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本将在泰山举行封禅,为何武则天要改至嵩山举行?

本将在泰山举行封禅,为何武则天要改至嵩山举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379 更新时间:2024/1/18 22:59:41

说到武则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说起武则天来,大家都不陌生,她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她不惜标新立异,变革宗庙、明堂、封禅诸多传统礼制。她称帝前后,曾对封禅礼制多次变革: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正月初一,唐高宗封禅泰山。这是大唐立国48年后,皇帝第一次行封禅泰山礼。武则天虽以皇后身份随从,但她才是这次封禅礼真正的幕后推动者和获益者: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唐高宗很痛快,也很“感动”地允准行“禅”礼时,武则天、王太妃可以以亚献、终献身份,真正参与祭礼。

武则天称帝后,更是毅然变更封禅礼的举行地点,将在泰山举行的封禅礼,改至嵩山举行。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腊月十一、十四日,武则天率李氏、武周宗室、文武百官、蕃夷酋使,分别在嵩山峰顶、少室山下趾东南降禅坛行“封”、“禅”礼;且分别以武氏祖考、祖妣配享昊天上帝、皇地祇,极可能以魏王武承嗣为亚献,梁王武三思为终献。以此昭告天下:天命已改,武周代唐!武则天为何要一反常规,在嵩山行封禅礼?难道仅仅是她不喜循规蹈矩、喜欢标新立异的习性使然吗?细稽史籍有关记载,这次地点改易,缘由颇复杂。

概言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政治文化中心的移易

夏、商定都于河洛地区,周、秦、汉定都关中、洛阳,使河洛地区、关中地区较长时期成为王朝政治中心。但因天灾人祸,这两区域的文化一直落后于文明积淀深厚的齐鲁地区。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刘德向朝廷贡献收自民间的藏书,鲁恭王刘余在今山东曲阜孔子旧居发现的孔壁藏书,成为汉朝宫廷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秦皇、汉武欲封禅泰山,往往需征集齐鲁儒生议礼。从某种意义上说,齐鲁地区隐然是秦汉时期国家文化中心。加之先秦时泰山被视为“神山”,伏羲至炎黄诸远古圣帝皆封禅泰山的说法、传统“顽强”传承,即便堪称不世出枭雄的秦皇、汉武,也不得不在传统面前,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循规蹈矩”地践行、传承封禅泰山礼。

不过,随着秦汉长时期以关中、河洛地区为国家政治中心,各种资源自然源源不断地向关中、河洛地区集聚,导致关中、河洛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迅速赶上并超越齐鲁地区。魏晋南北朝时,关中、河洛地区虽迭经兵燹,但很多政权仍定都长安或洛阳,关中、河洛地区政治、文化中心地位维系不坠。隋、唐皆定都长安,又以洛阳为东都,使关中、河洛地区政治、文化中心地位持续强化。封禅礼由泰山移至嵩山,自在情理之中。

二、嵩山优越的地理位置

作为河洛地区的名山,嵩山备受时人推崇。有人称它 “嵩维中岳,洛阳下都。三台崛起,五衢相映。风雨交会,实惟天地之中”,嵩山被认为是天下的中心。同时,嵩山还被视为 “仰通上帝之境,俯枕中枢之甸”的神山,自然适宜,且应成为行封禅礼的场所。

此外,嵩山距武周“神都”洛阳远较泰山近。在此行封禅礼,既可避免远赴泰山造成的巨额财富耗费,又可避长途跋涉的艰辛,还能避免皇帝因封禅泰山,而长时间远离首都,极易给反对派提供有利时机,制造政治上不安全因素。魏晋之际,司马懿父子利用皇帝离京,猝然发难,以晋代魏事,对后世帝王而言,可谓殷鉴不远,值得警惕。

三、周代崇拜嵩岳的影响

武则天在谋划称帝前,循例为自己寻找显赫祖先。她在史书中找到一条东周平王的小儿子姬武出生时, “有文在其手,曰‘武’,因以姓氏”的记载。据此将武氏始祖追溯至周文王姬昌,并追尊他为始祖文皇帝,追尊姬武为睿祖康皇帝,且以“周”为代唐后的新朝国号。周人崇拜、祭祀嵩山,武周自莫能外,只能自觉继承“祖先”的传统礼仪。

