陷西周的都城(当然内部动乱是主因),而灭亡,易地建立了东周。可见当时的中原大地面临的北方危局多大。为了自保,东周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的相国管仲还提出尊王攘夷,和天下诸候共同派兵北伐戎狄。才保证了中原大地的稳定。才会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精彩表演。但仍需构建长城进行防御。当秦国开始统一战时,北方游牧部落又恢复了元气,开结危协统-的秦帝国,所以秦帝建立后,首先派出蒙括反击,胜利后,建立了长城军团,修缮,加固,连接原有长城。形成了秦帝国的万里长城。其实修长城是秦以前就有在修,他只是集大成者,所有的锅就他背了,作为宣传其暴政的证据。到了现代我们所能见到的基本完好的长城,应该是明朝所修的。

秦始皇为什么修建万里长城?秦国一统天了很强大,修长城只为御匈奴吗?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不是为了抵御匈奴,而是因为一句谎言

万里长城的修建,秦始皇并不是第一人,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人,但是当我们说起万里长城就不得不说道秦始皇。孙中山曾经说道秦始皇这个人虽然不怎么样,但是他对万里长城的评价却是非常高。他认为如果没有万里长城,可能中国都等不到宋、明,在楚汉时期或许就已经灭亡了,更不要说后来的汉唐时代的兴盛了。

我们也知道万里长城的修建可以抵御外敌,这是相当好的防御工程,我们或许都认为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就是抵抗外敌,但其实我们都被秦始皇给骗了,他修建万里长城的真正原因,只是因为他相信了一句谎言。

秦始皇,派徐福东渡日本寻找长生不老药,那就证明这个伟大的人也是迷信的,他相信长生不老,那么他就可能相信一些预言甚至一些流言。在始皇32年,他就派了卢生去求仙人指点未来的发展方向,可是卢生这次外出并没有什么收获,于是回来对秦朝进行了很多的吹捧,秦始皇对这些也已经听得够多了。

秦始皇需要的不是这些阿谀奉承,他想要的就是可以巩固政权的对他有利的东西,哪怕是一些意见。于是卢生再此被派出去寻求仙人,多次无功而返的他终于带回来了一本《录图书》,在这本书上就有一个让秦始皇震惊的消息:亡秦者胡也……

胡也,在秦朝他们所说的胡,不外乎就是匈奴,如果追溯历史,匈奴也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员。秦国的历史,我们看早期完全就是一部与胡人的斗争史,一直渴望对手的秦始皇这次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打击的目标。就因为这本书里一句不知道真实的话语,秦始皇马上就派蒙恬率领这三十万大军北正匈奴,这就将匈奴赶到了阴山以北。

就算是这样了,对于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来说,他还是不放心,于是防患于未然,就下令修建了长城,征用了七十万的劳动力,历时多年,终于造就了这一伟大壮举,也绝了胡人亡秦这个隐患。

在秦始皇刚完成六国的统一时,他就准备将匈奴也一网打尽的,只是当时受到了丞相李斯的强烈反对。首先匈奴本就居无定所,很难制服,攻打匈奴的话,秦朝也会处于两难的境地。就算是将匈奴打败了,秦国似乎也无利可图,他们本就地处蛮荒,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对秦来说,没有多大的好处,而且还会消耗秦的力量。

可是秦始皇统一一晃六年过去了,似乎发展没有秦始皇期望中的那么大,反而他觉得威胁越来越大,或许这种感觉只是莫名的,但是他不知道秦国的未来如何,也急躁不安,出现了“亡秦者胡也”这句话之后,可以说让秦始皇这几年压制下来恐慌得到了发泄,于是就有了北征匈奴,和修建万里长城的壮举。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当时大秦帝国明明拥有可以消灭匈奴的力量,为什么还要修筑长城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大秦帝国只是拥有能够打败匈奴的实力,而不是拥有可以消灭匈奴的力量,毕竟打败和消灭的差别和难度不是一个等级的,尤其是对于匈奴这样的游牧民族来说,而秦始皇之所以选择筑长城以御匈奴,一来是因为他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没法在这上面耗费太多的精力和资源,二来也正是看出了,对于匈奴的难处和持久性。既然强行进攻打退

