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人告发房玄龄谋反,李世民为何不信?

有人告发房玄龄谋反,李世民为何不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435 更新时间:2024/1/16 8:04:38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房玄龄

汉高祖刘邦称帝后,曾感慨:“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这是刘邦对张良的评价。的确,在楚汉之争中,张良作为刘邦的顶级谋士,在“佐策入关”、“鸿门宴”、“暗度陈仓”、“下邑之谋”等历史事件中做出过巨大贡献。可以说,若没有张良的辅佐,刘邦是成不了大汉伟业的。正是因为刘邦这句话,后世才有了“运筹帷幄”之说。

到了隋朝末年,李世民随父亲李渊起兵反隋,在李世民的帐下,也有一位“张良”,此人善谋,在李世民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李世民登基后,曾评价他:“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此人就是房玄龄。

房玄龄从公元617晋阳起兵后跟随李世民,到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去世,跟随李世民32年,从一而终,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大臣。

房玄龄的家族世代为官,他的父亲房彦谦曾任隋朝司隶刺史。房玄龄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十八岁时被举荐为隰城县尉。当时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曾感叹房玄龄的才华:“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后来天下大乱,房玄龄审时度势之后,决定选择一位明主。他没有选择枭雄窦建德,也没有选择声势浩大的瓦岗军,而是选择刚刚起兵不久的唐军。

公元617年,李世民率军渡渭水,军帐外忽然有人拄杖求见,当时李世民求贤若渴,亲自迎接,二人第一次见面,便一见如故,然后彻夜长谈,不知疲倦。随后,房玄龄被任命为李世民的“府记室参军”,充当李世民的私人谋士。之后,不管李世民到哪里,身边总少不了房玄龄。《新唐书》云: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

无论是攻打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只要李世民出现的地方,必定有房玄龄。每当取胜,其他人都争夺金银珠宝,只有房玄龄不要珍宝,而是帮李世民招揽人才。例如,大名鼎鼎的杜如晦就是房玄龄所推荐。

公元626年,李建成和李世民之争已经白热化,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前,秘密召房玄龄、杜如晦入秦王府,二人通过一整夜的谋划,最终给秦王李世民制定一个缜密的政变方案。几天后,玄武门喋血,李世民取得胜利。李世民曾说过:

“贞观之前,从朕经营天下,玄龄之功也。”

李世民登基后,以房玄龄等5人为一等功,任房玄龄为中书令(宰相)。从此,房玄龄的角色开始转变,他从一位谋士,变成了一位政治家。在唐朝宰相任上一任就是22年。这22年里,房玄龄帮李世民整治吏治,休养百姓,完善国史,功绩不输当年。

房玄龄居功不傲,每逢李世民批评大臣,房玄龄总是战战兢兢,检讨自己是否有同样的错误。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才对房玄龄信任不已,每逢李世民出宫巡游,把留守长安的就交给房玄龄。即使是太子遇到难题,李世民也建议太子去征询房玄龄的意见。

贞观十八年,李世民亲征高丽,房玄龄留京师全权处理政务。临走的时候,李世民对房玄龄说:“你办事朕放心,若遇到大事,你自己处理,不必八百里加急请示朕,这样太浪费时间。”李世民的大军行至辽东后,有人专门从京城赶到了当地,奏请有人造反。

李世民听闻后,先在帐中准备好刀斧手,让告密者进来,问他:“是谁谋反?”

告密者说:“造反之人,正是房玄龄!”

李世民一听,大怒不已,立即下令:将告密者推出去腰斩。

然后,李世民给房玄龄传话:“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自己处理就行了。不必让告密者见我!”

《资治通鉴》云:

问告者为谁,曰:“房玄龄。”上曰:“果然。”叱令腰斩。玺书让玄龄以不能自信,“更有如是者,可专决之。”

原来,房玄龄知道有人要向李世民告密,但他若拦截,便有维护自己之嫌,所以才故意放此人到辽东。从李世民给房玄龄的回复来看,他对房玄龄的信任不可附加。

房玄龄于贞观二十二年去世(李世民次年去世),跟随李世民32年,从一而终,无论是谋略,还是政治才能,都冠绝一时。后世谈到唐朝宰相,无不推房玄龄为首。

笔者认为,若无房玄龄,则无唐太宗;反之,若无李世民,则无房相。二人相辅相成,才有贞观之治。

标签: 李世民唐朝

更多文章

  • 唐宣宗号称“小太宗”,在历史上有何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宣宗,唐朝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十三年,他勤于政事,积极改革,对内整顿吏治,削弱藩镇,对外积极用兵,收复不少失地。唐宣宗在位期间,唐朝出现相对繁荣的局面,人称“大中之治”,而唐宣宗本人也被称为“小太宗”。但是唐宣宗晚年犯了一个严重错误,最终将唐朝推入万劫不复之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中国历