四、佛教的兴盛及武周佛教政治化

佛教本是古代印度兴起的一种宗教信仰。大概在两汉之际,佛教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永平十四年(71年),汉明帝诏令在嵩山玉柱峰下修建被后世称作“中国第一菩提道场”的大法王寺,嵩山成为中原地区佛教传播中心之一。唐代,佛教愈加兴盛,嵩山佛教中心之一的地位日益巩固。

武则天自小受信仰佛教的母亲影响深刻。唐太宗去世后,她和太宗其她妃嫔循例出家为尼。两年多的寺院生活,使武则天对佛教的教义、生活感悟更深,皈依之心弥坚。当然,作为一代政治女杰,佛教对武则天而言,可不仅仅只是缓解心灵苦闷、寻求精神慰藉的手段,还变作她神化自己、打击政敌的利器。

众所周知,建立唐朝的李氏出身卑微,在门阀政治余风未歇的隋唐之际,门户卑微成为李氏一致命短板。尽管唐初统治者伪托出自陇西大族李氏,但仍嫌不够显赫,只好追溯至春秋时的老子。托名老子创立,迭经魏晋已兴盛的道教也因此得到唐初统治者青睐,俨然以“国教”自居。武则天以周代唐,引起李唐宗室和部分臣僚激烈反抗,其中不乏打着老子和道教旗号造反者。

因此,武则天势必要寻找一种新宗教,来取代道教的地位,摧毁政敌的精神凭藉。她自小信仰,且魏晋以来即与道教争竞不休的佛教,自然成为首选。一些佛教徒也希冀依傍朝廷,为佛教和个人博取更大利益。永昌元年(689年),一个法号叫法明的僧人伪撰《大云经》,进呈朝廷,内有 “太后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佛教术语,人世间之义)主”等语,恰符武则天制造天命在己舆论造势的需要。她欣然诏令 “两京(长安、洛阳) 诸州各置大云寺一区,藏《大云经》,……其撰疏僧云宣等九人皆赐爵县公,仍赐紫袈裟,银龟”,武则天封僧人爵位(县公),赐袈裟、龟袋,开创了佛门封爵的先例。次年,武则天正式称帝,即以“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嵩山作为佛教名山重镇,自然颇得武则天青睐。

五、魏晋以来帝王、儒者的设想

封禅嵩山的实践系武则天首创,已无疑义;但设想的首创权,无论如何扯不到武则天头上去。现有史书记载表明,西晋人袁准,应是第一个公开呼吁封禅嵩山的人。他援引管仲所说的大禹禅会稽事,提出 “会稽而可禅,四岳皆可封也”。既然五岳都可行封禅礼,洛阳、嵩山较其它四岳,更宜行封禅礼: “洛阳者,天地之所合;嵩高者,六合之中也。”

如果说袁准只是“纸上谈兵”,唐太宗、唐高宗可都曾想封禅嵩山。当魏徵以路途遥远、靡费过度等理由谏阻他封禅泰山时,唐太宗说: “嵩高既是中岳,何谢泰山?”并表示若封禅嵩山,则魏徵上述两个理由,就不再成立。唐高宗乾封元年封禅泰山后,虽病仄仄地,却“欲遍封五岳”。所以,前贤先帝的言论、设想,对武则天或许都有一定影响。

武则天称帝后,在嵩山而非泰山行封禅礼,除不喜循规蹈矩,喜欢标新立异的心态使然外,隋唐时期较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文化中心的迁移(由齐鲁→关中、河洛);嵩山距神都洛阳较泰山近得多,封禅嵩山可避免封禅泰山造成的长途劳累、耗费巨大、帝位长期空虚等弊端;武则天自承先祖的周代天子崇奉嵩岳;作为佛教信仰者,及利用佛教打压李唐皇室尊崇的道教,武则天自然会对佛教名山嵩山兴趣满满;袁准、唐太宗、唐高宗等前贤、先帝封禅嵩山的经典依据及设想等,都对武则天变革封禅地点,或多或少有一定影响。