  • 秦朝没有水泥技术,那么万里长城是用什么修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问:秦朝没有水泥技术,那么万里长城是用什么修的呢?秦朝修的长城主要是夯土,只有主要的地方才用砖修,现在的青砖长城是明朝修的,差了一千六七百年。但是,明朝也有水泥技术,他们是怎么修长城的?除去前面的朋友们说的用石灰,还有粘土糯米浆之外,还有一项主要技术。我们村在文革时期拆了一座明末清初的古庙,这座庙完

  • 秦始皇要吃公鸡蛋,难住了大臣,小孩说了一句什么话皇帝不吃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秦始皇也并不是非要吃这个鸡蛋,而是因为想要为难甘家。因为甘家是当时的权臣,受到了秦始皇的忌惮,所以这才想找一个借口把甘家给除了。于是秦始皇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甘茂才,并且还让甘茂才签下了军令状,时限是三天。这三天里,甘茂才是愁得要命,四处寻找这个所谓的公鸡蛋。甘茂才有个十四的儿子,叫甘罗。他可不

  • 秦始皇的经历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出生在赵国的邯郸,因为当时父亲异人(秦庄襄王)和母亲赵姬都是在赵国当人质。公元前250年,秦始皇和父亲母亲从赵国返回秦国,主要是因为吕不韦的暗中操作帮助。公元前250年,秦始皇的爷爷(秦孝文王)即位,三天后就病逝了。父亲秦庄襄王即位。公元前246年,父亲秦庄襄王去世,年仅13岁

  •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哪十三朝?有哪些有趣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西安是大西北地区的一个重镇,乃是现在陕西的省会城市,其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饶、文化经济发达,又是古丝绸之路的发源之地,同时还是古代很多王朝的都城,根据史料统计来看,西安是十三朝的古都。能够成为十三朝古都,足以说明西安这座城市的特殊之处,那么究竟是哪十三朝呢?以西安为古都的十三朝,又曾发生过那些精彩有

  • 秦始皇是如何登上帝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秦国是当时的七雄之王,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才逐渐强大起来,秦王一登上王位就加紧兼并六国的战争。经过十年艰苦卓越的战斗,秦王终于完成了他统一中国的大业,秦王赢政成了中华数千年专制时代的第一位君临天下,叱咤风云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

  • 关干秦始皇的故事300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有一个叫尉缭的人求见秦始皇,向秦始皇讲述了一些外交之道,秦始皇很高兴,下令重赏尉缭。哪料尉缭这个家伙一点都不领情,秦始皇对他待遇这么好,他却把秦始皇骂了一顿想跑,被抓回来之后,秦始皇不但没有惩罚他,反倒仍然封他做了大官,礼遇有加。秦始皇的胸襟由此可见一斑。秦始皇准备灭楚,老蒋王翦说要60万人,年轻将

  • 跟秦始皇(秦朝)有关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秦王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就决定采用了“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他还规定:子孙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

  • 楚霸王到底烧没烧阿房宫?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事实上项羽并没有烧阿房宫,因为阿房宫至秦亡时都没有真正完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赋》杜牧(唐)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灭六国后,以王号不足以显其业,乃称皇帝,自号“始皇帝”,是为秦始皇。始皇帝统一六国,对内废除诸侯分封,建立郡县,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开启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

  • 项羽是如何打败秦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击败秦军的决定性一仗就是巨鹿大战。当时秦军整容整齐,作战经验丰富,项羽军队由各杂牌军组成,属于乌合之众。对于项羽来说,这一仗如卵击石,胜率极低。那么项羽是如何取得最后胜利的呢?找准秦军的弱点项羽敏锐地发现秦军的弱点秦军布局是王离一支部队包围巨鹿,章邯一支部队住扎其南边防守,一边筑甬道保证补给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