  • 揭秘:唯一一个不立皇后的朝代是哪个?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宪宗李纯,唐朝

    唐宪宗李纯,是唐朝的第十二位皇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他1岁的时候,祖父德宗即位,顺宗被立为太子,他是顺宗的长子。此时正值德宗削藩时期,严酷的政治斗争让他过早体会到了什么叫残忍。削藩的失败,引发了长安的“泾师之变”。6岁的李纯跟祖父德宗仓皇逃脱,好不容易保住性命。第二

  • 康熙在抓拿鳌拜的时候 康熙为什么要用一群小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鳌拜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和鳌拜,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四年,12岁的康熙皇帝同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成婚以后,康熙皇帝就开始经常召集少年侍卫在宫中作“布库”之戏,也就是玩摔跤。鳌拜认为这乃系尚未成年的康熙皇帝,玩心所致。康熙八年,这些昔日的少年侍卫们一举将“满洲第一勇士”鳌拜拿

  • 康熙爱民才被称为圣祖仁皇帝 康熙到底有多爱民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爱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朝最出名的莫过于康熙皇帝了,康熙皇帝非常的爱民,因此被称为圣祖仁皇帝,仁是康熙皇帝的谥号。那么问题就来了,康熙究竟有多爱民,才能够被称之为仁皇帝呢?看完史料的记载,从此黑转粉。古代皇帝爱民,无非就是减免赋税,因为古代主要就是农业税,

  • 相比于其他三位嫔妃,宋英宗为何还是更喜欢高滔滔?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英宗,高滔滔

    说到宋英宗小编觉得宋英宗是一位非常惨的人,在位只要四年时间,四年大家可想而知他的后宫后妃们肯定也不多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滔滔在历史上,地位还会很高的,这与高滔滔的家世有关系,之前宋英宗被宋仁宗带去宫中确定为养子。其实,在那个时候,宋英宗和高滔滔便认识了,

  • 明朝最后一条硬汉:揭秘张煌言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煌言,南明

    张煌言是明朝末期的官二代,他是浙江人他考举人时明朝已经是内忧外患。国家大力选拔人才,张煌言考的是文试,农民起义对明朝打击很大。他需要善骑射和武艺的人才,让张煌言并且参加了武试,其他学子连靶都射不中。他却连中三靶,众人都对他高看了一眼,张煌言性格豪爽待人接物都非常得体并且喜欢讨论兵法。在朝内结识了很多

  • 宋仁宗在位期间,他立宋英宗为储君有着怎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仁宗,宋英宗

    宋英宗是当时宋朝的一位皇帝,在当时的宋朝影响还是不小的,主要的功绩便是收复了南北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当时的宋英宗算得上是一位苦命的皇帝,因为在位期间只有四年被驾崩了。关于宋英宗的死有的人说是因为宋英宗国过度劳累而累死了,因为宋英宗生前没有不良的嗜好,上一任皇帝宋仁宗在位期间,便把宋英宗立为储君,

  • 鲜为人知的一位女强人:康献皇后褚蒜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褚蒜子,东晋

    近年来,古装大女主剧火爆荧屏。除了纯属虚构的人物之外,历史上比较出色的、个性强势的女性也都成为很热门的素材。而提起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后,大家脑海中首先蹦出的基本就是这几类女强人:能干的长孙皇后、独孤皇后,孝庄皇后;狠辣的吕后、赵皇后(赵飞燕)、武皇后(武则天);贤惠的阴皇后(阴丽华)、马皇后、富察皇

  • 揭秘:在古代私藏盔甲到底是多大的罪?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西汉

    周亚夫是西汉名将,早年以细柳营治军闻名,后来又以汉军主帅身份成功平定“七国之乱”,他也因此凭借功勋出任丞相,从而实现了古代军人出将入相的最高人生目标。然而就是周亚夫这样一位功勋卓著,位居极品的人物,却在晚年时因买盔甲打算用作陪葬品而被朝廷认定谋反。最终周亚夫在狱中绝食自尽,含冤离世。那么问题来了,以

  • 揭秘:清朝皇帝为何对生僻字情有独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清朝

    对清朝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清朝的皇帝、皇子取名字都特别喜欢用生僻字,比如著名的四阿哥(即雍正皇帝)名字叫胤禛、嘉庆皇帝名字叫颙琰、道光皇帝名字叫旻宁。这些名字估计大部分中国人都不认识。为什么清朝的皇帝对生僻字情有独钟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清朝早