标签: 武则天唐朝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为何立即屠了两座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成吉思汗,蒙古

    说到成吉思汗,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最为著名的并不是他打败了花剌子模皇帝摩诃末,而是他残暴的屠城行为。成吉思汗为何喜欢屠城呢?是掩盖真相还是另有所图呢?事实上,成吉思汗最开始的屠城是由花剌子模的残暴引起,而后来则完全是战术需要。第一个原因:报复1219年秋天,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已经

  • 早年的岳飞有着怎样的经历?年少时候的他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岳飞,南宋

    说到岳飞,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说起岳飞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咱们历史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大将了。1103年3月24日,岳飞出生于相州汤阴,也就是现今河南汤阴县。在岳飞20岁的时候就已经先后从军四次了,从1128年到1141年这个期间,岳飞就已经指挥大

  • 秦桧有哪些过人之处?他的随机应变能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桧,南宋

    说到秦桧,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秦桧因主张向金国人割地、称臣以及纳贡和斥逐异己,屡兴大狱,残害忠良而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但是就单单评论秦桧的聪明才智,能由一个私塾先生一步步爬到国家宰相的位置,并且把持着南宋朝政近二十年多年,不得不说秦桧确实有着

  • 刘备想确保荆州不丢夷陵不败,需要什么条件?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三国

    大家好,说刘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诸葛亮在隆中给刘备戴了一顶高帽子:“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刘备是帝室之胄,这是真的,思贤如渴也是真的,刘备缺兵少将没谋士,更是真的。当时杰出的人物都被曹操划拉走了,江东孙权家族根深蒂固,也有一帮精英扶持,而刘备就像熊掰苞米——地

  • 历史上真实的廖化,他降吴后为何又要诈死逃走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廖化,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廖化降吴后为何又要诈死逃走,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19年,关羽伐魏,围困樊城,水淹于禁七军,威震华夏。此时,曹操和孙权结盟,联合夹击关羽。关羽和徐晃作战失利,后路荆州被吕蒙奇袭,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退守麦城,等待援军。然而,他没有

  • 褪去才女的身份,李清照有哪些兴趣爱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清照,宋朝

    说到李清照,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提起李清照,有人会说她是个“怼人小天才”她的《词论》将一众大佬评论的一无是处。“苏轼不协音律,柳永言语尘下”。但当李清照褪去一身光芒后,她其实和普通人一样。李清照爱喝酒、晚年生活孤寂依然手不离杯。她爱赌博,曾说自己难

  • 历史上的董卓是什么样的?为何会有能人异士愿意跟随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董卓,汉朝

    董卓为人残暴不仁,为什么能聚集天下英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说起董卓,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残暴不仁,是一个丧心病狂的人物。在他担任朝廷丞相期间把持朝政,淫乱后宫,是一个道德败坏,天下人人共诛之。曹操曾经对董卓的行为也感到厌恶,于是在就有了假献刀这个故事段,最终曹操刺杀董卓

  • 昌平君芈启为何会背叛秦国?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昌平君,战国

    昌平君芈启为何会背叛秦国,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大秦赋》最新的剧集中,秦国和楚国正在展开激烈的较量,为了激励士气,秦始皇嬴政亲临陈郢。王翦决定以攻心之策动摇楚国军心,楚军兵士听到楚乐思乡心切,秦军趁机夜袭楚军,项燕收拢残军,欲攻陈郢,以此让王翦回兵救秦王嬴

  • 清朝大将唐文尧出门穿补丁朝服,吃3年白菜心,为何还被处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文尧,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大将唐文尧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我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的进程中,所谓的封建王朝,不过是皇权统治而已,对于睥睨天下大权在握的皇帝而言,最不能忍受的事情就是,朝堂之中,有人中饱私囊贪污腐败,这一众的贪官污吏,就如同是蛀虫一般,即便王朝再怎么兴盛富强,如

  • 楚汉争霸项羽为什么会落到自杀地步 主要分别内部和外部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项羽,刘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和刘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项羽绝对称得上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将之一,自24岁起兵开始,历经了70多场战斗可谓是百战百胜,但最终还是落了个自刎而死的下场。而他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从内部原因上来看,项羽身为天之骄子,及冠不久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