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嬴政为什么要留下赵高这个祸害?

秦始皇嬴政为什么要留下赵高这个祸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518 更新时间:2024/1/18 21:57:45

原因很简单,就是秦始皇帝从来没有认为赵高是个“祸害”。

先要说明一下的是:赵国不是阉人,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太监”。赵高的身世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说的很明白:

“赵高者,诸赵疏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世世卑贱。”

寥寥数语,但信息量极大。第一“诸赵疏属”。也就是说赵高是秦国宗室。有人认为赵高的祖上是赵国的王族,由赵入质于秦,娶秦人为妻。赵高出生于秦都咸阳,后来毁灭了秦国。但这是不确切的,因为在《史记》中“诸”加上某个姓氏,一般都是指的本国宗室子弟。比如《史记田单列传》中的: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

就指田单为田齐宗室。所以说,赵高的第一个身份是秦国的宗室子弟,虽然疏远,但却是货真价实,属于“天子三门草鞋亲”这个对日后赵高个人经历和秦国的历史行程都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信息是“生皆隐宫”。之前有人胡说八道,说“隐宫”是天阉,但这是不可能的。据《云梦秦简》中记载隐宫为国营的手工作坊,主要役使刑徒,赵高的母亲有罪“被刑”,沦为刑徒,于是便在在“隐宫”打工,而赵高及其兄弟数人,便出生于这里。又根据《张家山汉简户律》,隐宫一词到了汉代又被指称在隐宫中服役的人。

京剧《宇宙锋》中赵高的扮相,完全不是阉宦。

赵高的人生经验本来是很寻常的,按他在秦始皇帝驾崩后的自述,就是:

“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

依照《秦律》,刀笔吏,也就是“史”,是可以世袭的,考虑到赵高的身世,不排除他的父亲也是一位出身于“诸赵疏属”的史,而赵高接班顶替后凭可能凭着自己的业务干练,成为了“宦者”,注意秦汉之际宦者是指的君王身边的侍从,而不是后世意义上的“阉宦”。“沙丘之变”发生在秦始皇三十七(210B.C.),此时拒赵高进入宫为宦,已有二十余年。据此前推二十一到二十九年计算,赵高进入秦宫当在秦王政八年到十六年之间。此期间赵高抓住了一个机遇,那就是秦王政九年的“之乱”,当时秦王政下令“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估计是在此期间赵高立了功,得到了秦始皇帝的抬举,随后平步青云做了中车府令。

好了,下面就是特别有意思的内容了。据《史记蒙恬列传》中记载:

“秦王闻高力,通於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既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中车府令就是后世的大清朝銮仪使,之前和就是从这儿发迹起来的。而赵高诸“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也就是说此时的秦始皇帝极为信任赵高,把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交给他当学生,而赵高和胡亥此时皆无野心,师徒两个人成天在一起研究法学。因为自古君子不器,师徒俩在专业课上尽心,这就表示没有权力欲。但是不久,赵高出事了“有大罪”,至于什么罪过司马迁没有说,但是却透露了三点:

第一,是秦始皇帝“令”蒙毅“法治”之。而蒙毅和秦始皇帝的关系是十分的“亲近”,《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的是:

“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

可知君臣二人的关系是师友;

第二,蒙毅不敢“阿法”,于是把赵高依法判了,判决结果根据秦朝“以爵赎罪”的规矩,赵高恐怕要丢了饭碗。据《商君书境内篇》记载:

“爵自二级以上,有刑罪则贬爵。自一级以下,有刑罪则已”。

爵位在二级以上的人,犯了罪就降低爵的等级,爵位在一级以下的人,犯了罪就取消爵位。前者属于“降爵赎罪”,后者属于“以爵赎罪”。但是秦始皇帝认为赵高这次犯罪“敦之于事也”也就是说赵高这次“有大罪”,是办事过于负责,矫枉过正。于是赦免了赵高的一切罪过。

所以说,在秦始皇帝的眼中,蒙毅是亲信、自己人;而赵高是“敦之于事”的忠臣。所以秦始皇帝对赵高即使不亲密,也是十分的信任说白了,赵高在秦始皇帝这里的表现就是“拼人品”,而不是“拼关系”。

所以在秦始皇帝那里,赵高就是一个正直、无私、有才干的穷亲戚,这种人,在任何一个领导人那里都会被当做“宝贝”,怎么可能被视为“祸害”?

