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想确保荆州不丢夷陵不败,需要什么条件?

刘备想确保荆州不丢夷陵不败,需要什么条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935 更新时间:2024/1/23 17:18:40

大家好,说刘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诸葛亮在隆中给刘备戴了一顶高帽子:“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刘备是帝室之胄,这是真的,思贤如渴也是真的,刘备缺兵少将没谋士,更是真的。当时杰出的人物都被曹操划拉走了,江东孙权家族根深蒂固,也有一帮精英扶持,而刘备就像熊掰苞米——地盘和能人随得随丢。

最令人遗憾的,是后汉三国时期,有三位能人抛弃了刘备,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设想:如果这三位能人有一位留下,是不是就能确保荆州不丢夷陵不败?如果荆州不失夷陵不败,三国历史是不是就要改写了?

刘备的“大汉皇叔”是演义小说封的,如果刘备真想当皇叔,那得等一两百年以后汉献帝刘协的七世孙出生——按照族谱排辈,刘协比刘备大五辈。

年纪小的刘协比年纪大的刘备大五辈,这在源远流长的大家族来说再正常不过了,刘家在汉朝经过四百年发展,差十辈的同龄人也会出现,读者诸君可能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回乡遇到一位白发老人,刚想开口叫“大爷”,没想到他却先开口管您叫“爷叔”。

不管怎么说,大五辈的刘协都不可能管比自己大二十岁的刘备叫叔叔,当时曹操和孙权都不否认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经过魏晋官方审核的《三国志》,也写得明明白白:“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酎金失侯”是汉武帝刘彻对付宗室和诸侯的一个损招:哪怕你交上来的是千足金,我也说你成色和分量都不足,既然酎金(汉时诸侯于宗庙祭祀时随同酎酒所献的黄金,每一千户封邑交黄金四两,万户侯四十两)都不能保质保量上缴,那你这个侯爵也别当了!

刘备的祖上就是被汉武帝用近乎无赖的手段剥夺了爵位,只好凭本事在州郡当基层干部——刘备织席贩履未必是亲自劳作,很可能是开了手工作坊,如果他每天干活,也不能跟经学大师卢植学习,更没条件“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像刘备这样的汉室宗亲,应该是数以万计甚至数以十万计,我们翻开《三国志》就会发现,很多汉室宗亲都在给曹操袁绍孙权打工,刘备更是用正当和不正当的手段得到了“本家兄弟”的荆州和益州,就连他后来的穆皇后吴氏,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她原本是刘璋的三嫂。

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不值钱,所以导致了很多智能之士抛弃了他——按照正史记载,刘备身边至少有三位重量级人物抛弃刘备而投奔了曹操,有人说这三个人如果一直辅佐刘备,那么荆州就不会丢,即使刘备找茬伐吴,也不会遭遇夷陵惨败。

抛弃刘备的能人,当然要包括陈登陈元龙和徐庶徐元直,尤其是陈登陈元龙,那可是当世俊杰:要是没有陈登支持,刘备就不可能在陶谦死后接管徐州;要是没有陈登出谋划策,曹操也不能在白门楼勒死吕布。

本来陈登是一门心思帮助刘备的,但是不知为什么,他后来却不再追随刘备,而是通过曹操向大汉天子刘协申请,被任命为伏波将军、东城太守。

跟陈登一样抛弃刘备而投奔曹操的,还有一个徐庶徐元直。所谓“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那只是演义小说一厢情愿的想法,徐庶进了曹营,不但不是一言不发,而且还成了曹魏第一话痨——后汉三国不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就是御史台一把手,每天领着一帮御史言官逮谁骂谁,而徐庶就是骂将之首、御史中丞。

陈登徐庶半路追随刘备,然后又半路离开,这都有情可原,最让人莫名其妙的,是刘备的发小兼刎颈之交牵招,居然也跑到曹操那里去了。

牵招后来成了曹魏中护军(类似赵云在蜀汉的位置)、持节护鲜卑校尉(相当于都护府长官)、雁门太守,算是二千石高官,陈寿在其传记中当然不能写此人与刘备的关系,但是牵招的墓碑上写得清清楚楚:“君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因恐为时所忌,每自酌损,在乎季孟之间。”

“同契”是不是结义换帖,这一点笔者不敢肯定,但是古诗文可以作证,“同契”的关系应该很铁:“比志同契,惟予与子。”“缱绻觏良宵,千载结同契。”

这三位能人都离开了刘备,其离开的原因咱们也不去深究,因为咱们今天的话题是如果他们三位不离开,能否确保荆州不失、夷陵不败。

读者诸君都知道,刘备阵营的人才匮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只有一个可以带着出征的参谋长:一开始是徐庶徐元直,徐元直走了之后是庞统庞士元,庞统牺牲,刘备入川作战带的是法正法孝直,法正病故,刘备哭了好几天——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好参谋长了。

至于诸葛亮,很不好意思,刘备活着的时候,从来就不让这位“萧何”随军出征的:“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糜竺、简雍孙乾才能有限,特别是不适合当参谋长,冲锋陷阵也不在行,所以刘备在用人上左支右绌,拆了东墙补西墙,最后荆州就只剩下了军事在行,民政外交都玩儿不转的关羽——关羽连内部团结都搞不好,就更别提跟孙权保持表面上的和睦了。

