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秦始皇,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开国皇帝,同时也暴力无比。因为一座山洞的风水问题,使得秦始皇的船只无法进入,秦始皇就能够派上万兵力下令拔光这座山上所有的树木花草。这是怎样的任性与性格的扭曲。而他身边的这位谋士李斯却他秦始皇身边兢兢业业的当了三十年的宰相,并且没有被秦始皇的暴戾所影响,顺利的生存了下来。但是谁又能想到,刚离开一不开心就杀人甚至满门抄斩的秦始皇,又来到了秦二世的手中,而这一次李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但是为什么一个丞相会被处以腰斩如此可怕的酷刑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说到李斯是为何被杀的就要先从秦二世胡亥的这皇位是怎样得到的开始说起。胡亥和扶苏都是秦始皇的儿子,胡亥想要获得皇位的心是路人皆知,但是怎奈秦始皇就是不想传给他,于是他只能联合赵高一起,陷害自己的父亲。一次秦始皇外出巡游,不知道是提前安排好的还是机缘巧合,秦始皇的身边安排的人员刚好都是胡亥的亲信,就在巡游的途中,秦始皇突然病重,瞬间已经是弥留之际,就在这个时候,秦始皇决定传扶苏到他身边,显然是要托付皇位了,于是胡亥一不做二不休,根本没有传出这个命令,结果当然是秦始皇没有等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继承人,就那样离世了。于是便有了后来胡亥谋权篡位一说。
说到这里,也没有看到李斯什么问题,其实不然,秦始皇死了,没有说出最后的继承人,胡亥想要继承大业,这些条件都需要两个人的肯定,一个是胡亥的心腹赵高,另一个人就是当时身为丞相的李斯。于是这一天,赵高找到李斯,直接跟他说了事情的经过,皇帝驾崩,想找扶苏,然而没有传达出去,但是并没有外人知道,要想胡亥上位,还需要你的支持也就是俗话说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然后询问李斯怎么看?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已经很是露骨了。小编不知道当时的李斯真的听懂了其中的含义装糊涂?还是刚睡醒真的以为赵高是在探他的口风?不管他怎么想的,显然,对于当时来说,他的回答错误了。
李斯表示这个事情不应该问他,应该问皇帝、扶苏和其他大臣的意见,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做主的。这话一说出口,什么意思赵高很快就明白了,不仅不想拥护胡亥,还想支持扶苏。这样的人能留吗?于是没有看清像是的李斯很快便因为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入了狱。狱中,还给已经成为皇帝的胡亥写了一封自己的罪状信,说是罪状信,其实是表扬自己功劳的信。然而这封信却并没有唤起赵高和胡亥对他的尊敬之心,而是又多添了一个囚犯给皇上写信的罪名,最后处以腰斩。
其实小编觉得李斯并不是没有听懂赵高的话,只是可能一时间没有领悟透彻,但是如此说来他的内心还是支持扶苏继承的,说来任凭是谁都知道应该继承大业的是扶苏,但是在那个局势下,又有谁敢说呢?但是这在赵高看来,李斯不仅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成为了绊脚石,这样的人不可能留下。毕竟在赵高的促使下,秦二世杀了自己33个兄弟姐妹,亲兄弟都能残忍杀害更何况他一个大臣呢?
但是赵高还是利用了李斯自私的心理,对李斯继续劝说,扶苏并不喜欢他,他的能力也远不及扶苏身边的蒙恬和蒙毅。如果扶苏继位,那么丞相的位置必然是保不住的。赵高就是因为知道李斯一定会因为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而选择他们的队伍,果然不出所料,李斯还是做出了支持的态度。但是好景不长,最后还是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赵高杀害了。李斯如此聪慧的一个人,为何会想不到一时的活着终究逃不过别人的眼中钉。他已经成为了赵高心中的眼中钉,那么眼看如此残忍的秦二世,应该早已料到自己的下场,但是,贪心让他的双眼被蒙蔽,最终导致自己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人们常说死亡有的轻于鸿毛有的却重于泰山,很显然在死亡面前,李斯再一次选择错误,为了自己能够在荣华富贵下生活,选择了委曲求全轻于鸿毛的生命。这是他的悲哀,也是后世之人替他惋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