车,秦始皇帝出行的居辇。

在秦代,中车府令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皇帝驾车。赵高长期负责这个工作。顺便说一句,赵高可是货真价实的“老秦人”如果真的存在的话。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斯是如何从一只老鼠身上得到人生启示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从一个不起眼的郡小吏到秦国位高权重的丞相,再到身死族灭但求牵犬逐兔而不可得,李斯这一生的传奇跌宕竟是从两只老鼠身上开始的。一、厕鼠和仓鼠的选择题当年的李斯还是楚国的一名郡中小吏,每日便是做做清点仓库跑跑腿的杂事。一日,李斯来到吏舍的厕所中,刚推开门便听到一阵的响声,定眼一看发现是厕中的老鼠正慌忙四处

  • 孟姜女为什么能哭倒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古时候有个传说:在秦朝代,孟家与姜家是相隔着一土墙的邻居。有一天,孟家发现掉在院子里的一粒葫芦籽正在发出嫩嫩的绿芽,看着心里乐滋滋的/而且还告诉邻居姜家,过一段时间姜家老爷又过来看,也喜上眉梢;再过一段时间瓜秧沿着这土墙爬到姜家,两家共同烧水、施肥,很快就开花结果,结的瓜还裂开了/里面住着个小人(女

  • 当秦始皇陵被打开后,能解开或者发现什么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导语秦始皇统一六国,社会得到空前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王”称号,已经不能与他的功德地位相匹配。于是他从三皇五帝中抽出“皇”与“帝”的关键字,组成“秦始皇”,他不断巡视天下,祭祀山川,封泰山,登碣石,刻石琅琊,向苍天上下宣扬威德!同时,他启用70多万人历时30年,原来所有国君埋葬地的名称由“坟”、“丘

  • 秦始皇的墓一直没有被发掘,你认为未来多少年后能开始发掘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的陵墓规模宏大,因种种原因到现在还没有被发掘,今后大概也不会发掘,为什么?因为没有发掘的必要。那么有人就会问了,不发掘陵墓,我们如何去通过地下文物来了解秦朝历史呢?答案是,在不破坏秦陵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探查出秦陵结构和文物。秦始皇陵墓一直没有被盗掘的原因中国文化有厚葬的习俗,视死如视生。人活

  • 秦始皇的祖籍是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史上,唯有秦始皇能被称为“千古一帝”,他不但开创了中国的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还修驰道、建长城,统一文字、钱币、度量衡,其功劳千秋万代。随着人们对秦始皇的喜爱,他的个人问题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秦朝由西向东,灭六国、统天下,那这个长久以来被排除在中原诸国之外的来自何方呢,秦始皇的祖籍是哪里?按照现

  • 秦始皇的陵墓为什么到现在没有挖开,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公元前259一前210年)赢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史称“秦始皇”秦始皇葬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0Km、临潼县骊山,也称山园。至今已有2200年历史(公元前210年一一公元年)现”兵马俑“是秦陵的一部份。秦始皇陵墓于1962年,我国考古队已对其全面勘察。但实际发现于1974年1月

  • 秦始皇的墓是不是在古代就被人盗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现代考古证明,秦始皇陵地宫完整的保存在封土堆下,几千年来未被盗掘。1974年1月29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公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有关组织的挖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现

  • 秦始皇墓穴打开了吗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秦始皇陵墓没有打开。秦始皇的陵墓在公元前247年开始筹建,于前208年竣工,总共耗时39年,可谓是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其陵墓包括很多大小、形制不同的墓葬以及陪葬,现在通过技术手段探得的就有四百多个,而且根据考古工作者的勘察,秦始皇陵大多保存完好,鲜有被盗掘痕迹,但是现在没有任何开挖秦始皇

  • 为什么会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一、南方的才子南方山青水秀,美丽富庶,文教发达,所以人杰地灵,唯南方才子佳人多。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就有“竹林七贤”,“山水诗”鼻祖大小谢,书法世家王羲之等等。到了唐宋时期,唐诗宋词更是登峰造极,唐宋八大家有六人就是南方人。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等名满天下。古代的才子大多出自南方,一方面是南方

  • 怎么迁坟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试试。老话说的好,宁看十座新坟,不迁一座老坟。在现在迁坟都是无奈之举,大多都是征地没办法才迁坟的。一般情况是最好不要迁坟,因为逝者入土为安,如果动了就不得安宁了。先简单说说我们这里的迁坟习俗吧。首先在迁坟动土前要烧纸告知坟里先祖亡灵,在刨开后先看棺木是否完好无损,如果棺木完好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