关羽在荆州孤掌难鸣,而刘备伐吴,也是一个像样的大将和谋士都抽不出来:黄忠已经病逝(刘备称帝前就没了,根本没参加伐吴之战),马超也已垂危(章武二年死),至于关兴张苞,那只是小说中的英雄,在正史中都没有突出表现:“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谥飞曰桓侯,长子苞,早夭。”

张苞有名无字,可见虽然有了儿子,但还没到加冠取字的年龄。这样盘算下来,只有镇守汉中走不开的魏延和不赞成伐吴的赵云比较能打却不能来打,而参谋长人选,则是一个都没有。

缺少独当一面的大将,也没有一个称职的参谋长,刘备伐吴即使不连营七百里,也会被陆逊抓住破绽击溃——刘备虽为一代枭雄,但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

这时候我们就不禁想起了抛弃刘备的那三个能人:如果徐庶、陈登、牵招中的某一位协同关羽镇守荆州,荆州还会丢吗?如果徐庶陈登给刘备当参谋,刘备会听他们的话吗?如果荆州不失,夷陵不败,刘备有没有可能一统三国?

标签: 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廖化,他降吴后为何又要诈死逃走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廖化,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廖化降吴后为何又要诈死逃走,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19年,关羽伐魏,围困樊城,水淹于禁七军,威震华夏。此时,曹操和孙权结盟,联合夹击关羽。关羽和徐晃作战失利,后路荆州被吕蒙奇袭,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退守麦城,等待援军。然而,他没有

  • 褪去才女的身份,李清照有哪些兴趣爱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清照,宋朝

    说到李清照,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提起李清照,有人会说她是个“怼人小天才”她的《词论》将一众大佬评论的一无是处。“苏轼不协音律,柳永言语尘下”。但当李清照褪去一身光芒后,她其实和普通人一样。李清照爱喝酒、晚年生活孤寂依然手不离杯。她爱赌博,曾说自己难

  • 历史上的董卓是什么样的?为何会有能人异士愿意跟随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董卓,汉朝

    董卓为人残暴不仁,为什么能聚集天下英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说起董卓,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残暴不仁,是一个丧心病狂的人物。在他担任朝廷丞相期间把持朝政,淫乱后宫,是一个道德败坏,天下人人共诛之。曹操曾经对董卓的行为也感到厌恶,于是在就有了假献刀这个故事段,最终曹操刺杀董卓

  • 昌平君芈启为何会背叛秦国?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昌平君,战国

    昌平君芈启为何会背叛秦国,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大秦赋》最新的剧集中,秦国和楚国正在展开激烈的较量,为了激励士气,秦始皇嬴政亲临陈郢。王翦决定以攻心之策动摇楚国军心,楚军兵士听到楚乐思乡心切,秦军趁机夜袭楚军,项燕收拢残军,欲攻陈郢,以此让王翦回兵救秦王嬴

  • 清朝大将唐文尧出门穿补丁朝服,吃3年白菜心,为何还被处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文尧,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大将唐文尧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我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的进程中,所谓的封建王朝,不过是皇权统治而已,对于睥睨天下大权在握的皇帝而言,最不能忍受的事情就是,朝堂之中,有人中饱私囊贪污腐败,这一众的贪官污吏,就如同是蛀虫一般,即便王朝再怎么兴盛富强,如

  • 楚汉争霸项羽为什么会落到自杀地步 主要分别内部和外部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项羽,刘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和刘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项羽绝对称得上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将之一,自24岁起兵开始,历经了70多场战斗可谓是百战百胜,但最终还是落了个自刎而死的下场。而他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从内部原因上来看,项羽身为天之骄子,及冠不久就成

  • 韩信当初掌握最精锐的部队 韩信为何和其他两人三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项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和项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垓下之战前夕,韩信掌握着当时天下最精锐的部队,此时曾经有两谋士分别劝他背叛刘邦,三分天下,但是他都拒绝了。这真的是因为韩信不愿出卖刘邦的爱,怕背上良心的债吗?韩信背水一战击败齐王广与龙且的联兵并且斩杀龙且,霸王项羽痛失爱将之后派盱

  • 朱元璋分封朱允炆又削藩 朱元璋这次做法有错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朱允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朱允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应该就属于明朝了。天子守国门的良好名声在外,历朝历代都没有几个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同时明朝的开辟,也同样有着不平凡的一面。那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从一个乞丐,最终成为了开国皇帝。

  • 秦灭六国时,大败秦军的项燕与李牧,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项燕,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项燕与李牧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大秦赋》最新的剧集中,秦灭六国之战终于开始了。对于《大秦赋》来说,中间有很大部分剧集,是围绕着嫪毐、赵姬太后、吕不韦展开的。而这,自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当然,在剧集进入到后半部分的时候,秦王嬴政不仅平定了嫪毐之乱,更顺利废除

  • 攻打金国时,成吉思汗为何不带妃子?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吉思汗,蒙古

    你们知攻打金国时,成吉思汗为何不带妃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成吉思汗每次出征,都喜欢带上他如花似玉的妃子,要么是美貌与智慧并存的也遂,要么是清纯机智的忽阑。可也有例外,在攻打金国时,成吉思汗就一个妃子也不带。当时的成吉思汗已经49岁,正是需要一个妃子照顾他生活起居的年龄,可为何不带一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